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续e版之汕头行 [复制链接]

查看: 86850|回复: 132
61#

回复 49楼怀冰的帖子

关于石耳放问题,想跟着助助兴,但如果这是个震动问题,且它的数量级是粒子级的,那我即便连瞎猜的语汇系统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不过书法家用的好毛笔似乎也配好笔架,会不会跟写出好字也是有关系的呢……
最后编辑guoguo 最后编辑于 2017-10-17 12:10:55
TOP
62#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63#


话筒和麦架的振动产生的力也有部分作用于麦头振膜,于是记录下来的电流信号就不全是音乐。吸收这些振动,对于声音的干净有好处。
怀冰 发表于 2017/10/17 10:45:25

又涨姿势了,谢谢。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64#

很好,很好,希望大家就耳放的避震问题继续讨论。因为怀冰兄提到了架咪,所以,顺便提到这个方面。我现在忙,迟一点在来回应。呵呵。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10-17 12:46:51
TOP
65#


摄影就不同,还要考虑构图。
学习摄影很难啊!
怀冰 发表于 2017/10/17 10:45:25

同感。
一幅好作品,不在于按下快门那一刻,在于按下快门前所花的心思、以及所积累的经验。
看看这个精彩的视频:  
http://t.cn/ROCljUL?m=4162360543115423&u=1621894323
最后编辑eric 最后编辑于 2017-10-17 12:50:29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66#

这里另外的话题,何不另外发个帖呢?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67#

震动对于音响音乐(包括从录音到音乐重放环节,例如乐友上述提到日本音乐家来录音的时候贴的那些小道具,而更多的是录音棚建造装修的环节处理,后续的音响器材处理等)之影响,以及各个著名厂商对于振动的处理和利用,我以为是基本的共识。如果认为器材架震动对于声音的表现没有关系也未尝不可,至少不会妨碍你安心听音乐。我也仅仅是出于回答网友的提问才说了这些闲话。多数烧友,不纠结这些细枝末节,有时候反而是好事。
将器材的架子与毛笔的架子相比我觉得就不太合适了,如果一定要比,也应该以放宣纸的桌面去比较--在我看来架子的材料不同,严重时就好像你把纸放在正常的桌面和放在一块草地或一床棉被上写字的区别。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欢迎更多不同意见。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7-10-17 13:21:25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68#

如果说是喇叭、黑胶转盘、乃至于cd转盘的避震,用宣纸之与桌子比较,我大概还是能理解的!
TOP
69#

摄影很难,尤其技术很重要的。摄影是艺术修养和摄影技术的结合。
艺术修养属于感性思维,而摄影技术是倾向于理性思维的。要拍出优秀的作品,感性与理性这两方面的能力都需要的。
艺术修养方面,象一般的音乐发烧友,艺术感觉都比较好的。反而是摄影技术,需要花力气去学习的。
不过摄影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水平可以慢慢提高。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0#

很好,很好,希望大家就耳放的避震问题继续讨论。因为怀冰兄提到了架咪,所以,顺便提到这个方面。我现在忙,迟一点在来回应。呵呵。
独乐乐也 发表于 2017/10/17 12:42:23

原来是因为我提到麦架的振动影响就激发出了你的石耳放和机架问题,始料未及啊。
麦架振动对话筒收声仅仅是“力的作用是相互”这么简单的层面,引出了机架对石耳放的作用的问题,使我想到了一个苹果砸出了现代物理学的故事。
机架和石耳放的故事,另帖介绍,如何?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