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知不觉收藏黑胶唱片已经二十年 — 分享些图片作个回顾 [复制链接]

查看: 263882|回复: 305
141#

今天开始进入钢琴家。黑胶唱片可能不是播放钢琴的最佳载体。比之弦乐或大部头的管弦作品,钢琴的发烧录音或许少些,但倒好象更让人注重艺术性。
就从格兰古尔德开始。他在哥伦比亚的第一次哥德堡录音还是单声道(头版是六眼),再录时已经是数码录音了。

TOP
142#

我连他的“吃错药”似的莫扎特奏鸣曲都喜欢,看到他的巴赫自然是见到就买。



TOP
143#

他的贝多芬见仁见智,我也照单全收。

TOP
144#

这是一款不同寻常的曲目,李斯特改编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全曲为钢琴独奏。加拿大广播公司古尔德电视转播节目的DVD全集中有古尔德指挥瓦格纳的片段。我常想,如果古尔德是个指挥家,会演绎出什么效果。
TOP
145#

请教上面照片中的第三张,全套卡萨尔斯和塞尔金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照片中是六眼的内贴。我有一套,内贴不是六眼,是和第二张照片中那样,但是是蓝色(不是金色)内贴。我一直以为蓝色内贴要更早于六眼,所以蓝色内贴因该是头版。是这样吗?两个版本哪一个的市场价格更高?
TOP
146#

但是奇怪的是POPSIKE上这款录音成交记录最高的(高到500-700美元)的都是六眼。极少蓝标的成交记录,偶尔有一两个,也就几十美元。难道这款的六眼较之蓝标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不过,完全同意蓝标唱片更厚更重,大概是我见过的黑胶唱片中最厚的。如果哪位是完美主义者,要求VTA/SRA 一定要保持92度的话,大概要抓狂了,估计在这种50年代哥伦比亚唱片和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的超薄唱片之间,角度能差好几度。
TOP
147#

这几个帖子激起了我重听卡萨尔斯/塞尔金这一套的兴趣。刚刚听了三张中的一张,考虑到是1950年代的古老录音,其实音质真是不错、远远超过期望了。两位老大师配合之默契,卡老手中线条之流畅纯净、自然典雅,真是叹为观止。一下子跳入脑海的词是“炉火纯青”,进入眼帘的画面是幽幽燃着蓝色火焰的壁炉旁,两位老友侃侃而谈。的确是历史文献级的珍贵录音。
TOP
148#

里赫特,曲目之广,从巴赫到普罗科菲耶夫,样样拿手,在这点上二十世纪钢琴家无出其右。我最喜欢他的舒伯特。古尔德嫌舒伯特琐碎啰嗦(他连巴赫的重复部分都不弹,不要说舒伯特这样絮絮叨叨的了),但是当古尔德描述他第一次在苏联听里赫特演奏舒伯特时用“催眠入定“(hypnotic trance)形容他当时的感受。对我而言,里赫特的舒伯特最妙的就是”意境“二字。尤其是他演奏的舒伯特第二十一号(D960)。
TOP
149#

和鲍罗丁四重奏团合作的鳟鱼
TOP
150#

旋律公司发行的和别的小厂再发行的各类舒伯特作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