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031323334353637 / 3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化茧成蝶,可与言诗——沐声DA005解码器用家手记(此贴阅读量异... [复制链接]

查看: 299512|回复: 365
321#

以前这套系统,经过精心调校之后,整体表现不错,直观的标志就是久听不累。每天至少听3个小时,有空闲时一天甚至听7~8小时,也不会觉得疲倦。

然而,换上这个固态硬盘之后,一开始就觉得不好听,听了十多分钟就觉得累;为了避免第一印象的误差,出现误判、错杀,还是勉强自己坚持听了3个小时,越听越TM难听!让人心烦意乱,烦躁不安。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22#

这种声音严重劣化的情况,在过去20年中从未经历过。通常折腾音响的结果,多数时候是有所改进;即使是失败的折腾,也是有得有失、有利有弊。如此全方位、大幅度的退步,确实是生平所仅遇!


我折腾音响,是为了听音乐,不是搞科研,所以犯不着为难自己。坚持听了3个小时之后,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关机,取下固态硬盘,重新换回以前的机械硬盘,重新开机,美妙的音乐又回来了,一如往昔!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23#

如此糟糕的声音表现,近些年来在自己的系统上从未遇到!

嗯,也不那么绝对。因某声老总长期鼓吹SD卡>NAS>机械硬盘、严重误导初烧,为了驳斥其谬论,2014年、2018年两次试着用厂家赠送的64G的东芝SD卡直接播放音乐,出来的声音就是这种德性:干、薄、涩、空、散,一句话:盗版CD的声音!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24#

用数播硬盘播放本地音乐,关于机械硬盘和SSD硬盘的听感谁优谁劣的实践比较,我的听感和水手兄完全一致。
TOP
325#

用数播硬盘播放本地音乐,关于机械硬盘和SSD硬盘的听感谁优谁劣的实践比较,我的听感和水手兄完全一致。
睿睿飞翔 发表于 2020/10/25 4:31:32
多谢老兄的分享!看来不是特列,并非我一个人觉得SSD不如机械硬盘。

从原理看,SSD比机械硬盘先进,理论上具有更多的优点。然而,在数播领域,SSD与HIFI好像八字不合?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26#

ssd分析力明显高于机械硬盘。
你觉得不好听,那是因为你的系统已经按机械硬盘调声了。面对一个新的、分析力更好的设备,应重新调声。
另外,对x1来说,欧博都不认为sate比usb好。
TOP
327#

回复 326楼自然而然2的帖子

部分赞同您的观点。
1、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工作原理完全不同,所需工作条件差异很大;
2、所以,基于机械硬盘优化的环境系统(电源、SATA线乃至USB线)未必适合于固态硬盘;
3、数播中运用固态硬盘为存储介质,需另起炉灶进行系统优化。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28#

猜测:不同的固态硬盘声音表现也许有差别,其差别可能大于机械硬盘内部的差别

查了一些资料,固态硬盘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1、存储颗粒
2、主控芯片
3、缓存
此外,还有一个大家没有注意到的重要因素:晶振,作为系统时钟的基准。网上找到几张固态硬盘内部的照片,所用晶振为50Mhz的普通晶振(机械硬盘为12Mhz),大概是几毛钱一只那种。


看到IT专业人士科普的文章,大意是存储颗粒决定了SSD的上限,而主控芯片决定了SSD的下限。
存储颗粒大致分为SLC(单层式储存)/MLC(多层式储存,每个单元储存2位数据)/TLC(三层式储存,每个单元储存3位数据)/QLC(四层式储存,每个单元储存4位数据),按顺序容量递增,但按读取速度、使用寿命则递降。SLC最优,但价格昂贵,很少见了。似乎目前主流的是TLC,连MLC都算良心了。

另外,据说不同厂家的主控芯片对SSD质量也有影响。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29#

推测1:SSD和HD存储、读取原理不同,校声方式可能会有区别;或者说,对HD有效的校声方式,对SSD而言可能无效甚至是负效果;
推测2:理论上SSD肯定要好于HD,但在将来SSD取代HD的过程中,会有老烧抱怨SSD不如HD,比如根据KLWX的描述,完全可以这样说:HD有模拟味,SSD都是数码声,如同今天不少人说数播是数码声、CD有模拟味一样——天晓得当初数码声是专门针对CD不足而总结的一种概念。
数码相机取代光学相机时,也被指责有数码味;等数码相机普及、光学相机完败(柯达破产是标志),CMOS取代CCD之后,又有若干人认为CMOS数码味重,不如CCD韵味好。

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02 02:46:15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30#

上面这段是2018年E版测评享声D300REF时,我的一个跟帖,不幸言中~~

但是,推测2居然是讽刺的我自己~~~
打脸了,汗!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