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枪文中所说的这支唱臂,虽然可以让唱头的方位角误差大幅度减小,但代价就是等效质量的上升和唱臂灵活性的下降。任何的设计都不可能完美,否则某一种类型的唱臂就应该一统江湖了。按照厂家给的轴距、超距和方位角,用规尺调整出来,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但未必等于是最佳的工作状态。关于轴距、超距、方位角等等,有不同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哪一种才是最适合你的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7/9/24 16:12:43
盲目崇拜等于迷信,呵呵。 阿杰 发表于 2017/9/24 21:32:04
回复 73楼独乐乐也的帖子怀疑黑胶制作工艺水平是很肤浅的行为唱臂循迹过程中起伏摆动是正常行为,上下起伏、左右摆动受什么控制? circle 发表于 2017/9/25 14:50:28
不会吧,等了两天,最后给出的答案是放手不调?记录每一张唱片厚度,每次播放都要调VTA,这也太累了,不是玩黑胶了,是黑胶玩你了。一套好的黑胶系统,不但所有的参数都能够调,还应该有一定的宽容度。用专业的工具按照厂家给出的方法可以出七成的声音,然后靠经验和听感慢慢调最终达到九成,至于最后的10%,就如楼主所说,因为唱片播放是动态的,有各种起伏、变形、晃动,无论你如何调整,这最后的10%都是不可能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7/9/25 9:21:08
关于泰勒斯唱臂,楼主不知是什么原因没有回应我的疑问,手上有唱臂的话,那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支唱臂一问世我就已经有这个疑问了,还在Q群上探讨过,这当然不是毫无根据的,可惜到目前为止还只是我自己的一家之言。泰勒斯定理,放到我们中学的平面几何数学上的定理就是:直径所对应的圆周角等于90度。看上去貌似唱臂有效长度在寻迹移动的过程中,都处于唱片坑纹的切线,这正是误导之处。因为大家都忽略了唱臂在唱片上寻 阿杰 发表于 2017/9/25 17:00:31
这帖反映了国内音响爱好者基本知识缺乏和浮夸的程度。我最看不惯这种浮夸的态度。 redsox 发表于 2017/9/26 0: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