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来玩去还是电影原声带 [复制链接]

查看: 28486|回复: 112
71#

等待中

期盼的快遞遲遲未到,上網找安慰,網上《追捕》三合一包子的信息少的可憐。
亞馬遜有英國賣家出價到240美刀再加運費,是我買入價的4倍!網上看到日本本土的價格是¥10780





真身到家應該是這樣的




希望和我一樣期待這個神片的朋友早點收到,收到以後不會失望......
TOP
72#

一鼓作戯



《THE HUNTED》黑色追殺令,1995年的美國動作片,因爲有華人陳冲和尊龍的演出而被國人矚目,實在說這是一片相當平庸的作品。
但作爲電影原聲帶,因爲有鼓童KODO的加入成爲我的追尋目標。
關注日本鼓樂是HIFI玩家不可或缺的一門功課,在日本鼓樂的唱片榜上絕對少不了“鼓童”和“鬼太鼓座”兩支勁旅,其實他們倆是同宗同祖的同門兄弟。
1969年田耕(田尻耕三)創立了“佐渡囯 鬼太鼓座”,79年,田耕與團隊部分成員理念衝突,樂團分裂成“鼓童”和“鬼太鼓座”,還分出了一個獨立的鼓手林英哲。
田耕帶著十弟子在富士市繼續鬼太鼓座,鬼太鼓座的第一張專輯已經成爲可遇不可求的天碟,其他作品也是以高質量高價格示人。



鼓童的作品,數量相當多,載歌載舞,輕快急板的小鼓頗具特色,力道上就差了幾分。



2001年,田耕辭人世,鼓聲依然在
KODO.jpg (, 下载次数:0)

(2025/5/22 3:52:23 上传)

KODO.jpg

TOP
73#

回复 93楼我来也的帖子

恭喜!
我的片子也收到了。





加拿大郵政又閙罷工,這次好一點,沒有罷透,只是拒絕8小時以外的加班和雇用臨時工,郵件比平時延期但沒有全斷。

新片還沒有開封,原來激動的厲害,被您質感說點了一下,要下調期待值了。
TOP
74#

為開箱《追捕》OST而做的準備動作




高倉健恐怕沒有想到當年一片《追捕》讓他在中國揚名立萬,知名度有沒有在比例上超越本土不知道,但人數上的超越是毋庸置疑地。
早期的高倉健外形高大目光冷峻,在銀幕上往往充當莽夫武士,那個時期他的影片不少,造就OST的不多。雖然在電影裏高倉健話不多,絕對沒有大段的臺詞,甚至連完整的話也沒有幾句。可是人家還是出了好幾張歌曲專輯





後來高倉健開始進入一些“繁雜感情”的戲份,OST的質和量水漲船高。其中為了《遠山的呼喚》裏的一段小號,我買了山田洋次作品OST專輯,爲了《追捕》裏的啦呀啦我追蹤全網數十年。
其間高價收到《八甲田山》OST,從電影到他的OST都挺失望的



其間也是正價收的《驛 車站》,小資情懷的OST好聽的讓人不忍離座。



還有《鉄道員》OST待收集......





還有3-5片高倉健晚期的電影,不知道有沒有OST,有就一定收,失望亦不悔。
TOP
75#

回复 96楼我来也的帖子

蒲田進行曲、狐狸的故事......是那時的標志性電影。



每當情緒低落的時候把“進行曲”拿出來打氣有特效,“狐狸”的那首歌當時聼好特別,現在再回味就有點童年回不去的感覺了。

高倉健的《幸福的黃手帕》,那個OST好像意思不大。其他日本片,《沙器》OST計劃中,《望鄉》、《金環蝕》找不到有OST的樣子.....
TOP
76#

回复 96楼我来也的帖子




山田洋次導演影片的OST有兩片,我選了早期版,還有這個50周年版,性價比讓人取捨兩難!
有錢一定收,問題是沒錢,有錢還有一長串片單,嗷嗷待哺
TOP
77#

《追捕》之認真開香!
不是開箱,真的是打開品香。
等了三天,效法復活,挑了一個好日子,净手焚香挂畫插花,打開《追捕》三合一大包子。

首先就是撕膜,打開最外層的包裝。結果出乎意料,這層塑料膜出奇的堅强,我這雙拆過成千上萬張CD/DVD的老手,試了幾次都無法徒手打開,這個塑料膜有橡膠的韌性和强度。



破膜之後當既脫落的是日本本土唱片特有的側封



一個標準的DVD盒子,兩層支架,超清碟和藍光碟各据一隅,OST和六頁日文説明書用兩個支架夾在盒蓋上。





我也有藍光DVD機和高清大彩電,可是沒有一點要試著看看他們的意思。日文説明書有小學畢業水平看過一點繁體字的,半猜半蒙也能懂。不看。





直接放CD!






OST CD有25曲,按電影故事的發展過程排列順序,對于我們這樣看過百十遍《追捕》的老饕,基本上就是一個順理成章的過程。
一個幾十年后的新發現:那首最著名的無詞啦呀啦歌,其實是有名字的:“孤獨的逃亡”。
當杜丘的飛機融入藍天,主旋律用小號吹響的時候,那種感動甚至超過了電影院。
略感不足的是配樂沒有什麽日本特色,唯一的遺憾是這個OST沒有一段對白場景的重現。
總體來説沒有失望,這盤OST的製作水平也有90分以上,該有的樂段也沒有遺漏。沒有入手的朋友,强烈建議果斷入手。

最后在這個OST極簡陋紙殼的底部有一行大家都看得懂的日文“複製不能”。

後話一則:這次試聽用的是耳機系統,日制鐵三角W5000/先鋒轉盤/英制音樂傳真解碼,通過“音效製造耳擴”SPL,調到最近似影院音效的條件試聽。過幾天家長出門打麻將,再把喇叭開起來大聲轟一嗓子。

TOP
78#

回复 100楼我来也的帖子

我兄,米袋吃緊,貧窮綁住了希望的翅膀。



《沙器》OST本來在我第一購買的榜單上。電影的内容早都模糊了,第一次看這個片子就記得他是一個嚴肅的音樂電影,千住明的“宿命”交響曲比貝爺的“命運”聼的更多,有一個和田勲指揮東京交響樂團演出“宿命”的高清視頻常常翻出來看,對比當時看電影時的音響效果好太多了。結果就是《沙器》OST就在榜單上一再往下沉。
TOP
79#

美女去殺氣

前兩天專注在《追捕》OST,拿起片子總是看見史村和杜丘黑洞洞的槍口,必須上個美女擋擋煞氣。
銀幕上的美女(天然美女),上下50年當然第一人非斯基 金**莫屬。



金**從影拍片80有余,但爲人津津樂道的無非她犧牲演出的5個片子。
就電影原聲帶而言NO.1一定是《豹妹》,除了深不可測的澎拜低頻,那怪異詭譎的音樂氛圍確實讓人一聼難忘



論電影的成就和OST的操刀人,《苔絲》當仁不讓。我唯一一張在預定時就正價出手的片子就是她。回來聼了,不是想象的那樣和女主一般清新秀麗,也不是和劇情那樣悱惻纏綿。不後悔,絕對不後悔,有這個封面在自然有靡靡之音伴隨。



電影《德州 巴黎》看了,劇情荒誕且枯燥,OST也是應景,一支吉他同樣荒誕且枯燥。不知道金**爲什麽出演這個露臉幾分鐘的呆板戯



《你不要走》是大師莫裏康尼的配樂,自然是美的不可方物。要命的是金**在這個片子中恰到好處的犧牲尺度!强烈建議電影和OST分開來欣賞。



最後一片《瑪麗亞的情人》沒看過電影也沒有聼過配樂,網上資源極少,OST價格極高。



我決定不在網上追,那天在二手店裏掏到,再上來報告。
TOP
80#

我兄,有兩個日本亞馬遜在售的《沙器》OST,您推薦1?2?
1,



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