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38楼circle的帖子请教一下兄,您提到的提出内坳的人指的是刘汉盛么?其实内坳这个理念的使用早在无线电模拟时代就有了。具体谁最早提出的应该很难考证了吧。就我个人对内坳的理解:不同环境下内坳的角度差异性非常大。我最早一直是平摆。10年前飞韵美老曹来西安做家访时提出威信摆位理念,必须要有内坳,并将我的系统做内坳调整。我听了半年后发现乐器形体感不太好且有点向两侧偏移,遂又改回平摆。去年亲历黄老师西湖调教全过程后,喔我又将系统设置为一定程度的内坳,但内坳角度远小于几年前。目前得到的效果是令我自己满意的。以我从事音乐专业工作多年的经验来判断,音场和乐器定位也是基本准确的。
再次强调一下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内坳与平摆只是不同摆位理念当中的一个环节。前后左右的移动微调,找到合适的音场感和结像位置才是关键步骤所在。脱离了这个,谈什么平摆还是内坳都是枉然和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