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问各个厂牌录制的古典歌剧特点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查看: 17432|回复: 28
1#
请问各个厂牌录制的古典歌剧特点是怎样的?

我的初步印象是:DG公司的录制的歌剧似乎更对路子,但是又觉得DECCA更HIFI,EMI号称百年老店,自六十年代以降整体实力有所降低。另外,菲利普公司、美国两个大牌ARC、CBS的歌剧录音特点是什么?

这里只讨论录音特点,音响音乐效果,不涉及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团之类,而且只想了解古典歌剧。
分享 转发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2#

曾经听过一个说法:DECCA录制的歌剧最好,DG公司录交响乐最棒,而菲利普公司录的室内乐则是最佳。此说法有无根据,有多少人认同?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3#

歌剧录音先看歌手。。。在50-70年代,各大厂家均有优秀的歌剧录音。
TOP
4#

歌剧录音先看歌手。。。在50-70年代,各大厂家均有优秀的歌剧录音。
玄英閣 发表于 2016/12/29 18:51:09

我觉得也是这样,好像听过一个讲法认为在华纳大一统时代之前的EMI/Virgin是歌剧制作实力最强的,因为名歌手齐聚一堂,而且录音上也非常舍得下本钱搞录音室录音。而DG这十年好像一直奉行不搞录音室制作的原则(不知道相关政策是不是也适用于Decca),所有的歌剧制作均为现场录制音乐会版本或者歌剧演出的实况进行修剪,远没有过去制作的那么考究了。
最后编辑chrisspher 最后编辑于 2016-12-29 19:34:27
TOP
5#

不是说近十年,而是说自立体声时代至八十年代初期所谓的古典音乐鼎盛时期。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6#

楼主就是想了解一下各个公司歌剧录音的风格特点吧。
我听得少,主要是来围观的
其实我也更倾向于先看演出阵容,有的录音非常优秀
但歌手阵容非常差,只好一声叹息
TOP
7#

录制歌剧是一个烧钱的事,越是宏大的歌剧越是体现唱片公司的实力。涉及的大头成本:一,演员阵容,除了核心主演,更多的群众演员的工资、服装都是巨大的投入。二,是场地的租赁,适合录制声乐的场地是有限的,场地剧场的租金比较高昂。三,如果是现场演出,还需要大量的舞美剧务,涉及人员的费用支出是相当多的。第四,签约乐团的规模。。。

从这里看出,PHILIPS录制的歌剧是比较少的,究其原因,其实力在这些唱片公司中是最弱的,手里的乐团也就一个圣马丁和阿姆斯特丹是御用的,编制就小,进行大规模大部头大编制的能力就弱,所以,PHILIPS基本在室内乐这个领域混,当然也出版了很多经典录音。

歌剧录音,DECCA和EMI还是最强。。仅仅是从出版实力来讲,至于录音好坏,见仁见智。
TOP
8#

最近在收RCA出品的歌剧, 阵容和录音都上佳
TOP
9#

回复 7楼lzyyj的帖子

飞利浦录制的歌剧很多。。。70-2000年代,他们计划录制威尔第歌剧全集,已经快录完了,结果倒闭了。最后出版的一部是法语版的《耶路撒冷》。然后decca非常幸运的用了飞利浦的版权和自己的一些录音合成第一套威尔第歌剧全集的立体声版,当然有几部法语剧他们没有录,因为不肯烧钱吧。
TOP
10#

回复 9楼玄英閣的帖子

是计划Gardelli和Luisi一起完成的吧
是挺可惜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