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建议买全集、听全集,即便是一位演奏家的全集也不太建议。反而对一部作品可以专研深一些,正像傅聪所说的如马祖卡这些作品可以串起来听,从而听出肖邦写作中的技法变化、作曲思路变化和抒发的意境思想变化。像Op.35的B小调奏鸣曲可以深研反复比较,像两次波哥列里奇的演奏差别极大,中间波格雷里奇想表达的作品结构方面的不同变化和情绪的 变化等等是十分有意义的,波哥列里奇的触键变化、音色变化是针对作品的还是个人技术的成长和艺术审美观的变化,这些都很有意思。拿波哥列里奇和基辛比较,也会很有意思,跟老一代的霍洛维茨、鲁宾斯坦比较又有另一番感受。回头看ABM的演奏和录像,这部作品在他手下又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格兰杰的古旧录音是这部作品的第一个录音,可以说一开始就建立了一个高不可攀的高度,而这一直要等到1980年年轻的波格雷里奇来创造另一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