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8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观后感……低调陈述 [复制链接]

查看: 48228|回复: 62
31#









         用心在讲授传播音响音乐文化的厂商(8)
       连续这么多年的音响展-观后感,我肯定都会要对展房(厅)中音响器材的播放音量这一尤为“吸睛”的问题进行调侃、甚至是贬侃一番的……
       音响器材本是用来传播音乐之美的,然而,现在的一间间展房(厅)都搞得像是在“展示武力”、甚至是“展现暴力”比赛一样,一个个“声如巨雷、势如冲天”般!大有不把人“震晕、轰倒”戏不罢休之英勇气概!而本是优美动听的音乐却被如此这般地“传播”则早已变味、乃至变异成了“噪音”公害了!

       还好!一些参展厂商或许还是能听到或感受到“在野党”的不满声浪了,今年音响展上很多展房(厅)音响器材播放的声音大小都要“正常合适”的多了……
       嗯!是有进步!但这个进步的脚步的确还是有点太慢了!
       “音量美学”或“音控艺术”,这本是音响发烧友的基本功,也是撑控音响系统时最基本、最基础的常识组成部分……
       然而,当下的现况则是:一些参展厂商及其从业人员却是把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万的音响系统拿来当作“城市街道宣传车”上的“高音喇叭”使用的……
       ——真可谓是对“音响文化”的一种嘲弄!也是对参展厂商及其从业人员的一种嘲讽!

       图片中这些参展厂商的工作人员中,即有天朝的天民,也有老外的洋民……
       由这些工作人员亲自上阵操控的音响器材,其播放的音量大小都是非常“正常合适”的……
       来到这些展房(厅)时,都能让参观者感受到有一种很轻松、很温馨且毫无一丝压力的心境,也就能很自然的投入到欣赏音乐、鉴赏器材中去了……
      
       ——音响器材是用来传播音乐之美的,而非是用来“展示武力”、甚至是“展现暴力”的,只要心中具有这个“音响主张”了,那么,即使不用他人指点,如何撑控“音量美学”或“音控艺术”,使用者自己也能会悟出这个“道”地……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18-10-17 19:32:33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32#

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响展,让我们看到世界和国内音响发展的最新潮流
TOP
33#


        中低音量下优异的低频质感、细节与弹性表现(9)
       我经常对身边的“花销友”说:假如让我重新再来选择一次,我的音箱第一选择肯定就是 P3ESR!
       在 Harbeth(雨后初晴)的超5+、M30.2、C7ES-3及 P3ESR这四款音箱当中,P3ESR 音箱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一、高频音色是最暗、最柔顺的,也是最接近乐器高频音色的;
       二、由于箱体容积与低音喇叭单元小(且只有 5英寸大),再加之是密闭箱设计,故,其音质音色非常纯正,声底也是最干净的,中低频的质感与弹性表现也是最好的;
       三、只要搭配、调校到位,
无论是听弦乐或人声,还是听爵士乐与管弦乐等各种类型的音乐都能胜任有余,根本想像不到一款小型书架音箱竟能发出近乎是“小全能型”或“小全音域”的声音表现;

       四、用来听人声时尤为出色和迷人,感染力极强!
       以我有限的阅历所听过的小型书架音箱之中,P3ESR是一款令我钟爱有加的音箱!在保有英国 BBC传统音乐性的同时,在音响性方面则是得到了真正的“质”的改善和提升,中性而又极具感染力的音乐表情则是很容易流淌出来并俘获住听者的身心!

       每年的广州音响展期间,骆先生
(rokey2)府上的听音室也是我必去参观和聆听的“展房”之一!

       骆先生既是用心之人,也是有心之人,其玩味音响的悟性非常高!
       每年去骆先生府上听音响音乐时都会发现:器材及周边都会有一些小范围的调整,但是幅度都不大,然而声音却都会有着一些“正面”的提升……
       今年正好赶上近几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台风袭击广州,又是 N年来第一次在周日去骆府,由于骆夫人与小公主都在家里休息,而小公主还要写作业,所以听音响音乐时的音量就比平时要小一些……
       或许正是这种意外之举,让我发现骆先生的音响系统在中小音量下竟然有着如此不凡的声音表现……
       ——低频的延伸与量感依然是有形有色,而低频的质感、细节表现却是出奇的好,低频的弹性表现仍然是吸睛夺耳!
       在听
《原音精选-2018香港高级视听展》CD唱片的第14轨“五虎封将”这首曲子时,其中的打击乐器表现真是让人听得过瘾极了——低频表现清晰、有形,质感好、细节多,弹性一流……
      
       我们知道:由人耳的等响度曲线可知,低频的表现是与声压的大小成正比的;或者说,音量越小,低频的表现且无论是延伸与量感、质感与细节等都会要大打折扣的……
       然而,骆先生的音响系统在中小音量下竟然还会有着如此优秀的低频表现,足见其器材与搭配及系统调校等方面是非常正面和成功的!
       其实每次看到骆先生在讲述他对器材搭配与系统调校时的一些手法、道具和思路时,我大致都会清楚和明白:这个路子是对的,能出这个声音也都是在意料和情理之中的……
       基于此,每次都是带着“聆听欲望”去骆先生府上听音响音乐的……
       ——因为能
让人产生“聆听欲望”的才是好声的音响系统!
      
       骆先生使用的只能算得上是中低价位的音响器材,但是由于搭配及调校得法和到位,声音表现才会如此地好声和感人;
       是否拥有一模一样的音响器材之后,就会拥有同样好声和感人的声音呢?
       答案是否定的!
      
会画画的就一定能成为画家吗
       拥有了单反数码相机就一定能成为摄影家吗?
       拥有了一线品牌的音响器材就一定能出好声吗?
      
——这就要看您有无清晰明确的音响主张与声音诉求了!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18-10-22 20:39:03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34#



        中低音量下优异的低频质感、细节与弹性表现(9)
       我经常对身边的“花销友”说:假如
李榜 发表于 2018/10/19 21:10:27
骆生,内家高手
TOP
3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6#

好耐无去骆生屋企听嘢鸟,要去学习先得。
喜欢屎忽痕!喜欢乐爵士和艺术家私奔!更喜欢摄影!
TOP
37#

中小音量下聆听音乐,其实才是真正享受音乐,广东叫嘚真,或叫叹世界,就是把生活静下来,心安下来,慢下来。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38#


       可以确定地讲,DECCA版本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这张 CD唱片(图片中立者)发烧友可谓人手一张;而 PHILIPS弦乐四重奏版本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CD唱片(图片左立者)则是后来居上,大部分的发烧友也都会是人手一张的,两张 CD唱片都是演录俱佳、上榜连连,曲目也是好听极了!
       这次在骆先生府上听到了这张 DG版本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CD唱片(图片右立者)之后,也由此动摇了原来两张 CD唱片的神主地位……
       简单地讲:
PHILIPS版本的演绎其“情份”的表现很足,甚至都有点过了;相比来说,DECCA版本的演绎其“情份”的表现却又显得太直白了;而 GD版本的演绎其“情份”的表现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给人感觉:这个版本的演绎似乎更加贴近作曲家的内涵原意一样……
       我巧!二十多年了,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对味”的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演绎!!!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18-10-28 21:11:10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39#


















        我尤为喜爱骆先生拍摄的音响展及音响产品类的照片,可谓“极富动感且兴感十足”!
      本
是属于静态场景的音响展照片,骆先生硬是把它拍得充满了鲜活的动感,让人很容易动情地投入到照片中去,仿佛就置身在照片的现场中一样……
       骆先生的构图与视角均非常独特与绝妙,通过虚实迷幻的拍摄风格与手法,让本是静态冰冷的音响产品即刻增添了美感、内涵与意境,仿佛像是一位穿着薄纱长裙的少女,若影若现、婀娜多姿……真是兴感之极!
      
即使拥有不了照片中的音响产品,然而单是欣赏照片中的音响产品就觉得是一种“使用享受”!
       ——唉!美哉!足矣!

       骆先生拍摄的人像照片那就更是风情万种、令人迷醉了……
       面对着骆先生拍摄的人像(美女)照片,她会让一个个的公男、摄友们,轻者便会步入“想入非非、彻夜难眠”之中;重者则会陷入“陶醉迷恋、意淫忘我”之沟;更有甚者,即会踏上为之“殉情”乃至于“殉国”的不归之路……
                    
       ——都是有可能啊……
       ——虽是说笑,但无不透射着对骆先生“音响摄影”的认可与尊重!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18-10-22 19:49:20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40#

回复 39楼李榜的帖子

照片确实是拍得非常漂亮,赞一个。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