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知不觉收藏黑胶唱片已经二十年 — 分享些图片作个回顾 [复制链接]

查看: 263589|回复: 305
31#





1999
EMI公司发行过一张唱片,片名就叫《马尔塔·阿格里希1965年传奇肖邦录音》。当时的唱片推介广告就是这样说的:这是阿格里希1965年获得第七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之后不久录制的,当时所有的唱片公司都争相邀请她录音,她首先在六月间踏进EMI的伦敦阿贝路录音室,灌录了一套萧邦钢琴曲目的录音,然而,几周后,她的唱片合约签订了,她决定与另一家公司签下独家约(指的就是DG),从此以后,她在六五年于EMI留下的这份录音就因为合约问题,从此被淹没在EMI的母带档案中被尘封近三十载。如今得以重见天日,使广大阿格里奇的乐迷有机会听到心中偶像年轻时的音乐风采,其历史意义与收藏价值格外吸引人。传说中的传奇录音终于出版,让乐迷了解阿格里奇的音乐之初!

2014年1月指挥大师阿巴多逝世,作为与阿姐合作最多的指挥自然是黯然神伤的。因为当阿格里希与DG签约后录制的第一部协奏曲与之合作的指挥就是阿巴多(1967年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协和拉威尔G大调钢协)。而阿巴多生前合作的最后一位钢琴家竟然也是阿格里希,他们在2013年6月份的卢塞恩音乐节合作了莫扎特第 20、25钢协。这是 这对当年乐迷们津津乐道的金童玉女合作生涯的整整第45个年头,也是终结。作为阿格里希和阿巴多的签约东家DG唱片公司为了纪念这一对伟大艺术家的合作生涯,于2014年出版发行了这套限量版的6LP纪念合辑。包含了所有他们合作录制的室内钢协录音以及1994、2000-2013年间的三场音乐会现场录音。
2014年伦敦的《钢琴家》杂志为这套唱片发了一个刊词:玛尔塔·阿格里希和克劳迪欧·阿巴多,天作之合!







超级歌剧迷
TOP
32#


[attachimg]710411[/attachimg]
阿格里希与基顿·克雷默、麦斯基骨子里是一样的人,特立独行。愈到艺术生涯的顶点,越表现出离群索居。卡萨尔斯的离群索居是出于政治表态,而这几位倒好,是气味相投。同类艺术家相聚玩音乐,也是战后越来越成为风气的乐坛现象。

有段时间阿格里希曾一年举办了151场音乐会,虽然佳评如潮,但她不仅感到严重地影响了自己正常的生活,也感到一种在她与音乐之间交流的独特性正在丧失中,于是毅然决然地迅速决定从聚光灯下退隐:在1978年举办了最后一场独奏音乐会、1984年录下最后一张独奏录音之后,转向她心仪而不太受公众瞩目的室内乐演奏。

而阿格里希玩室内乐的一众好友如斯蒂芬·科瓦塞维奇、基顿·克雷默、米沙·麦斯基等也和她一样秉持一种特立独行的 对自己喜爱的音乐的执著。1981年由基顿·克雷默牵头 在奥地利举办了洛肯豪斯现代国际室内乐音乐节,这些好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音乐家们一起尽情地玩室内乐,阿格里希也很快加入其中。虽然阿格里希并未与Philips签有正式录音合同,早年在Philips录有与科瓦塞维奇的钢琴四手联弹等曲目,她在Philips留下的录音几乎全部都是室内乐演奏录音,这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这张与克雷默搭档的舒伯特《阿佩乔尼奏鸣曲》。

超级歌剧迷
TOP
33#

基辛是上世纪80年代自然生出的苏联神童,绝不同于后世代那些人造神童。作为后苏联**的俄罗斯钢琴家,自然继承了俄系钢琴学派的许多优点,但基辛后来来到西方发展后也经历了十分痛苦的转型。


1984年在莫斯科录制的这张肖邦钢琴协奏曲是基辛的首张唱片,这是一个现场录音,籍此基辛开始声名传向西欧。



1986年录制的这张普罗科菲耶夫专辑使你几乎不能相信这些演奏出自一位15岁的少年之手。




基辛受卡拉扬和柏林爱乐之邀在1988年12月31号的柏林除夕音乐会上演出,这场演出发行了视频录影。演出中小大人略显拘谨,表现只是中规中矩,但在次年发行的DG录音室录音中则显得放开许多。这是基辛与卡拉扬的唯一一次合作。这张唱片尽管是DG最晚期的数码录音黑胶,但发行量还比较大,收藏并不难。


但这张1991年发行的演奏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以及其他浪漫派作品的数码录音黑胶则发行量极其稀少,非常难以见到。估计也是基辛在DG的最后一张黑胶唱片了。
超级歌剧迷
TOP
34#

回复 239楼kanzhe的帖子

这张是韩版压片,正因为在popsike上也没有交易记录,发行量又这么稀有,所以这张唱片的存在是存疑的。大量疑问存在的同时,又几乎可以肯定这不是私刻的唱片。我大概是10年前购得这张唱片的。
超级歌剧迷
TOP
35#

关于各大唱片公司当年最后一批黑胶唱片的 发行状况,我记得以前我们在极品讨论过一回,得出的结论就是基本上是在1992年停止发行黑胶了。但那个帖子现在找不到了。根据我收藏的大量末期数码录音黑胶,几大唱片公司里面,DG应该是最早一家停止在德国汉诺威压片的,霍洛维茨那张《诗人》的发行年份是 1991年,这就是最后一张DG本土的黑胶(唱片编号:435 025)。而基辛这张编号是435 028,只有韩版压片的,中间就已经无限接近黑胶的极寿了。
超级歌剧迷
TOP
36#

基辛录制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这张唱片时年20岁,基辛不费吹灰之力地“解决”了这部大部头的舒伯特钢琴作品中难度最大的作品。但在他这样的年龄,要掌握这部作品整体的交响乐思维同时兼具自由幻想的情绪奔放之间是非常难的。确实,基辛的演奏有一些没放开,少了些自由游曳、灵动之气,而过于遵循奏鸣曲式的束缚。而拿布伦德尔的演奏来相比较,就感觉到基辛这个演奏缺的是什么了,缺的就是诗意的幻想和磅礴的管弦乐色彩。作品中大量的颤音,布伦德尔的弹奏是凝聚在一起的轰鸣,而基辛的颤音多半还是一串聚集在一起的分开的音符,能量的聚集和音符的快速交替留有斧凿痕迹。而论到跑音走句的快速版本,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达到里赫特在EMI那个录音室录音的水平,那是另一个疯魔迷狂的演奏,里赫特的版本也是最激情饱满的一个版本。
超级歌剧迷
TOP
37#

三个人里面没我
超级歌剧迷
TOP
38#

不是私刻造假,卖这点钱成本都回不来
超级歌剧迷
TOP
39#

美版和法版的兰老太太《十二平均律》,美版为限量版初版,有兰道夫斯卡签名纸。



超级歌剧迷
TOP
40#

哈斯基尔 的唱片当年发行量很大,喜爱者和收藏者也较众。贴几个比较特别的。

这是1956年莫扎特诞辰200周年时DG发行的一套纪念版,其中第二辑就是哈斯基尔在DG录制的第19钢协、KV.397的奏鸣曲等。




与格吕米约的贝多芬奏鸣曲集的单张首版,尚缺一张。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的法版首版,这是真正的首版,早于荷版。


哈斯基尔与格吕米约1957年在贝桑松音乐会现场录音作为Philips录音室版的补遗。
超级歌剧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