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光輝歲月VS人生的執念仿佛金絲雀用一台AΣ CD機在歌唱 [复制链接]

查看: 21809|回复: 35
11#

回复 18楼kkhuang的帖子

      我突然發覺oppo的203和205藍光dvd機貌似不錯。很後悔沒有買入oppo205當年萬元的價格,現在據說絕版後賣2萬多了全新庫存。
      說心裡話,cd機在我的三件套系統裡一直是我有疑惑的部分。最近這段一直想入手馬蘭士的本來。後來六月展會上衝動入了這款【幻想】,感覺還是很不錯的,歐美風格,質感密度交織成一種基調和觀念出來。據說是在國內代工生產的機器。我覺得這個cd機讓我來命名應該是「幻象」或「基調」該多好啊。

     不知您今後打算入手什麼cd機啊?這真是個問題。
TOP
12#

在愛樂的歧路上越走越遠。
今天和一位我尊重的前輩聊天,前輩過問了我現在的器材後,憂心地問,這些都是誰給你配的啊,我回答說都是機緣所致啊。
前輩說,你的機緣都是錯的啊。
首先這個箱子就不對。
我辯解說可是人家日本發燒友都是jbl啊。
前輩說
人家小日本都聽什麼啊
爵士樂啊
你一個古典唱片收集,哪怕貴族也靠店舖啊。

望著前輩慈愛的目光。
我想說的是
那該怎麼辦啊??

其實,長久以來
我一直知道
我一直在愛樂的歧路上
如果
我甚至羨慕那些用索尼或德生收音機收聽fm電台的人們
那麼
該怎麼辦啊?
在這個世界末日的早上
被前輩打擊的我
在想,聽音樂是否還有意義?
我們是否值得
在所謂器材的大海裡泅渡
哪怕
不知道對岸在何方

這幾天聽了不少蕭邦協會的鋼琴,感覺我現在這個在歧路的系統好像頗為適合鋼琴的播放。
TOP
13#

   在數播時代,還是有我們這樣一下波cd機主義者,入手傳奇之聲這款cd機兩個月,這幾年“我的那台cd機載哪裡?”的疑惑消失了。這樣說,並非說這款以某些人說法「血統可疑」的「金絲雀」是多麼出色和完美。而是說,它的出現,讓我這個復古意味的三件套系統有了和諧之虛空。系統聽力的近乎完美,這確實是我需要的一台cd機,以後可以安心聽唱片了。中國的南方是個神奇的地方,也是中國所謂發燒的策源地。我們的發燒經驗都是在這裡練就的。
TOP
14#

        今天上了一條傳奇之聲的電源線,本來是接功放的,但是卻被我用在了牆插和排插之間。音樂出奇地變得華麗甚至有點詭奇啊。我差點再次迷失。
        突然想起發燒聖經說的那樣「充滿了空氣感的電源線」。充滿了空氣感。但是這樣的新聽感是我們意識的幻聽,還是真的一切都不一樣了呢。
TOP
15#

       夜讀藤澤周平,突然想起晚期的慕尼黑時代的切利比達奇在日本被日本的禪宗喚醒的往事。那樣,才有慕尼黑時代的老禪師。最近看一帖子說晚期的切利是因為他的痛風才造就了那樣緩慢如慕尼黑之雪的指揮意境。我想提出這樣說法的人也許沒看過藤澤的小說吧。中年聽雨客舟上,半生滄桑已飄零,藤澤周平的小說裡展現的那種氣息,那種為了探尋絕世之殺「馬骨」而善刀而藏到了極致——「就是這樣吧」的那種意境和氣度,是對我們聽音樂,對我們愛樂人生的一種意境側寫。
      再說回cd機,發現傳奇之聲的這款電子管cd機,也算是找到一種愛樂意義上的“馬骨”吧。對於我來說。
      因為恰是意外入手這台AE。我發覺我自然而然地【在聽覺上】在愛樂聆聽的那種狀態中,將我的cd機,功放,喇叭和牆插線材管子等【七種武器】放在一個系統的和諧中來感受了。
      這或許就是愛樂血統的覺醒。
      在這樣的八月夜讀藤澤周平,愛樂也是善刀而藏。
      
      我們全部的光輝歲月,都是善刀而藏。
      那條充滿空氣感的線,來自哪一篇藤澤小說裡的雪之光華呢?
      那如金絲雀的cd機,歌唱性般的聆聽,是為了造就什麼樣的人生呢?
      那來自1950年代的,來自冷戰年代的東歐nos電子管,那樣的奇妙和復古,讓我們除了這樣來聆聽,又還會有另外的聆聽嗎?
      
      愛樂就是這樣的詩篇,刀叢裡的詩,八月的詩。
      如果不讀藤澤周平,又怎樣真正理解那位曾為狂魔的老人。
      晚期的他在日本找到了那絕殺一技的「馬骨」。
      善刀而藏,我們找到了嗎?

     人生的執念無他,如金絲雀那樣歌唱就好。
最后编辑白色狮子 最后编辑于 2019-08-25 02:50:12
TOP
16#




藤澤的意境也在聆聽中善刀而藏。
TOP
17#

  依舊在讀藤澤周平,那是和晚期的切利更有著虛空的呼吸的書的音樂。彷彿一種舞的寂靜。
  在聽蕭邦基金會的一張碟,聽出了滿滿的秋天的幻覺。如果我的這個系統丟失了悲觀這樣的基調,接下來該如何呢?
  在器材的迷途上,音樂也會回過頭來找我們,不會丟下我們而去。
  前一段覺得換上傳奇之聲的線不太適合聽鋼琴,但是現在覺得能聽到更多的細節。這些天用oppo203來看了一些電影,音效真是不錯。突然發覺已經秋天了,還有2個月。2019年上半年換了功放和cd機。換了電子管。然後長夏已盡,我尚不知道從音樂中得到了什麼?

   今年的最後2個月等藤澤周平的新書出版,等阿根廷女詩人皮札尼克的詩集《夜的命名術》出版,其中的音樂當如傳奇在寂靜中遞出燈盞。
   買的唱片依舊在途中。
TOP
18#

    以前一直沒聽過3/5A,看了某大佬的測評後,這次拿到了一對復刻的3/5A,據說是國內大廠的出貨。但是,聲音讓我很意外,焦點明確聲音剛猛乾脆直接,定位感很精準,這是bbc「鞋盒子」發出的聲音嗎?用老蕭的弦樂四重奏來聽沒感覺有幽靈的音色。看藍光dvd時感覺聲音完全不如jbl4430。換回大波妹後,那種飽含感情的深入人心的音色又回來了。彷彿靈魂在歌唱。現在看來,我的三件套用來安靜地聽音樂看藍光,還是很有感覺的。
TOP
19#

再次回到這裡真是親切。去年把JBL4430出掉,換了以色列純音號角障板音箱。據說北京很少這款號角障板的用家。
CD機還是奇蹟。依舊感覺不錯。

想上黑膠,在君子P6或8,多能士,松下直驅幾款前猶豫不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