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奇既然没有害死猫,鞋盒自然它就继续来鸟......25楼谈谈贝多芬... [复制链接]

查看: 49117|回复: 52
21#

另我再次强调一下,我的系统即使牛皮吹得多好,也只是几千元应该表现出来的水平而已。至于这“几千元应该出来的水平”是怎样的,就以亲听为准了。
再次多谢曲校的过奖。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2#

顶楼主好文采!!!老浦东 发表于 2017/12/14 17:18:18
多谢浦东大侠关注!祝大侠身体越来越好!牛皮吹到120岁!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3#

最喜欢hifi168上这样的帖子,诱惑力强啊!!!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看得心痒痒……
白马 发表于 2017/12/14 11:47:54
不敢当,只是随手乱写瞎折腾。多谢兄台关注!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4#

看到了天龙S10 第几代?
waert 发表于 2017/12/14 13:22:08
眼尖。第二代。不过刚回来就做了改造同门1610的垫脚石了,一直闲置吃灰,只是隔段时间偶尔开开免得放坏。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5#

由于这对巴掌小箱对古乐重播也比较友好,这几天听了全套的古乐版贝多芬交响全集。下面讲下我对手头几个版本的贝多芬交响的听感,大家消闲。
贝交全集最两年听得比较多的除了诺灵顿,还有卡拉扬七十、八十年代两套,及伯胡坶、巴伦伯依姆的一部分选集,等等。
最近还听了广州交响乐团的现场版贝9交响,及交响幻想曲。




上面两图分别为卡拉扬70年代DG画廊版、80年代金卡版,都是满银圈老版CD。卡拉扬的七十年代全集,我与几位作曲或乐团朋友都认为是其4套贝交里最为均衡的,也是我们颇为喜欢的版本之一。80年代数字录音,优点是动态、线条、张力更为出色,但音色与平衡度均不如70年代般融合与和谐。贝9交响里。男高音也不如70年代饱满有力。



伯胡坶指挥维也纳歌剧院,他的田园很有画面感,很有活力与诗意;而贝9则节奏速度比多数指挥家都要慢一些(广州交响乐团的版本也是差不多慢的节奏),似乎更凝重庄严一些。力量的冲突、迸发也会相对弱一些。也是蛮有特色,挺喜欢的一个版本



EMI高价版与维真公司包子版。
这两个版本中的交响全集其实是一回事,都是诺灵顿指挥伦敦古典演奏家乐团。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1989年取版发行,后者2011取版发行。还有就是维真全集增加了与新加坡钢琴家陈万荣合作的贝钢协全集,对我而言是意外收获。陈万荣该演奏使用的是贝多芬生前使用的“乐活”钢琴。
这个版本无论交响还钢协,无论乐团编制、古乐器使用及演奏的位置、节奏与速度,都极为贴近乐谱原稿。EMI的小册子里,每部交响的乐章,都分别单独的标注了节拍数,这是极为罕见的。当然也是我的意外收获了。

隔壁论坛有乐友说不喜欢古乐版。
个人认为古乐内敛而质朴、规整而明丽,有一种直通音乐本真与情感深处的气息;现代乐团宏大饱满,拓宽了作品的色彩情感表现力,各有长短,都是喜爱。很多乐友听多了现代乐团的辉煌华丽,听不了古乐原版的本原素净,也是可以理解的。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安心冲茶赏乐去是也,哈哈!

大家请茶。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6#

克莱伯好像是烧圈内很有名气的版本,隔壁论坛乐友就晒出一张来打击我的几个版本,哈哈。他的风格我也喜爱,也收有少量,只是一直没有刻意购买他的全部版本。那十几T无损音乐文件里应该有不少他的录音,找天找出来听听。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7#

不知道 是否先入为主,我听的贝交,最多的是 小克莱伯的5,4,7,阿巴多的柏林爱乐DVD,伯恩斯坦的维也纳爱乐。 个人还是最喜欢小克莱伯的3部,尤其是贝5。我相信小克莱伯的贝5取得多方的认同,应该是有其原因的,我自己感觉的小克莱伯最大的特色,应该是他这一版的控制乐队的节奏,强弱无人能及,4,7也是很明显的节奏,强弱是其他版本所没有的,那真叫一个百听不厌,可惜,小克莱伯没有指挥过贝9。



另外,贝多芬的钢协4,5,我个人还是最喜欢伯恩斯坦和齐默尔曼的版本,齐默尔曼钢琴的音色,强弱对比和维也纳爱乐的配合,也是无与伦比的!
最后编辑bomber 最后编辑于 2017-12-15 13:36:56
TOP
28#

不知道 是否先入为主,我听的贝交,最多的是 小克莱伯的5,4,7,阿巴多的柏林爱乐DVD,伯恩斯坦的维也纳爱乐。 个人还是最喜欢小克莱伯的3部,尤其是贝5。我相信小克莱伯的贝5取得多方的认同,应该是有其原因的,我自己感觉的小克莱伯最大的特色,应该是他这一版的控制乐队的节奏,强弱无人能及,4,7也是很明显的节奏,强弱是其他版本所没有的,那真叫一个百听不厌,可惜,小克莱伯没有指挥过贝9。

[at
bomber 发表于 2017/12/15 13:33:46

难得兄分享如此详细深入之乐评。“明显的节奏,强弱”--兄对小克莱伯的描述,其实也是我喜爱诺灵顿指挥伦敦古典演奏家乐团全集的原因之一:他的节奏也是清晰的,力度的对比与总体表现也是干净利落的。当然还有他对乐谱原稿的高度尊重与准确还原,等等。
小克莱伯的版本会找来听听,看看具体。

至于贝钢协全集,我最为喜爱的除了上述提到的陈万荣与诺灵顿指挥伦敦古典演奏家乐团合作版,还有1966年古尔德与斯托科夫斯基合作版(这版好像只有NO5),及科瓦舍维奇的两版(自己演奏兼指挥澳洲室内乐团版、与戴维斯合作版)。
当然还有很多版本都是比较喜欢的,例如阿什肯纳齐,阿劳,肯普夫,等等,手头上都有,虽然与上述几版稍有那么一点点距离,但都很喜欢。


艺术或音乐演绎、欣赏其实都是很主观的东西。即使几家所谓的权威古典评选机构,也多多少少有地域、文化、喜好方面的偏向。例如企鹅就比较偏向英国艺术家或唱片,连录音偏重音响效果、乐器音色激励夸张得几乎失实的山度士也可以是上榜常客(前几天晚上还与曲校长聊到该公司那张茶花女改编作品,音色已经夸张到失实了);同理日本唱片艺术则偏向日本;也都可以理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也正是艺术的精彩之处。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7-12-15 15:17:48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9#

说到贝钢协,亦说说我听过的版本。第五应该是名气最大的了吧?那就先说说它。
目前我听过的版本中,最喜欢的有:

一、古钢琴版:陈万荣+诺灵顿爵士指挥的英国古典演奏家乐团(忠于原作)
二、现代钢琴版:
1、古尔德+斯托科夫斯司基指挥的美利坚交响乐团(规整与丰满的韵律之美)
2、科瓦舍维奇演奏及指挥的澳洲室内乐队EMI英国版(晶莹剔透,琴声唯美;与乐队的呼吸、节奏协调性,尤其第二乐章,木管乐器与钢琴的衔接与协调,每次都令人沉醉)。

古尔德版最初是在手机自带的在线乐库上听的,听后很是惊奇与喜爱。之后遍地找CD,找不到。下载了MP3听了好久。后来找到一家刻录店,以20元价格买下他的无损音乐文件。

仍然记得当时第一次中手机上听的情景,听完后结果。。。
O My God
继陈万荣之后,古尔德+斯托科夫斯基又一次揭开我对贝5钢协认识新的一页。尤其听完第二乐章后,确定这个版本是我所听到的最慢的贝5钢协版本......

这个第二乐章,要命的第二乐章,被古尔德与斯托科夫斯基弄成了这个样子了--如果说上述提到的科瓦舍维奇第二乐章管乐与钢琴是你先我后、转承默契,那古这个版本两者根本就可算是齐头并进、不分先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慢于我我更慢于你......
TNND~~总是被老古同志弄得要重新思考~~~

也不知道他怎么说服的斯托科夫斯基,要知道这仁兄也是软硬不吃的怪人一个......我想他要把指挥节拍在原拍基础上*2的来挥,才不致于慢得令自己瞌睡吧???

如此昂贵的无损资源自然不敢独享,请大家也跟随老古同志,放慢动作思考一下:
古尔德+斯托科夫斯基贝5钢协:
链接:http://pan.baidu.com/s/1c1tISta 密码:rd4r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7-12-15 16:05:21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30#

古尔德这版贝5钢协给我的意外,就如1962年其与伯恩斯坦合作的勃拉姆斯第1钢协现场音乐会一样。
这张专辑,目前我能感受到的是:他通过独特的理解、克制的触鍵以及与指挥(以及乐队)的沟通,使现代钢琴与乐队都尽可能的接近原作(速度另当别论,我还在感受、思考),类似于古乐团的音色与节奏......应该说,音色与乐句的处理都与陈万荣版本有共通之处,但是速度,这速度,相差得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7-12-15 21:46:31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