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化茧成蝶,可与言诗——沐声DA005解码器用家手记(此贴阅读量异... [复制链接]

查看: 310189|回复: 365
291#

楼主这功课做的,让我等无地自容啊
liushami 发表于 2020/11/12 10:06:14
穷烧的玩法,情非得已。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声音,要么把钱出够,要么把功课做够。钱和功夫,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替代。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2#

回复 347楼镁声绕梁的帖子

多谢镁声兄的美意!
镁声兄是玩避震、电和线材的高手,科班出身,理论功底扎实、实战经验丰富。我现在玩的都是一些粗浅的方法,估计老兄十多年前就玩过,还请多指点。

关于线材,有个建议供镁声兄参考:目前线材开发,在传统的信号线、喇叭线、电源线和数字信号线、USB线等方面品牌众多,竞争激烈,早已成红海。但有两个目前的市场空白领域,有望成为蓝海:
1、硬盘用的SATA信号线、SATA电源线,仅有少量DIYER自制品,随着人们意识逐步到位,这个市场会慢慢增长。
2、CD机转盘、光头总成到电路板的连接排线(把读取的CD信号经光电转换之后,传输到电路板进行后续处理),目前还没有人意识到这组排线对音质的影响,从数千、数万到十来万级别的CD机都只是使用普通的排线。从SATA信号线、SATA电源线对数播音质的巨大影响看,推测这组排线对音质影响也应该很大。这是市场盲点,如能开发出发烧级排线,CD机的音质有望得到较明显的提升。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3#

近期,对系统前端的解码器、前级、欧博X1硬盘盒与数字转盘进行了一些避震方面的处理,有一定的效果,也有一些心得体会,在此做一个记录。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4#

一、沐声DA005的避震微调
前期使用滚珠轴承+麂皮的组合,效果比较明显,以很少的投入获得一定的改善,令人欣慰。
因近期冷空气强大,快速入冬,气温降至10度以下,每次开机后加热升温到45度的时间长达80~90分钟。开机之后20~30分钟属于冷机状态,发现这个阶段高频成分稍多了点,过于明亮,部分女声有轻微的齿音——等器材表面温度升到40来度就逐步消失了。
从以往的经验看,这是滚珠轴承+铝制机脚使声音偏向高频和中高频造成的,硬碰硬的接触容易导致金属声,所以加入一层麂皮做缓冲,改善很大。

于是顺理成章地把麂皮叠一叠,从单层变成双层,效果相当理想!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5#

二、前级田雨TA801的避震
如法炮制,把前级三个机脚上垫的麂皮也叠成双层,跟解码器的处理方法一样,效果如何呢?
感觉几乎没有效果,反复听了多次,似乎没有可闻的变化。

这款前级以前试过多种避震道具:碳纤维垫片、石墨水晶垫、碳素不锈钢脚垫,甚至还有紫铜杯,变化甚小,或者说,这款前级对避震不敏感。

该前级机脚为3只圆柱形机脚,前二后一,实心铝合金材质,直径40毫米,高度25毫米,重77克,用螺丝钉固定在机箱底部。

分析其对避震不敏感的原因:
1、厚重型机箱,底板、顶板、侧板均为5毫米厚的铝合金,面板厚度达15毫米,整机重量11.2公斤。
2、晶体管前级,不如电子管前级对震动那么敏感。

启示:厚重型器材对震动的抗干扰能力较强,采用厚型板材制作机箱,可以减少震动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保证声音的稳定。(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经验,钟神JA2前级,对避震也不敏感)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6#

三、欧博X1硬盘盒
这是系统中唯一有转动装置的部分,处于系统最前端,理论上分析影响最大;但从价格看也最为薄弱的环节,是避震调整的重中之重。
此前用轴承滚珠+5毫米厚2B橡皮,可显著减少震动,使背景更安静,低频量感也显著提升;但低频弹性不足,系统表现有点拘谨、不活泼。
从原理分析,单一材质、简单结构的避震措施,只能对特定频率段的震动有处理效果,采用多种材质、复合结构,有望对多个频率段的震动进行综合处理。
所以购进了7只黑檀木水晶珠避震垫(直径40毫米,总厚度27毫米),加在原来的轴承滚珠+橡皮之上,承放欧博X1的硬质橡胶机脚。
0黑檀木水晶避震垫1.jpg (, 下载次数:0)

(2020/11/26 0:41:04 上传)

0黑檀木水晶避震垫1.jpg

0黑檀木水晶避震垫2.jpg (, 下载次数:0)

(2020/11/26 0:41:04 上传)

0黑檀木水晶避震垫2.jpg

0欧博X1的避震组合.jpg (, 下载次数:0)

(2020/11/26 0:41:04 上传)

0欧博X1的避震组合.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7#

这个DIY的复合型钉垫,算起来有5层结构,厚度达80毫米;如果从机身算起,加上橡胶脚钉,一共是6层。材质有软有硬,还有中性;既有面接触、也有点接触,结构算是很复杂了。

硬盘盒顶板依然用50毫米的聚酯纤维吸音棉覆盖,再加4本书压重(欧博X1重量较轻,似乎只有4.5公斤,加上2个硬盘也只有6公斤的样子)。
试听了两天,感觉不错:原来的优点基本保留,背景很安静,低频很深沉;中频量感有一定的增强,声音变得比较宽松、活泼。以前加2B橡皮之后声音收得过紧的瑕疵基本解决了,高频部分也不过不失、恰到好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8#

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发现:硬盘转动造成的欧博X1震动状态不稳定,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检查调整!

对欧博X1进行避震处理之后,硬盘转动所造成的震动得到有效抑制,手摸机身底部和侧面通常都感觉很小,声音表现也令人满意。
但有几次,发现声音高频部分似乎不够顺滑、纤细,第二天在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居然又自动消失了。然而过段时间,又再次出现这种问题。


百思不得其解,以为是无线路由器的干扰或者电热杯垫的电磁辐射问题,也怀疑过是器材的工作温度问题,困扰了四五天。
后来才发现,硬盘播放过程中,转动引发的硬盘盒震动有时大、有时小,手摸机身底部和侧面,震动大的时候比震动小的时候要强4~5倍左右;而硬盘盒震动大的时候,就是高频不尽如人意的时候。
原来如此!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9#

机械硬盘的震动与水平度有关,如果放置不水平,震动就大;磁头读取磁碟信号时并非直接接触(否则磁碟早就被磨损消耗了),而是保持了1微米的距离。所以,如果磁碟不水平,震动就大,相应地信号读取质量会下降。

其实,在避震处理中,我已经尽力做到了让硬盘盒保持水平(当然,硬盘盒保持水平、硬盘保持水平、磁碟保持水平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但在使用过程中,会时不时出现磁碟不水平、震动较大的毛病。

原因尚未查明,不过倒是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听音乐时,定期或不定期摸硬盘盒检查震动大小,如果震动大,用手拍两下,或者把硬盘盒一角抬起来再放下,一般都能奏效。
这种操作简单有效,也不麻烦——反正我在使用过程中大概30分钟要监测一下器材表面的温度,顺便就检查一下硬盘盒的震动,就一锅煮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0#

四、享声D300REF的避震
已经尝试了2种方案,准备了另外三种方案,已备好材料。等欧博X1避震方案彻底定型之后,最后再付诸实施。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