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音乐唱片
»
2017年1月18,19日东艺现场:Gatti与RCO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13209
|
回复:
7
2017年1月18,19日东艺现场:Gatti与RCO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361547
精华
13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Kelvinwuchina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89
积分
16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9-23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1-25 12:27
|
只看楼主
RCO0.jpg
(167.55 K)
2017/1/25 12:50:04
RCO1.jpg
(169.02 K)
2017/1/25 12:50:04
RCO2.jpg
(146.41 K)
2017/1/25 12:50:04
RCO3.jpg
(174.16 K)
2017/1/25 12:50:04
RCO4.jpg
(156.32 K)
2017/1/25 12:50:04
RCO7.jpg
(157.85 K)
2017/1/25 12:50:04
RCO5.jpg
(153.39 K)
2017/1/25 12:50:04
RCO6.jpg
(150.93 K)
2017/1/25 12:50:04
记得8年前,在阿姆斯特丹错过了一场阿格里奇和RCO的演出,让我痛到现在,如今这个传奇的RCO---皇家音乐厅乐团来到了上海,由刚上任不久的艺术总监Gatti指挥连演两场。
第一场,上半场是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下半场是布鲁克纳第四“浪漫”。
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由简尼·杨森担任小提琴独奏,初次接触到简尼·杨森,是在维瓦尔弟《四季》的唱片上,令我印象深刻,难于忘怀,之后虽然又买了几张她的唱片,但感觉始终不及这张《四季》那样有画面感。她的琴声圆润动听,音色变化丰富,是非常有魅力的小提琴家。贝尔格是维也纳学派三杰之一,12平均律无调性序列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他最后的作品,虽然是受人委约之作,但却是因为他年仅18岁的忘年交(马勒的遗孀艾尔马和包豪斯创始人所生的女儿)的去世,作曲家悲痛欲绝的感情宣泄。在现场演奏的不多,在中国就更少了,但这是贝尔格的经典之作,作品在无调性的序列音乐里通过将相对固定的序列次序的调整甚至省略,使无调性的音乐听起来具有调性的特征,另外再加上对传统民歌和巴赫康塔塔动机的引用,增加了浪漫主义的情怀。杨森的演奏偏于浪漫,音色非常漂亮,加上丰富的音色变化和优雅的揉弦,少了撕心裂肺的痛楚,尤其乐曲开头的空弦演奏,太赋予色彩了,空弦的运用往往是呆板的象征,象征着作者被噩耗打击得完全惊呆了,处于无意识状态,虽然我不是太熟悉这首乐曲,但总觉得杨森演奏得过于唯美了。反倒是乐队,演奏时极度收敛和克制,五脏聚焚的痛苦完全深埋于心底,想要爆发,却无法爆出来的感觉。返场杨森演奏的是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第二首帕提塔中的萨拉班德,优美细腻,那种欲言又止的情感,令人感动。
下半场的布鲁克纳第四“浪漫”,到了乐队show off的时候了。Gatti以前不是很熟悉,看了他任RCO总监后首次亮相的视频里,从RCO总经理手里接过指挥棒的仪式还是相当隆重的,只是觉得他有点老态龙钟。今天在东艺见到他,还是很有活力的,只是他的风格偏于稳健。Gatti演绎的“浪漫”,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对乐队的控制力,每个声部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乐队的平衡非常好,铜管是圆润典雅的欧洲声,极其收敛,木管声部音色纯正,优雅飘逸,各种音色都能很好地调和在一起。而弦乐却能量十足,声音厚实,足以和强大的铜管声部抗衡,乐队各声部的呼应都相当到位。记得去年五月费城交响乐团来东艺演的也是“浪漫”,但当时感觉弦乐虚弱无力,铜管把弦乐完全给掩盖了,美国乐队的铜管实在是太强,经常只顾自己狂飙。第二乐章中中提琴声部的轻响转乘演奏得宛若一人,简直就是同呼吸,共沉浮,每个声部的表情起伏完全掌握在指挥的手中,感觉就像是Gatti有意在卖弄他对乐队的控制力。整体演奏的速度似乎偏慢了一点,但每个声部的每个细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和费城交响的演奏相比较,要精细很多,如果现场录音制成唱片的话,说不定就是一张天碟。如此完美的演奏,一定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就是太过于四平八稳,缺少一点点节奏上张弛收放所带来的dramatic.
第二场,上半场是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和《大海》,下半场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这场的演出感觉比之前这场稍稍差了点,主要是输在气氛上。虽然乐队控制得很好,各声部的呼应以及音色的融合都相当出色,但乐队的整体音色过于厚重,不够飘逸,节奏过于规整,缺少了印象派特有的那种琢磨不定的神秘感,另外,作为重头戏的木管相对于弦乐感觉文弱了点,整体音色过于温暖,似乎也和印象派音乐不是很搭。《大海》第三乐章弦乐甚至有些凌乱。至于下半场的《春之祭》,我中场休息时在想复杂的节奏和织体对RCO来说都不会是问题,只是这么文雅和温暖的声音演奏《春之祭》会是什么效果呢?开场大管似乎第一个音吹高了半个音,虽然马上纠正,但已经带出了一个奇怪的引子。出乎意料地,乐队以另一种音色呈现出来,略显强硬,但还是不够野。虽然万物复苏的繁茂景象呈现得淋漓尽致,但你想要的原始旷野中雷鸣般的爆棚效果那是绝对没有的,就像在放大镜里看到的微观世界,这和我们听惯的由头爆到底的《春之祭》确有很大不同,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返场加演《春节序曲》应景,老外演中国的加演曲目,觉得就是为了敷衍中国观众,其实就是零时抱佛脚的排练一下就上了,没有味道不说,还粗得很。总之,第二场的效果实在是不能和第一场比,不知是否RCO或Gatti不擅长这种曲目,回去后翻出Haitink和RCO的德彪西管弦乐作品的唱片版本,还是相当不错的。
BBC公布的最佳乐队排行榜中竟将RCO排在BPO之前,成为第一,当时我不是太相信,但听了第一场后,真觉得RCO不能超过BPO的话,至少也是有得一拼的,但第二场之后,感觉和BPO还是有差距的。
Kelvinwuchina 最后编辑于 2017-01-25 12:50:04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7/11/24 23:26:3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3209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喝茶听歌打打波
组别
论坛学士
生日
帖子
39
积分
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2-05-09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1-25 22:52
|
只看该用户
膜拜ing...........(此处省略三千字)
一下子觉得自己太下里巴人了....
希望能多些发这种文章,也让我等有机会学习提高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7186
精华
30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shinelb
施奈尔贝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44588
积分
237818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5-05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1-26 10:02
|
只看该用户
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是现代音乐的经典之作。
贝尔格的音乐风格受12音体系影响,也带有晚期马勒遗风。
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尔格晚年创作的,纪念马勒遗孀阿尔玛与建筑师格罗皮乌斯的女儿玛侬。贝尔格创作了这部作品就去世了,他没有听到这部作品的首演。
勋伯格的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尔格齐名,不过海菲兹当年拒绝演奏勋伯格的小提琴协奏曲,今天看来,大师是走宝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2115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ronge911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84-9-11
帖子
468
积分
97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03-16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1-26 13:33
|
只看该用户
RCO又来了啊,5年前在东艺听过郑明勋RCO的勃拉姆斯第二很不错。
Gold Note DS1000--Gold Note PA1175--Gold Note A3XL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61547
精华
13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Kelvinwuchina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89
积分
165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9-23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1-26 17:42
|
只看楼主
回复
3楼
shinelb
的帖子
非常正确!我就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贝尔格就会和玛侬成往年交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07832
精华
4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globezm3
荷塘乐色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312
积分
4705
性别
注册时间
2013-12-27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1-27 10:22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1楼
Kelvinwuchina
的帖子
感谢兄台分享美文!
RCO在许多德国乐迷心中也有重要的位置,下次有机会一定去感受一下他们的现场。
在法兰克福老歌剧院欣赏过扬森的柴可夫斯基小协和门德尔松小协,伊人的演奏确如兄台所言,浪漫唯美。给我个人印象更深的是她对音乐的挚爱,这在她的舞台表现力中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拉琴身姿比较前倾,专注而投入。她和Hilary Hahn哈恩算是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了。
也有在德国听过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春之祭》,在音乐会之前的座谈会上,记得乐团成员介绍这首作品的一大特色是,旋律线时常发生180度大转弯,如同一个人左脸颊挨了一拳,乐曲朝着左边奔流而去,不一会儿,右脸颊又挨了一拳,乐曲又向着右边拐去……比喻之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这首作品在历史上首演时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在那个年代,这应该是一首很前卫的作品吧!喜欢的人超级喜欢,不喜欢的人非常不喜欢。
淘宝店铺:https://shop72315606.taobao.com
荷塘乐色黑胶唱片,与您一同分享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动与美好!
微信号:htyshjcp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8283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wh007007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680
积分
2225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1-11
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2-02 13:29
|
只看该用户
感谢分享,小城市只能羡慕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6198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gxeasy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334
积分
2049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02-06
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9-09 12:23
|
只看该用户
感谢分享,可以带单反进去?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