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象祠记》:
王阳明是杰出的学者,也是著名哲学家,是中国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心学,提倡“心学”,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专心儒学,“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求诸事物,其学识影响巨大。著有《阳明全书》。工文章,善书法,书法多以行草为主,师法王羲之。流传作品有《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等。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传习录》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学说的集大成者。
正德三年春,王阳明经过长途跋涉才至贵州龙场。这次贬谪对他来说是个打击,然对其思想的转变十分重要。龙场在贵州西部万山丛中,虫毒瘴疠,与苗裔为邻。王阳明在这种环境中独悟格物致知,乃以默记五经之言征之。
贵州宣慰使彝族土司安贵荣闻先生名,曾使人馈米肉,又重以金鞍帛马,俱辞不受。但请王阳明为象祠作记,却欣然命笔。黔西水西苗地有灵博山,上有象祠,这是苗族人禋祀之祠。王阳明以象祠之肇之渊源,抒发了一通风俗教化的道理。阳明为此文,文笔优美,文意深邃。该文收入《古文观止》。
王阳明书写本幅时只三十七岁,以草书书写,草法娴熟,笔力奔放昂扬,使转顿挫皆极有法度,字形变化多端,线条遒劲多姿,是王阳明传世草书的精品。
王守仁《象祠记》卷 纸本 草书 30.9×700cm 正德三年(1508)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