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手起家,整整三年;唱片、器材,双双搞定。 [复制链接]

查看: 74601|回复: 178
171#

折腾了一天,懒得放唱片了,随手录了几段高清文件播放(录像位距电视约3.9米),曲目信息等见电视屏幕。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QxNDY0NTA0OA==.html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72#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73#

比如,下面这张唱片,很多人反映小提琴与钢琴的距离较远,过去我听着也是如此。慢慢地,接受了大家的看法:原录本身距离就远;或者像另有人说的那样是单声道转制的立体声,所以远。

今天调整后,再听这张,距离非常合适,不远也不近。

如果谁有这张,可以再听听。若距离较远,说明摆位有问题。

实践检验真理,事实胜于雄辩。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74#

时光如梭,从2020年8月22日开始重新折腾,又是整整4年过去(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3285.aspx)。

现在,多声道立体声(HIFI多声道)系统,渐入佳境,已令本小烧非常满意。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75#



截止到2024年8月22日,七声道立体声系统:

电源  Monster Signature AVS 2000 + HTPS 7000 (2003年-)

黑胶  Pioneer PL-7L (1984年-)

磁带  SONY TC-558 (1974年-) / SONY TC-K777ESII (1986年-)

碟机  SONY SCD-1 (1999年-) / Pioneer BDP-88FD (2014年-)

前级  Marantz AV8801 (2012年-)

后级  1. McIntosh 50W-2 × 2 (1951年-  单声道)
         2. McIntosh 50W-2 × 2 (1951年-  单声道)  或  McIntosh MC-240 (1960年-  立体声)
         3. McIntosh 20W-2 (1951年-  单声道)
         4. McIntosh MC-225 (1961年-  立体声)

音箱  1. Tannoy LSU/HF/12/L × 2 美式兰开斯特箱体 (1958年-  前置)
         2. Tannoy LSU/HF/15/8 × 2 英式兰开斯特箱体 (1967年-  后环绕)                
         3. Tannoy LSU/HF/15/8 JBL C37箱体 (1967年-  中置)
         4. Tannoy LSU/HF/3LZG/8U × 2 天朗全向箱体 (1971年-  环绕)

电视   SONY A80J XR 77"(2021年-)



1. (XXXX年-),该器材上市年份。
2. JBL C37箱体,50年代产品。
3. 后级顺序,对应音箱顺序。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76#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77#

8月13日,台湾林老师来我家,言传身教蔡医师的音箱摆位调音方法。
之后,一直琢磨如何把此法用于多声道立体声系统的全面调整。
经过20天的折腾,近几天从触类旁通逐渐转为融会贯通。
现在,在3对音箱摆位调音和设定好6台胆后级各自增益旋钮位置的基础上,通过前级逐个调整7个音箱的相关音量和频率,在允许的范围内,什么声音的高频、中频、低频,什么音场的宽度、深度、高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78#

至于各种音色取向,6台胆后级的诸多排列组合,可以任意搭配,彼此取长补短,调出形形色色的声音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179#

掌握诀窍之后,多声道立体声(HIFI多声道)系统的两大好处凸显:
一是设置选项多种多样,想要哪个轻而易举。
二是多台HIFI功放、多个HIFI音箱,既可齐心协力、相得益彰(7声道开机时),又能分而听之、各取所需(3套双声道+1套单声道,分别单独开机时)。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