紊乱 在 2003-2-24 15:35:13 发表的内容
favar 在 2003-2-23 11:02:10 发表的内容 紊乱兄的说法是错了! CD规格为了使纠错功能更强,在一个数据段内不能有许多的出错,这时采用的方法就是在记录数据时将数据段再分割成更小的数据段并重新排列并记录.这样在一般情况下即使盘片上有2毫米以下的不能读取部分也可以将此修复到与源数据完全相同的数据了。看一看http://www.pconline.com.cn/pchardware/salon/storage/10204/47940.html
|
favar兄的讲解很详尽,提供的文章更详尽。CD的记录方式以及就错,很类似Disk Array的Raid-5方式。其实现有的CD就错能力是极强的了,水平不水平对于读取CD上记录数字信号可以说没有影响(前提是CD盘片没有问题)。不过,倒是以下思路,以前未考虑:
“即使记录品味低的CD也能通过马达转速的加减减少出错数,使音乐数据就象没出错一样得到再生,但于此同时也产生了对维持音质非常重要的回路电源波动等副作用。“
现在的CD-player通常主要部分采用独立电源,是否这种影响也会杜绝呢?
|
大致看完了那篇文章,确实解开了心中很多疑惑,特别是其中的一句:
音乐CD再生时的音质劣化的原因中,影响较大的要素是在再生时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再生用机器内的电源电压产生波动后,再由此对时钟回路,交直流变换回路等造成微妙影响。这里所说的各种原因就是指先前已述的盘片转速控制问题,JITTER值恶化造成的出错数增加等。虽然由于电源波动造成的音质变化很微小,但人耳是非常敏感的,即使微小的音质变化也会有许多人听得出来。这种微小变化造成的音质变化可以简单的如下表述(因个人间存在差异,这只是一个例子)。
电源波动的各频率成分对音质造成的影响,其中具代表性的如下。
100Hz以下的低频成分 : 低音的量感减少·中域音源定位游移
中域成分 : 左右声道的相位摇摆,音源定位恶化
高频成分 : 高音域的听觉杂音增大·子音成分变得突出
时钟回路被影响时 : 音源的定位恶化·全体有扭曲感
我想既然这样,专门一个转盘负责读出数字信号,另外一个专门的没有任何机械运动部件的解码器负责pcm解码,那音质肯定大大上升。而且对转盘的要求也不必非常高,只要能保证解码器的电源质量,就一切hi-f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