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化茧成蝶,可与言诗——沐声DA005解码器用家手记(此贴阅读量异... [复制链接]

查看: 309975|回复: 365
151#

今晚在转盘和前级加热到40~45度之间后,把DA005进一步升温,结果发现到48度是声音最佳的状态:音场纵深更为深远;高频更为细腻、柔和,微动态更丰富,空气感更出色;中频的磁性更突出;同时,低频的弹性也有一些提高。

考虑到超级电容的最高工作温度是65度(音响器材内所有元器件耐温最低的,就是超级电容了),为留有安全裕量,决定把DA005的工作温度设定在45~48度之间。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52#

今天是收货的第18天,持续煲机已经超过400小时,声音基本稳定了,可以继续写听感,准备花两三天时间完成。

大致来说,DA005煲机在300个小时就大致稳定,连续煲2周时间足够。
煲机过程中,高频部分有较大的变化,并且有一个反复:1~6天,高频是比较纤细、顺滑,带有半透明的质感,量感适中,高中低频风格一致;7~10天之间出现很大变化,高频量感增加,显得华丽、灿烂,但有点过于突出,并且风格与中低频有点差异(还好能大致保持协调一致);11天起这种现象逐渐减弱,14天左右,高频变得柔顺、光滑、透明,量感适中。
其他方面的变化也有,但都是量变、渐变,稳中有变、稳中向好。唯有高频部分在煲机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反复。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53#

校声的关键,是在声音特性对立的两极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理想的状态就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DA005为校声需要,大量使用JESEN银线与多种金银箔油浸电容,在高频方面比较突出,接近平衡破坏的临界点,使用搭配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矫枉过正、物极必反,使用、搭配需要注意。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54#

DA005没有使用DA004摩机方案中的双银牛方案(80W,800元),数字电路使用TALEMA 50瓦(200元),模拟电路估计是80瓦西门铜镀银牛,应该是基于校声的需要,而非节省成本(GAD电容比西门银牛贵多了)。
我以前用双50瓦西门银牛(600元/只)打摩DA004时,发现可以显著提高声音密度、提高分析力,高频也变得透明、光滑,但是很明亮、华丽,高频很突出,但低频下潜深度变小(分析力倒是加强不少),整个声音的能量分布重心上移。所以,这次看到DA005大量使用JESEN银线与金银箔油浸电容,但没有使用西蒙银牛,感到比较放心——如果一味堆砌补品,使用银牛,很有可能导致高频异常突出,出现一边倒,破坏声音的平衡。
另外,DA005的RCA输出可能是优先推荐的端子,采用高导碲铜镀金RCA插头、杜兰金银合金线,估计声音风格会更加平衡。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55#

煲机中第7~10天,由于高频表现比较突出,很华丽、灿烂的风格,甚至有些妩媚娇艳。有人可能会非常喜欢这种风格,好多人说不定梦寐以求的就是这种声音。但我听了之后,感到声音的平衡被破坏了,而且高频部分的风格与中低频是有些不一致的,甚至连色调是冷是暖都让人困惑:有时感觉很温暖,但有时感觉很冷艳。后来仔细聆听,才发现是中低频很温暖、高频有点冷艳,于是怀疑这到底是梨还是嫁接的苹果梨、到底是单纯的白天鹅还是黑天鹅白天鹅同体?(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电影《黑天鹅》)
这种声音,其实也很美,但是与我的偏好不一样,跟初期的风格也不一样。如同一位美女,一开始在唱la luna,很优雅、很纯洁,但某天突然大声唱“客官不可以……”,就让人疑惑:这到底是良家还是风尘啊?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56#

当时我的判断是:DA005内部校声使用的银线、金银箔电容很多,声音容易突出高频,达到了接近破坏平衡点的位置。类似于高空走钢丝,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出问题。需要在周边设施搭配中注意:我使用了声韵单晶银保险管、音频输出是铜镀银平衡线(没有使用RCA输出)、HDMI线是AQ的镀银线(长度还只有0.5米,容易突出高频),所以进一步突出了高频,导致不平衡。所以,赶紧订制一条1米的HDMI线,通过线材进行调整,看效果如何再决定后续调整。
结果第11天以后,这种过于突出的高频在煲机过程中逐步好转(看来是一场虚惊),配合1米长的HDMI线之后,声音基本平衡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57#

对DA005的搭配,有几点猜测(待以后逐步验证)
1、音频输出应优先使用RCA
2、线材、保险管以铜为主,少用、不用纯银线
3、脚钉应以软调为好(如檀木复合钉),慎用硬质脚钉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58#

正式谈听感
资源均为PCM,24X176.4/24X88.2为主(均为SACD.ISO解压、再用audiogate自己转换格式),16X44.1为辅
手头有3T的DSD资源,但更偏爱PCM,所以极少听。
数字输入用HDMI,电影音频用光纤输入
DPLL 设定为2
数字滤波器选择 线性相位-慢速滚降
模拟输出用XLR平衡输出
电影音频从前级用RCA输出到美之声监听一号有源版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59#

5、低频表现
低频下潜极佳,能量感庞大,连绵不绝,深不见底(取决于后端功放与音箱的潜力);同时具有优秀的解析力,层次感出色,速度中等略偏快。低频宽松、大气、深沉、稳重、坚定,有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试听时重点使用平时常听的两类作品:钢琴与低音大提琴。
钢琴低音区的表现极其出色,凝聚、饱满,力度十足。
盖瑞.卡尔的低音大提琴与管风琴的低频有很好的区隔,保持了良好的形体感,低频层次清晰。同时,在大动态的低频中,琴弓与琴弦的摩擦声、琴弦微微振动的空气气流,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奇异恩典”)。
打击乐类,如《阿姐鼓》、《鼓诗》等,表现不错。个人不太喜欢纯打击乐器,所以只是简单听了听。
顺带测试了《一意孤行》,重点是《闲云孤鹤》,合成器的低频非常强劲,有种特别的弹性,音量比正常聆听(30)开大5档(35),就能感受到地板的明显震动(从座椅传入身体,脚在地面也能感受),同时肚子也感受到来自于空气的低频声波的按摩。爽就一个字!

前期对写真八号的简单避震处理,有一定改进效果;结合DA005的出色表现,低频已经比较满意了。对音箱的进一步打摩计划需要重新评估,暂时维持现状。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60#

6、中频表现
中频较为绵密、醇厚,声底较为厚实。但中频并不是特别厚的类型,如果厚度满分10分,大致可以给到7分。没有达到浓得化不开的程度,但绝不是淡薄清爽的风格。在二分频书架箱中,厚度显得更好一些,三分频落地系统相对不那么厚实(DA005低频实在是太强大了,中频相比之下就有点黯然失色)。

中频温暖、润泽是DA005的一大特色。暖调的声底,随机器温度上升而显著加强。润泽的感觉很微妙:40度以下时是水润,40度以上则变为油润,从低中频、中频、中高频到高频和极高频,都有种隐隐发亮的油脂光泽,如同翡翠鸟的羽毛,带来所谓的“贵气”。


中频到中低频具有一定的磁性,并随温度增高而加强,在45~48度之间磁性达到顶点。听蔡琴《老歌》,磁性与温暖的感受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与胆机+全频系统媲美。以前听蔡琴,听得最多的是《机遇》,其次是《民歌》,《老歌》只居第三。但这段时间,听蔡琴基本就是《老歌》这张CD,而且从头到尾听完。
顺带听听古璇、苏曼,还有赵鹏,磁性十足,非常迷人。喜欢女中音与人声低音炮的,估计会中毒!(记得升温到45度)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