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沐声LKS DA004与泉2L1的... [复制链接]

查看: 32346|回复: 33
11#

copy几个泉2用户在淘宝上的评价,注意发帖时间:
两天前收到的 应该是最早一批拿到泉二的用家了吧。本人之前是Aqua La Voce用家 比较倾向R2R的解码 回国了正好赶上Jeff出了新品泉二 听了两天来简评一下。泉能在保证柔顺听感的前提下展现很高的素质 调音在我的系统下我认为略偏两头 高音亮。总体来说素质过关 肯定是值回这个票价的 剩下的就得看调音对不对胃口耳朵收货了
2018年12月14日 23:32颜色分类:L1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2#

与泉1比较有不少进步,声音的密度有不小提升,恼人的爆音没了,遥控器给播放选择带来了方便,份量还十足。音源经解码与cd的直播比较接近了,声音期待煲机后有更大的变化。应该说泉2确实物有所值,国货精品,值得拥有。

2019年01月01日 09:15颜色分类:L2[金银油电容带遥控]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3#

另外,需要注意南北方的差异。北方地区冬天有暖气,室内气温一般都20度以上;南方无暖气,室内室外一样冷。
以后看R2R解码器的评价,需要特别注意温度这个因素,否则会造成误判、错杀。


当然,这也说明R2R解码器不设计热机电路和自动温控电路,导致用户的麻烦(长时间煲机,甚至24小时不关机)以及声音的不稳定,对自身形象是一种巨大的损害,就像没有脚架的自行车和不配碗筷的袋装方便面一样,产品设计是有点残疾的(还好没有达到残废的程度)。

对于当初泉1和现在泉2的评价分歧,想谈点个人看法:如果有一个人或几个人误解你,那可能并不是你的错;如果你让很多人都误解,那恐怕就得反思自身的问题了——一定是有某个地方有毛病,才会让很多人产生误解。
所以,衷心希望HOLO能在产品设计中重视并解决温度变化导致的声音不稳定问题,这玩意儿非常简单、并且有效,甚至还可以申请专利,然后开发HIFI用的自动恒温煲机热机装置,也许会有商机。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9-05-10 17:32:06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4#

依旧COPY用户评价:
煲了几天过来评价,先开始声音是比较暖糊的,大乌的高频听着都有些发暗。大概一个礼拜了吧,高频开始出来了,那是一个欲罢不能,但是低频有些缩减。相信这肯定不是最后的成声。我之前用过泉一,一年以后声音才基本稳定,表现出应有的素质和味道。慢慢煲吧,泉二开声还是惊艳到我,密度确实比一代好。

2019年03月21日 11:55颜色分类:L2[金银油电容带遥控]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5#

泉2典型国产偏高频产品,完全不平衡的声音,放一些管风琴大提琴曲目听一听吧。
abc204 发表于 2019/5/11 12:59:55
呵呵,看来是位被泉2这个小妖精折磨得够呛的用户啊!
泉2的三频能量分布确实存在偏上盘的问题,凉泉状态最严重,其次是冷泉,温泉状态大为改善;高温热泉时就彻底消除了。
所以,器材的搭配、线材的使用、尤其是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普通使用状态下,凉泉、冷泉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甚至严重的不平衡问题:20岁左右的陈洁丽听起来像15岁,蔡琴像30岁;低音大提琴像大提琴、大提琴像中提琴,等等,是一种不正确、不健康的声音,会让人怀疑自己是否翻车了。但是,如果在温泉状态,这个问题会有好转;如果是高温热泉,声音就完全正常、正确了。
所以,我对泉2的评价是“个性鲜明、风格独特”、“难得好声,好声难得”,在器材、线材的搭配、设备的调校方面,需要下一番功夫。
器材搬回家就能好声的情况不多,调校很重要。一般而言,七分器材,三分调校;但在泉2这里,可能是五分器材、五分调校。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6#

雨果有一首一意孤行的曲子,用耳机你直接cd机耳机听听,然后用你这个完全热身的泉2听听,会发现超低频严重缺失。
abc204 发表于 2019/5/11 16:08:14
1、《一意孤行》中《闲云孤鹤》、《一息尚存》,还有朱哲琴《黄孩子》中的《吹箫人》、Telarc《1812序曲》等,都是20多年前国内发烧友启蒙时期测试低频的曲目,泉2在高温热泉下的表现是低频下潜有所不足、量感中上,但低频很凝聚,形体感好,瞬态上佳,综合评价可以给到7.0~7.5,属于良好水平。2、音响性和音乐性是两种不同的追求,很难同时兼顾。R2R解码器的特色,本来就是追求音乐性的,难得的是泉2在具有出色的音乐性的前提下,音响性HIFI性也相当不俗。
3、要提高泉2的低频表现,如果自己懂点电路原理,很容易,把那颗耦合电容直接短接,低频会显著提升,但整个声音的平衡会被破坏。
4、求雨找龙王,求子找送子观音。阁下先搞清楚自己求的是什么,再看看进的是什么庙,不要因为求不得就抱怨菩萨不灵验。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7#

一台器材,不管什么品牌型号,应该在室温范围内正常工作,如果需要额外加热,也必须是设计的时候考虑进去,而不能靠外部加热。
泉2设计校声的时候绝对不会用额外加热到40-50度。由于泉是全封闭设计,机身没有散热孔,机壳又很厚,R2R设计本身消耗电力就比较大。如果机壳加热到40-50度,内部温度很可能达到60度甚至更高,且不谈元器件寿命问题,这个温度下出来的声音肯定不是机器本身正常的声音。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9/5/11 19:52:08
1、泉2功率20瓦,关掉显示屏只有18瓦,内热严重不足,温升慢、温度低,常规使用难以达到好声的工作温度。2、外置加热装置通过直接加热机箱,再把热量传导到机器内部,给元器件加温,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低于机箱温度(50度以内),在安全范围之内。
3、电解电容工作最高温度85度,晶体管、集成电路的极限承受温度一般在80度(电脑CPU温度经常达到70度),50度以下绝对安全。
4、枫林兄是文科生吧?呵呵!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18#

PS.我的隔离变压器是广州一位发烧友(大概是某高校的教授)DIY的,有一个电平显示表,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显示一应俱全,并且精度非常高,超过MF47型万用表1%的精度水平。
用这个显示装置实测,我系统中的器材实际功率如下:
享声D300REF 20瓦
泉2  20瓦
沐声DA004 20瓦(升级世民银牛之后上升到28瓦)
田雨TA801前级  32瓦

以上器材是显示屏打开状态的实测功率,如果关闭显示屏,功率减小1.5~2.0瓦。

钟神JA100后级每台 200~210瓦(与环境温度、工作温度有关,与实际输出功率无关,这是甲类电路的特点)
欧博X1硬盘盒  12瓦(只用1个硬盘)

这些数据是长期反复测试出来的,准确可靠。
音响器材的功耗,没有想当然想象的那么大。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