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煮酒论英雄(4篇连载)音效直接真確,一款好玩又好聲喇叭 Einste... [复制链接]

查看: 11755|回复: 27
11#

不同單元負責發出不同頻率訊號,由於各速度不一,會產生出不同發聲點。也就是說,雖然面板上單元以垂直線排列,但中音/低音單元錐盆相對较深、較後,實際發聲點(音圈位置)的聲波,会比高音單元所發出的,來得延遲一點進入聆聽者雙耳。亦是這原因,此等時間差會引發聲音紊淆,大幅降低重播效果的真實感覺。為解決這問題,有些揚聲器廠家會以電腦輔助,計算出面板一個傾斜角度,讓高音單元位於中音及低音後方,令不同聲波同時抵達聆聽者。說回ThePure,兩個獨立聲箱,三單元垂直排列,而支撐的支架卻稍稍向後傾斜,我用iPad app軟件量度,傾斜度約為7度,達到時間一致之理想效果。
    再說,Einstein為讓The Pure針對各類型聆聽空間(面積大小及吸音/反射特性)增加靈活性,它的金屬小號角 supertweeter,在聲箱背後特設三級調校(T旋鈕撥左:減、中間:正常、撥右:加。用耳朵鑑別,幅度約為2-3dB)。《煮酒》過程中,鍾一嘗試扭至不同位置,ThePure的高音質感非常強,量亦多,相比一般的軟膜半球形高音單元,聲音特性明顯有別。在代理陳列室環境之中,經多番嘗試,最終決定撥向左,即減高音。
    同樣地,揚聲器的subwoofer部分亦設調校旋鈕,是無段式微調,分別是V和F,V是低頻音量大小,F是highpassfilter高通濾波(頻應/滾落)。假設F於正中位置(原廠設定)不變,我估計約為100Hz,而剛才提及將金屬supertweeter撥向減位置,但我仍威覺高頻略略偏多(在此陳列室環境中),嘗試逐少向右扭動V,代表增加低音音量(經驗認為:加低音二減高音),The Pure設計十分靈敏,每下小動作扭動,聲音都有明顯改變。最終,鍾一黌得平衡度最佳位置,是V扭至二點,而F向正中十二點。
    聲明:不同聆聽空間,甚至不同擺位、toe-in角度,對於The Pure的高、低音之設定亦理應不一樣。重點是用家必須多番反覆嘗試,直至自己覺得順耳,高、中、低音平均。

最后编辑whaudio 最后编辑于 2017-03-26 09:47:01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12#

激情的佛林明哥結他彈奏
    《煮酒》CD/LP輪流播唱,每當LP出場,沒話說,聲音吸引力的確比CD強烈得多。播唱《The Mission》電影原聲配樂LP,音響舞台層次和樂聲質感表現,這兩環節,肯定是The Pure的其中強項吧。又再補充:如斯優秀的聲音擴散,需在擺位完全正確的前提下,加上驅動的擴音機配搭得宜,它絲毫不會讓樂器顯得紊喬。至於人聲, The Pure更令我陶醉,聽Nat King CoIe、Jennifer Warnes,一切來得恰如其分,的確好聲到暈!擴音機系統質素上有什麼優點或缺點,它很容易便反映出來,尤其音樂微弱細節部分,那細緻的分辨能力,絕對難能可貴。好像是Phiips名盤Flamenco一個發燒錄音,Pepe Romero佛林明哥結他技藝之精粹,充滿爆炸能量的弦線彈奏,在The Pure身上,完全發揮盡致,是極端精彩,瞬間的衝刺,又是滿布著重量,激烈撥弦產生出聽之不盞,豐富的聲音細節,四周環繞的擊掌聲,聲嘶力竭的歌聲,厚實,又有實體感,更散發出無窮無盡的吸引力,Track2Zapateado全長6分12秒,要聽完整首曲目才肯罷休,足見其魅力之非凡,才令我感覺如斯,耳不暇給。

結論
    The Pure是一對設計成功的德國揚聲器,它容易推動,可以匹配很多音色優美而輸出細的後級,80、90瓦輸出的Einstein擴音機系統固然推到有如冧樓 ,就算18W( Class A)的211強放管後級,如AudioNote Ongaku,相信亦有機會推得從容自在。另外,The Pure播放人聲與各種樂器,只要聲箱背後高、低音的調校合度,絕對有至高的像真度和活生場面威,而且動靜皆宜,厚聲耐聽,從聽各類型音樂的角度而言,它已經綽有餘裕了。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13#

煮酒论英雄(二) 號角高音能量強 零箱聲低音快真準
文/何森    
今回在大象行試音室試聽Einstein The Pure揚聲器,所用的全套Einstein CD機、前級和功放,只用了普通跟機電源線,我敢說肯定未能盡情發揮CD機、前級與功放的全頻分析力,尤其是高音的最幼細弱音、高次諧波與空氣感。幸好現場有Einstein The Flash平衡訊號線與The Thunder喇叭線助陣,整體表現雖未達A+++,亦有A+級。由The Preamp膽前級連接The Pure內置低音功放(700W D類放大)用了一對WBT訊號線(RCA插)  ,雖然只重播100Hz(視乎用家所調節的分頻點)以下的低頻,但如能一併用Einstein The Flash( RCA)訊號線,低頻的解像度必可再加分。

    煮酒當天(1月21日)我由朝早10點開始一個人坐皇帝位聽了一小時,我自備的多張耳熱能詳的CD,然後輪到鍾一坐皇帝位,我坐在他後面梳化椅的正中位置再聽了一個半小時鍾一精選的CD與LP,接着輪到George坐皇帝位聽了45分鐘,午飯後George再聽45分鐘。Thomas最後坐皇帝位聽了個半小時。我全日坐在梳化椅的中間位及靠左位置合計聽了四個半小時各類型的CD昔樂及5張LP,我覺得The Pure的最強項肯定是低音!由那個獨立密封式金屬聲箱內置700W功放驅動10吋紙盆低音所發出的大音壓低音,那種脈衝式強而有力的快速低音真的正到無話可說,我家中雖然也用同一套Einstein CD機及前、後級,但所驅動的KEF Reference 207/2就無法讓我聽到The Pure那種怏而準的氣墊式脈衝效應強力低音抽送效果。今次大鍰了,聽過The Pure以大音壓重播drums,電子合成器炮製的重低音,回家再聽同一套Einstein驅動的207/2,我決定短期內都不會再聽展示鼓樂與電子音樂的CD,因為落差太大了。


最后编辑whaudio 最后编辑于 2017-03-27 10:29:22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14#

舉例如播Dire Straits《Brothers in arms》德國版SACD/CD,聽慣聽熱的“Sofar away”,The Pure重現出的低頻沉實有力,一下一下極具節奏動感,凝聚力極強,在約300呎試音室內低頻量感有多無少,低頻的收放完全受控,沒有半點鬆散或軟化,拳拳有力的氣墊式低音,不合半點聲箱共鳴聲,乾淨清晰,結實得像一些脈衝波,有條理地一波一波從低音聲箱推送出來。

    Einstein老闆Volker Bohlmeier喜歡彈電結他玩blues,Einstein鼋子器材設計師Rolf Weiler愛吹色士風,Volker做示範喜歡播爵士音樂,特別是現場錄音的音樂會。曾聽過他播NeilYoung的live concert及Miles Davis著名的“So What”。The Pure採用的Fostex號角式高音單元擅長重播acoustic及電結他(鋼弦)  ,我聽過Nils Lofgren唱/奏的“Black Books”  (取自STS 15THEdition Test Demo SACD /CD)現場音樂會錄音,鋼弦結他的金屬聲質戚有極高的像真度,我從未聽過半球形軟膜高音單元可發出像The Pure那種清晰而有質重感的鋼弦金屬味。及後播“AntonioForcione Quartetin Concert”亦有同一種感覺。Thomas形容此CD的鋼弦結他聲具有殺人不見血的殺傷力,The Pure重播此CD不僅結他聲粒粒清彈,能量強(箱背有掣調,可加可減),低頻的量感與力烕之超卓表現在bonus track(CD背面說明沒有印出有此track)更能令Thomas和我拍案叫絕,完全沒有箱聲的低頻更能準確重現出現場的drurns,double bass所發出的低頻,這是全窑封式聲箱出低音乾淨無音染的優點,低音反射式聲箱出的低頻或多或少都帶有由聲箱出氣口發出的添加式低音,我聽慣低音反射式設計揚聲器,當我聽到The Pure發出的乾淨無添加式低音,第一個反應是真實的低音本該如此!第二個反應是問價!The Pure定價每對44萬港元。

    播Jean-Michel Jarre Electronica1:The Time Machine這張2015年新錄音CD,澎湃浩瀚的電子音樂汪洋大海,強而結實的衝擊力感,乾淨不轟鳴的低頻帶來的情緒高漲,The Pure真係無得輸!聽過The Pure之後我以後都不敢在家聽The Time Machine了,因為時間機器亦不能帶我回到煮酒當天聽The Pure播此CD的一刻!

最后编辑whaudio 最后编辑于 2017-03-27 10:31:12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15#

回复 8楼dongboli的帖子

广州暂时还没有经销商,很快会有
whaudio 发表于 2017/3/26 9:45:21

等广州有试听后去听听先。
TOP
16#

廠方稱The Pure所用的號角式高音單元為0.75吋超高音單元,負責重播4KHz至30KHz這段高至超高頻;6吋Fostex闊頻寬驅動單元不經分音器,輸入訊號直接驅動,能響應高於4KHz及低至100Hz(-3dB,自然滾降),又稱10吋紙盆低音單元為內置700W功放的超低音喇叭,負責重播100Hz以下頻率,但於150 Hz仍有可聞的音量輸出。換句話說,高/中與中低/低兩個交接區域有較多的重疊地帶,與一般三路分音揚聲器的設計有頗大的分別。

    從聽感上亦能反映出The Pure的聲音特色與傳統三路分音三單元氣墊式揚聲器(如YG Acoustic HaiIey)截然不同。重播古典音樂,我覺得Hailey的3D音場立體層次感、音像的聚焦力與大小比例感,重現錄音現場的空間感,這幾方面表現都會比Einstein更優異,甚至可視之為同類型設計的最佳示範級。我在大象行聽到的The Pure的音像/音場廄不是Hailey的模樣,音像件頭大而邊緣不銳利,壯閎的音像/音場不是向喇叭後面延伸,相反,是在一對喇叭之間向前傾。要盡情發揮Hailey的3D音場/音像表現,用家必須把Hailey的面板擺離後牆約5呎;假如聆聽空間有限,ThePure的面板擺離後牆3呎已可以,喇叭盡可能拉闊來擺造出闊大的音場感,再微調其超低音的分頻點及輸出音量,應已可以讓The Pure 大展拳腳。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17#

The Pure重播古典音樂亦可使我感受到The Source+The Preamp+The Poweramp三台機的音樂感染力,只是稍稍加入了horn咀高音的能量感,令銅管樂聲更具穿透力感,鋼琴聲有更強烈的鏗鏘感。由於氣墊式低音全無聲箱共鳴聲,cello聲少了一浸添加式箱聲,感覺音準更似我在大會堂前排座位聽到的cello聲音,像馬友友/KathrynStott合奏的《Songs from the arc of life》 CD,鋼琴聲、cello聲與堂音均具有置身音樂廳的現場感,喜歡聽乾淨無添加鋼琴聲與cello真聲的樂迷,一定要抽空到大象行聽聽Einstein The Pure。

    我在家中曾玩過左、右聲道用獨立超低音喇叭(Mordaunt Short旗艦)承托PMC MB2喇叭,可是無論如何也弄不好兩者的連貫性,假如超低音喇叭離開主喇叭,相位連貫一致更不可能實現,The Pure上半截聲箱與下半截的有源超低音喇叭的連貫性十分自然平順,好到完全聽不幽是二路書架喇叭+超低音喇叭,聽不出有駁口位,兩者銜接極自然。
    此刻的我真有點心動,因為家中的KEF Reference207/2在低頻方面(100Hz以下)的傳真度明顯不及ThePure.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18#

煮酒论英雄(三)之清新悠揚的音樂表達力
文/ George Fung
德國著名膽機品牌Einstein Audio近年銳意發展膽前級膽後級功放,甚至是原子粒合併CD訊源The Source和唱頭放大器,獨獨缺了喇叭,亦令筆者非常好奇,究竟老闆VolkerBohlmeier幾時先肯研製一款能與功放產品匹配的喇叭,讓Einstein Audio一家齊齊整整,下次再出show就無需再向其他廠牌借貨,因為喇叭是全套音響系統裏,唯一能發出聲音的換能器,亦是全套糸統的靈魂所在!最近主編Sam哥電召,提到Volker終於的起心肝,發奮圖強,找了一位近代高人研製出一款名叫The Pure的半有源揚聲器,而且有不少獨具創意的巧思,無論是單元的選用、單元的排序,分音器的設計,可調校的分頻點和超低音的輸入增益,都有Einstein Audio一貫大膽原創的精神。

    
The Pure是一對3路分音3個單元設計的密封式聲箱喇叭,高音單元是日本Fostex FT96H號角超高音單元,原料是天然的鋁鎳鈷(Alnico)磁鐵,鋁合金造的子彈頭,頻寬響應由4kHz至33kHz;中音單元是6.5吋的Fostex F168HR中音單元,振膜是石墨綿納米管造的質材,箱體是堅国而厚重的鋁合金板所構成的,向後傾斜7度,前障板以阿加力膠加固及經拋光處理的面板,既觀仔又有型;低音單元是以ICE Power(700瓦)D類放大驅動的主動伺服的10吋超低音單元,箱體設計走實而不華的包浩斯( Bauhaus)風格,偏向寬障板和修長扁窄的箱體。分音器由德國資深喇叭設計師Dr Karl Schuemann設計,走最簡單直接的設計哲學,6dB/First Order號稱是最線性而純淨的分音器,力求做到最平順線性的聲音,事實上The Pure確令我想起了號稱失真最低的靜電喇叭Quad ESL和MAGICO,甚至是Audiomachina,共同的特質是低噪而純厚的音質,近乎自然而栩栩如生的逼真聲。

最后编辑whaudio 最后编辑于 2017-03-31 10:56:54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19#

清新活潑樂韻悠揚
    筆者曾評鑑及聽過三款品牌的喇叭品牌,印象最深刻是MAGICO,分析力超卓,若配搭得宜,絕對可以聽到更多的音樂化重播,但因效率較低,不易服侍,除非有高功率大電流輸出的功放後級助陣,否則不易達到理想的效果。相比之下,Einstein Audio-套西裝配搭的情況下,ThePure令我從過往聽過而熟到透的錄音中,發現一些被人忽略及遺忘的細節。例如Peter Rosel彈奏的鋼琴小品集(Kings International)  ,Rosel彈奏貝多芬的給愛麗絲)(FurElise),晶瑩剔透的琴音粒粒清,但有肉地而具彈跳力;再播Jacqueline du Pre拉聖桑的(天鵝)和巴赫的管風琴與大提琴奏鳴曲( EMI Toshiba),Du Pre運弓的力度和陰陽變化,均有細緻的交代,中低頻厚而不肥膩,絕無死實,更加無one note bass,低音線條明確有力,起伏得來有彈性,鋼琴和大提琴的交融都有和諧的效果,絕對是悠然自得的音樂性,不會有半點令人神經繃緊的效果…,

    再播放國內小提琴家寧峰的新專輯Appassionata( ChannelClassics)  ,中高頻不暗啞,伸延力良好,當播放Waxmen的CarmenFantasy,樂團和獨奏的比例台乎正常現場聽到的比例,視乎能否正確控制的大小,以及調校好號角超高音單元的輸出電平,Fostex中高音單元最大的特色是有很豐富自然的共鳴音色( harmony)  ,尤其是在音樂表居關鍵的中頻,能把人聲,各種樂器,如小提琴,吉他,木管,銅管及敲擊樂的,形體body感很真實的重現。尤其能很鮮明的表現小提琴,結他多汁有肉地,濃厚的松香味及甜美溫馨的音色,因此當聆賞Alnico號角超高音單元時,可以享受到自然,厚實,及甜美的音樂。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20#

古董高音單元一般也是使用Alnico磁鐵,有的是號角,有的是紙盆式或其他型式,高音響應在20KHz,甚至只達15KHz,但Fostex FT96H號角超高音單元能夠去到33kHz;而現代喇叭用的也是人工磁鐵(或合成磁粉),較高級的用鋤或其他稀有金屬如Beryllium(鈹膜)  ,型式主要是軟半球或硬金屬凸盆,有的高音半圓金屬凸膜單元甚至可延伸至50KHz,古董喇叭高音單元因採用高效率設計(100dB/1 m/1w以上)  ,最大的好處是在中小音量時,就能靈敏因應音樂高頻的起伏訊號而不失真。因此,在實際聆聽音響時,無須將音量扭大就有足夠的高音;相反現代高音單元因效率低,在中小音量下高音的音量少得可憐,常常必須用很大的功率去推高音,才有足夠的高音能量,而後級功放在高輸出功率之下,失真會明顯提高,所產生的高頻音樂也比較不自然,缺乏寬鬆的質感,並且在長時問聆聽時易感到疲憊。

音响是为音乐服务的 [url=http://www.whaudio.com]
关注威信公众号:weihongaudio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