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醉了!醉了!真的是醉了…… [复制链接]

查看: 69300|回复: 68
31#



这款ATC什么型号?貌似之前没看到过哦
TOP
32#

试试找英国小厂的LFD 的合并机推推harbeth音箱,据说非常适合,这个LFD,以前昌业代理过,现在只出几个产品,连网站都没有做好,关键是每部机器都是老板兼设计师自己亲手做的,价格不便宜啊,样子小小的,和传统的英国机器没有什么两样,做法非常传统,没有遥控,没有解码,没有耳机放大,连接线柱都是靠得非常近的,用香蕉插头的喇叭线就比较保险。就是这样的机器还上了stereophile的榜单。
用过,品尝过的才敢叫好!
TOP
33#





印象深刻的好声系统——具有合适声压、音乐氛围、感人魅力的音响系统

       走进这间展房给我最大的不同感受则是:他们展示的音响器材都是在用大小合适的声压来播放古典音乐的,音乐氛围很好、很浓郁,连带
李榜 发表于 2017/4/12 12:07:56
很想现场聆听
TOP
34#



       2017 年 9 月 15 日,在 KEF 的这个展房,本想多拍几张产品参展方代表的正面照,但没想到此英国老兄竟然是“羞羞答答”的,虽然他已意识到我正在给他拍照,却愣是不看镜头这里,我端着相机足足等了十几分钟最终就拍了这一张像样的“侧面照”……
        真没想到堂堂大英帝国也会有这么腼腆内敛的男人噢……

      展房内正在演示的是
LS50 Wireless 有源音箱,播放的是维瓦尔第的室内乐作品《四季》,音乐优美动听,旋律优扬舒缓……
      播放的音量(
声压)不大不小,与这间展房的体积大小与观展人数正好相匹配;若说的再直白一些:音量大小适中且略微偏小一点……

      其实,这个音量与我的听音习惯与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
      
      时间穿越到 2016 年11月18日,还是在这同一间展房,演示活动刚结束我就来到这里,
LS50 Wireless 有源音箱还在那里开声高唱,其音量之“大”就像城管执法车上的高音喇叭一样响彻云宵,我在此展房只站了一下脚,连一张照片还没来得及拍就马上闪开了,生怕这超高分贝的音量把我的耳膜给刺穿了……
      十个月之后的今天终于赶上、并且目睹了由厂方代表英国人所调控的 LS50 Wireless 有源音箱的声音表现,并再次印证了——动听的音乐、合适的音量,才能让人愉悦和感动;而非是一味的响亮震憾,让音乐都变成刺耳穿心的噪音了……
      
      还是去年那句话:越是大品牌、大公司,音响开的声音也就会越大,否则好像不足以彰显品牌与公司的“高、大”实力一样……
      Hi-Fi 音响在中国大陆推广普及已有二十多年了,现在看来连基本的“音控的艺术”都没搞清楚、弄明白,真是令人遗憾和唏嘘不止!
      不过实话实说,相比于去年的音响展,今年的音响展整体来说,Hi-Fi 器材展房的音量已明显没有去年那么“大”了……

       诸如 MUO 蓝牙音箱、LS50 无源音箱与 LS50 Wireless 有源音箱及 Blade 旗舰音箱,以及真力(GENELEC)的 G5 与 8351 有源音箱与雨后初晴(Harbteh)的 P3ESR 无源音箱,它们简约明快的设计风格,绝佳的箱体尺寸比例与过度衔接均美仑美奂,且无论从那个方向都看不到箱体设计的“死角”……
       甜美、
温润、饱满、平衡且音乐性十足,皆是上述产品共同的声音特点……

       音响行业中能把声音做好,同时又真正能把产品做的像“音响艺术品”一样的不多;在我的耳目里,这些产品可谓实至名归!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17-11-23 20:46:27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35#


                    

       到底要不要写这篇观后感,其实我已是考虑了很久、很久……
       最后想想还是写吧!毕竟是为了大家好!也是为了这个圈子好!
      
       已连续好几年了,每次音响展上,丽磁西电音频工作室音响(箱)的声音都是开得很“大”,且已“大”到在房间中都待不住人的地步了……
       相比往年,今年音响展上其音响的声音算是开得有点“小”了,但我还是觉得有点“大”……
       令人不解的是:音响的声音都“大”到这种地步了(也可能是我耳朵的“抗压”能力太小了吧),难倒天朝各地的经销商都听不到?发烧友、专家及媒体都感受不到?……
       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一片沉寂、失声……
或许,见面一听还是:好!好!好!妙!妙!妙!……

       故,年复一年了,它还是如此依旧的这般“大声”的响彻着……

       从事高雅文化这项工作的人们应该晓得:
       音响音乐与城管执法车上的高音喇叭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前者追求“动听和感人”,故,其
播放的音量(声压)大小,要与这间展房的体积大小与观展人数相匹配;
       而后者的要求就是要“大声和震撼”!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唉!非要在这里逼着让我这个本是内敛本分、一见到生人说话就会脸红的老实人去做这种“糗事”、捅这层“薄纸”呦……
       唉!想想都很“悲摧”啊……

       凭心而论,我对丽磁西电音频工作室还是充满着敬意的——执着的追求与不懈,开发设计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音响产品给发烧友……
       大陆的发烧音响市场起始于 20 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故,那个时期的音响圈中人大家都彼此相识……

       依目前的国产胆机(即:电子管功率放大器)市场而言,“真正把胆机当成胆机”来设计制作的厂家不多,而丽磁算是其中的姣姣者了……
       除了把胆机应有的技术指标做好、做到位的同时,丽磁却是少有的、执意要把“胆机”独有的声音特点给保留住、并完美的再现出来的胆机产品之一!
       以当下的国产胆机市场而言,要想找到、拥有最具有“胆味”的胆机产品,或许丽磁是最佳的不二的选择!
       ——
甜美、温暖、宽松、饱满”,这种具有“古典胆味”的胆机声音,或许只有丽磁还在执着的坚守着……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17-11-24 20:29:45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36#

用心的评论,要给个赞
TOP
37#








能听见声音的封面
       总共有122本《Stereo Sound》杂志的封面照片都是安齐吉三郎拍摄的……       安齐吉三郎:在拍摄时不能一开始就想着往那儿对焦,而是必须凝视着制品,全神贯注地聆听其声音,然后自自然然地按下快门。我就是如此拍摄作品的。
       就这样,由第二期的SME唱臂的封面开始,我就和Stereo Sound结下了不解之缘。唱臂的曲线,像是一颗迎风摇摆的花草,正在向着天空伸展。这从常识上来看,制品的上下似乎是颠倒了过来,其实我是有意识地那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产生出震惊的效果。
       在进行封面制品的摄影时,我给自己订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要让人一眼望过去,就能感受到制品的生命力,感受到制品要表达的信息。因为摄影的对象是器材,稍不留神很容易变成制品的样本,所以我经常都要提醒自己,拍出来的照片一定要让感觉到,像是听到了制品发出来的声音似的。
       一定要制作成“让所有热爱音乐的人士,皆可以听到声音的封面”。
       ——以上摘自日本《Stereo Sound》杂志第 150 期 P161.

       专业音响杂志,无论是大陆的,还是台湾、香港、日本、美国、英国的,它们均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和闪光点”,读者都能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养分……
       日本
《Stereo Sound》杂志有两个地方非常吸引我:一是它有着“天人合一”的音响观念与精致高调的器评理论;二是它的产品照片拍的真是太漂亮了!太诱人了!而那漂亮、诱人的照片让本是冷冰冰的、静态中的产品,仿佛一下子拥有了生命和灵魂一样,每每翻阅杂志时都像是在与您对视、对话一般……

       在我的音响历程中早已深深地感受和明白了一个道理,即:其实每款音响器材都是拥有“生命和灵性”的……
       二十年来,对此我一直是深信不疑!
       只要您的声音诉求很明确(这是前提,非常重要!),并不断地、持之以恒的朝着这个方向去调整、调校,最终每款音响器材都会往您所追求的声音目标去靠近的……
       就像花匠与花卉一样,只要您给花卉浇灌和阳光,那花卉给您的回报便是翠绿与鲜花……


极富动感且性感十足的照片……
       我尤为喜爱广州骆先生(rokey2)拍摄的音响展及音响产品类的照片,可谓“极富动感且性感十足”!

      
       本是属于静态场景的音响展照片,骆先生硬是把它拍得充满了鲜活的动感,让人很容易动情地投入到照片中去,仿佛就置身在照片的现场中一样……
       骆先生的
构图与视角均非常独特与绝妙,通过虚实迷幻的拍摄风格与手法,让本是静态冰冷的音响产品即刻增添了美感、内涵与意境,仿佛像是一位穿着薄纱长裙的少女,若影若现、婀娜多姿……真是性感之极!
      
即使拥有不了照片中的音响产品,然而单是欣赏照片中的音响产品就觉得是一种“使用享受”!
       唉!美哉!足矣!
      
      
照片拍的真是很性感!性感的令公男们陶醉迷恋、意淫忘我……
      
每每看到这些内涵意境绝佳的一幅幅照片时,我都会被这些照片及照片中的音响产品给深深地吸引,并彻夜难眠……

韵律感好、
跃动感强的音响系统……
       每次去骆先生家拜听音响音乐,他的音响系统声音都会有一些变化,而且都是“稳中有升”的变化……

       韵律感特别好!
       无论是听人声与
弦乐、还是室内乐与交响乐,它对音乐的诠释均非常有“内涵与深度”,能让听者很快、很容易地走进音乐之中,又仿佛能“看到”音乐好像是由两只音箱之间后面的一群演奏者在演出的一样……
       音乐很有情感和灵性……
      
                    
       这么有“情感和灵性”的声音表现,我只在十多年前广州邓羽新先生的 SCM-100 音响系统上听到过,还记得当时的整个身心都被彻底的感动、仿佛被融化掉了……

       跃动感很逼真!
       俗话说:千金难买重低音!但我则要说:万金难求弹低音!
       当低频的质感、细节、延伸与量感都达标之后,最终最难求的就是“有弹性的低频”了!
       只有当低频具有了“弹性”之后,乐器的再现才会显得更加的真实自然、扣人心弦……
       只有当人声和乐器具有了“弹性”之后,整个音乐的表现才会更加的动情感人、栩栩如生……
       这套音响系统的“弹性”表现很好,既不夸张,也不弱小,而是恰到好处……

       骆先生的器材选配与声音调整方向均很明确,跟他玩摄影的思路是一样的清晰淡定……
       音箱摆位,脚架调整,音箱与脚架之间的粘合物选择与使用……
       器材架的设计与制作,填充物的选择与量化,板材与铁架、铁架与地面墙面的结合……
       ……

       这是我听过的最好声的音响系统之一!
       这也是我听过的最让人有“聆听欲望”的音响系统之一!
       “Naim 功放+CD 机+ P3ESR 音箱”也是我听过的最佳器材搭配之一!
      
       会画画的就一定能成为画家?
       拥有了单反数码相机就一定能成为摄影家?
       拥有了一线品牌的音响器材就一定能出好声?
       ……
       拥有了“
Naim 功放+CD 机+ P3ESR 音箱”这套器材组合就一定能出“韵律感好、跃动感强”的声音吗?
       ——那就看您有无清晰明确的音响主张与声音诉求了……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17-12-13 10:50:06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38#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39#


              儒雅!儒雅!还是儒雅!
    “在70年代,喜欢邓丽君的香港人大多是比较成熟的阶层。
      邓丽君第一次到香港是1969年12月27日。
      岸西说:邓丽君到香港之前,国语歌曲正在香港走红,代表人物是台湾的姚苏蓉、青山和尤雅;当时的香港人认为粤语不上台面,香港本土的音乐人也以能够创作国语歌曲为荣;那也是香港经济开始崛起的年代。  
      岸西说:香港人心中有三个著名的歌女形象:周璇、邓丽君、梅艳芳;邓丽君是香港人记忆中‘国语时代’最后的歌女。”

      港地(粤语)歌曲真正开始流行应该是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年代;简单的讲,中国大陆超过95%以上的进、出口贸易都是经由香港落地的,可想而知,真是应验了当下的那句网话:躺着都能中枪;也即:躺着都能发达!正因为如此,在经济发达的同时,香港本地的所谓“港地(粤语)歌曲”也就顺势“占领”了整个大陆文化市场,且是一路“势如破竹、势不可挡”……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又三十年河西也”,港地(粤语)歌曲由当时的“不入流、不上台面”,发展到能充溢整个大陆文化市场,除了歌曲本身之外,其政治、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才是更重要的决定因素!

      港地(粤语)歌曲在大陆“推广普及”的这二、三十年,的确曾经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歌曲和歌手,这一点的确应该值得肯定和赞誉;然而,就整体来讲,港地(粤语)歌曲多是给人以“无舞不唱、音效过重、场面威猛”的感觉,也即:韵味、内涵明显不足,令人回味的地方太少……

      “当下的时代,创作人都喜欢用电子合成器去编制歌曲,清一色地炮制出生硬而没有感情的音乐;对于喜欢音乐的朋友来说,这样简直是个折磨!我喜欢以前的音乐,因为那些音乐比较和谐以及充满感情,听起来容易有共鸣。而像区瑞强这些崇尚自然的民歌歌手,活像是繁嚣噪音之中的一点清泉。“

      是的,区瑞强这张CD唱片专辑,无论您是正襟危坐去听,还是当背景音乐去听,他都好听极了!舒服极了!其歌声既养耳、又养心,令人百听不厌!
      能把港地(粤语)歌曲演唱得这么有味道、有情感、有内涵,无论是歌曲、还是人声都被演绎的如此“儒雅”之极,且令人回味无穷……
      能把港地(粤语)歌曲演唱的一点“港味”都没有了,在我看来,也只有他区瑞强有如此能耐!

      难!难!难!在“猛男型、重音效、重舞轻唱”所主导的音乐舞台,仅靠几把吉它等简单的乐器伴奏来演唱、并能博得听者的共鸣,只能说他区瑞强靠得是"真功夫、真情感、真投入!"
      本 CD唱片专辑中的首首歌曲都非常好听,尤其是:1、信;5、偏偏喜欢你;8、童年时;14、今夜真情;16、二人世界;…… 这些歌曲可以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17-11-28 21:13:08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40#





音乐相伴又见证了音响发展变化的轨迹             

       1994年9月,由深圳极典公司去广州参加每年一度的秋季广交会,参展期间忙里偷闲,去广图公司海选CD唱片时看到了这张《CARPENTERS》(卡朋特专辑)CD唱片,当时没犹豫就立即拿下了。
      为什么这么果断就拿下了这张售价150多元的CD唱片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可谓是一个“流行音乐”的饥渴年代,而成方圆抱着一把吉它、用英文演(翻)唱的外国流行歌曲专辑(磁带)曾经红极一时,藉此也为成方圆赢得了一方荣誉。
      当时一盘国内原版歌曲磁带的售价约为8~10元,进口原版录音磁带的售价约为10~15元,现在看来真是“小菜一碟”真是不值得一提,然而当时国人的月平均工资也就40~60元左右,由此可见,当时玩音响听音乐真可谓是“高消费”啊!好像远比当下买一台大彩电都要难上很多……        
       成方圆
80年代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为国家一级演员,真正的实力派歌手;
       当时我也拥有这一张成方圆的独唱专辑(磁带),且也是每天必听的歌曲磁带之一,故对其中的每一首歌曲都耳熟能详;通过翻看一些资料得知,成方圆大都演(翻)唱的是当时在美国如日中天的“卡朋特”的歌曲,由此也就从心底里暗暗记下了“卡朋特”这个艺人的名字……   故,等若干年后在广州看到“卡朋特”的歌曲专辑CD唱片时,兴奋之余,肯定是要立即拿下了!

       这张
《CARPENTERS》(卡朋特专辑)CD唱片非常好听,卡朋特的人声密实有光泽且充满磁性,张力十足又略含矜持;其低频乐器的伴奏更是令人兴奋和陶醉——起落有致,爽朗迅捷,节奏感好又富于弹性……
      然而,在拥有使用这张CD唱片的过程当中,也见证了无数款器材与搭配的声音表现,从侧面也见证了整个音响工业发展变化的轨迹……
     早期的器材与搭配(无论是进口的或国产的),人声多半是显得有些吵闹、不耐听,低频则是显得有些浑浊、拖沓……
      第一次听到好听、耐听的人声,尤其是听到“
起落有致,爽朗迅捷,节奏感好又富于弹性”的低频表现是用“象牙一号“ 音箱,当时很多人都被惊呆了……

      这些年来,音响产品的进步主要是体现在音质音色上,体现在质感与细节的表现上,体现在低频的延伸、质感与控制力上……
      如今再来听这张CD唱片时,或许很容易就能获得音质的美感与声音的舒适度……
      然而曾经的过去,或许真的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我时常暗自感叹:当下的人玩音响听音乐真是很幸福啊!
      正是由于音响器材的音质大都进步了,故,器材与搭配其获得好声与感人的机率也就大为提高了……





最后编辑李榜 最后编辑于 2017-11-29 21:19:58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