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恩岁月1783年,贝多芬15岁那年,又发生了一件使贝多芬名声大噪的事。
受难节那天,贝多芬在教会为一位歌手伴奏《哀歌》,演唱正在进行,贝多芬的 脑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能稍微改变一下伴奏的节拍,这首曲子也许会更有 生气。想到这里,贝多芬的双手已在琴键上弹出了新的节奏。那位歌手不得不也 改变了唱法。演唱结束后,那歌手抓住贝多芬,生气地说:“你这小鬼,为什么要这 么做?”贝多芬说:“真对不起!可是,可是我觉得改变后的曲子旋律更美妙了。”歌手暴跳如雷,他向选帝侯报告了此事,但贝多芬并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因此更加受 到人们的关注。
大家都似乎感受到这位“少年天才”的潜力。转眼到了 1787年。17岁的贝多芬又面临着一个新的人生驿站。一天,尼菲老师郑重地对贝多芬说:“你的演奏技巧已经比我高明,你不能再留 在这里了。你必须到维也纳去!必须去拜莫扎特为师!”
“去见莫扎特!”贝多芬兴奋得说不出话来。
“是的!莫扎特。只有莫扎特才能使你充分地发挥你的音乐才能。”尼菲老师 目光炯炯地向年轻的贝多芬说明自己的意见。到维也纳去!见莫扎特先生去!对贝多芬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要知道,自从贝多芬第一次坐在高大的钢琴前,他那幼小的还不成熟的意识里,莫扎 特就成了崇拜的偶像。至于音乐之都维也纳,更是无时无刻地以她特有的神奇魅力吸引着贝多芬。尼菲老师的计划让贝多芬兴奋得彻夜未眠。经过紧张的准备,贝多芬怀着兴奋和好奇来到维也纳。当这个满怀敬慕和期待的小伙子站在莫扎特面前时,莫扎特以冷漠的态度问 了贝多芬几个问题后,漫不经心地说:“你能演奏一曲给我听听吗?”莫扎特的态度大大刺伤了贝多芬的自尊心,他对这位大名鼎鼎的音乐大师产生了强烈的敌意。
于是,情绪激动的贝多芬说:“老师,请您给我主题。”
“出个主题?你能用我出的主题演奏即兴曲?”莫扎特惊讶地问,然后稍加思索 便出了个主题。贝多芬坐在琴前,根据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心里的感受弹起来。一曲完了,贝多芬抬起头,两眼盯着莫扎特,他从莫扎特的眼中看到了惊讶。果然,莫扎特连连说:“不错,不错!你具有了不起的音乐才能! ”贝多芬笑了,他从心里感 到一种满足:莫扎特承认了我的天赋!贝多芬获得了莫扎特的赞赏,莫扎特对维也 纳音乐圈里的权威们说:“你们注意那个叫贝多芬的少年,他肯定有一天会成为震 撼世界的伟大音乐家。
”
由于当时莫扎特正在赶写一部大型歌剧,没有时间收贝多芬为学生。这时,贝 多芬又收到了父亲的一封信,信上说母亲病情加重。贝多芬心急如焚,决定马上启 程回波恩。马车离波恩城愈来愈近了,贝多芬的心紧张得跳个不停。马车刚刚抵达家门, 贝多芬立刻从车上跳下来,直跪到母亲的床前。幸好母亲还没有断气,看着匆匆赶 回来的贝多芬,勉强支撑起虚弱的身子,眼中溢满了泪水。
“妈妈! ”贝多芬扑在母亲怀里,紧紧地拥抱住她。
“路德维希,我的孩子,你回来了,太好了……我每天都在盼着你……真好,我 能活着见到你……”母亲用瘦弱的手温柔地抚摸着贝多芬的头,一股强大的悲哀压 得贝多芬说不出话来。贝多芬的母亲得的是肺结核,这种病在当时是医生们都感到束手无措的。那 段日子里,贝多芬心里装着哀忧和恐怖,默默地承担了家庭生活的全部担子。白天,他去给别人家的孩子上音乐课,还要请医生、买药;晚上,他时时刻刻守在母亲身边。看着一天天衰弱下去的母亲,贝多芬心痛极了,他咬紧嘴唇,任泪水 默默地流淌,却不敢哭出声来。
然而,贝多芬的祈祷和爱心并没能挽救重病的母亲。1787年7月17日,操劳 一生的母亲,带着对丈夫的哀怨之情,带着对未成年的孩子们的牵挂离开了人世。 贝多芬此时已经17岁,仍继续加厚他的各方面素养。尼菲对德国文学的兴趣,以 及与布鲁宁一家和华尔斯坦伯爵的交往,不仅使他发现其他文学流派,甚至广泛涉 猎科学、哲学和政治。
虽然他在10岁时便离开学校,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但这并不 能影响他到波恩新成立的大学去旁听哲学课程。(摘自网络)
波恩贝多芬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