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光流水二十年--我的DIY入门伟大经历及珍品介绍...... [复制链接]

查看: 23104|回复: 33
11#

期待下文
TOP
12#

1厅5房,F兄当年在家乡已经是土豪啊,哈哈。。。
TOP
13#

一位发烧乡绅的温度曲线……
TOP
14#

话说中学之后报读了相关维修专业,外地读书。家里给每月300元的生活费用,真是巨资!清晰记得饭堂里两肉一素+4两饭是3.6元(若要鸡腿是3.8元),一肉一素是2.8元。我经常是一肉一素,这样一星期下来就能节下10元左右,够买一盒正版卡带。

由于中学时有了两三年的电子电路基础,功课不怎么费力,甚至指出了科目老师的一些技术错误。年少气盛啊。
轻松拿个前10名,每学期有1百多的奖金(运气好时有2百元左右),真TM不拿白不拿嘀巨款啊。妹子约去开房几十元都舍不得,全部用于买电子元件、卡带等音乐音响东西。为了省几块钱公交费,经常在周末从学校跑步或走路到佛山购书中心(张槎大沙,郊区到市中心),买一两盒正版卡带或一两叠纸质好的白色单行信纸。那个年代,写信与听音乐一样,是重要的精神粮食之一。后来还有一个同学跟我一起跑、听音乐、逛二手电器市场......

上演讲台竞聘演讲做了学校图片馆长(最爽的是直接归校长管可以整泡在阅览室不上晚修啊),看了大量无线电、医学、文学方面的藏书与期刊。直接将大部头上课时看,有时老师看到,拿起来一看内容,直接还给我,不管。到最后一年这几方面书全部看完,几乎到了无书可看的地步。对了。那时阅览室是由我支配的,非工作时间,我开始搬一些音响元件或器材(当然都只是廉价的)回阅览室,与几个也是开始发烧的死党偷偷摸摸的焊电路板、改功放啥的。
只能偷偷摸摸的做,因为学校规定不能随便用电。后来一天一不小心,被主管老师看到了,我们吓得半死,以为东西要全部被没收。没想到她不但没责怪,还很赞赏我们的动手能力。感激这位老师,她姓王。

说到上台演讲、表演,我从开始时的严重怯场(临上场紧张得冷汗、肚痛、头脑轰轰、手足无措),一步步的去逼自己上台,台面经常耻笑一片;到后来得心应手、感受与享受舞台的魅力。过程一言难尽,唯有感激。

90年代的这段求学的日子,专业上学校并没有教给我多少。但是期间一些特别的经历让我受益良多。学校的典藏丰富的图书馆,及校园充满竞争的管理生活,更是良师益友。
不得不提一下:我们学校的影音场所与设施是相当专业、及具规模的。有独立大型的活动中心、卡拉OK室、舞池及专业宏大的剧场电影院(电影院每周六免费播映一次,清晰记得在里面看的吴奇隆版的<<梁祝>>)。全部标配BOSE、JBL专业音响,室内均作了专业的声学处理,均有独立的控制室。效果那是HIFI得不得了,音质那是一流。很多学校、单位,经常借用我们学校的场地,几大巴的人拉过来搞表演、晚会啥的。
那时我们几个跟交谊舞老师(兼影音设施管理员)混熟了,经常坐在剧院十排左右中央的皇帝位,让他播音乐,迈克尔.杰克逊、王菲、别安呀啥的,那效果,哈哈!

之后就毕业了。
开头从事的是手机维修工作。挣钱买了人生第一套音响器材、第一把木吉他、第一台摩托车......这几个爱好,与早起长跑一起,直接影响了我的性情与生活。到现在也仍然保持着热爱与学习,当然更多的,是受益与享受。
中途注册或参加了一些大型摩托长途自驾、音乐音响、文学类论坛的管理等等。21HIFI、基点、HIFI168、影音新时代、家电等就是那时注的册。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6-10-06 17:30:10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5#

扯远了哈。回正题。


之前那个原木音箱是第一代产品。随着省下的加菜、奖学金的积攒,我已经史无前例的有钱。于是某个学期寒假前夕,决心升级第二代。
看看当时遗留下来的相关元件:





准备工作那是相当充分的。
放假前,在校期间狠K了图书馆里的一本<<高保真音箱制作>>。从什么fo值Q值分频点,到尺寸比例单元倒相孔位置,全部K熟吃透了。无数个推卸MM约逛街及开房暗示的夜晚与周末后,确定了最终方案:
1、书架箱。理由:同等价位下,定位、音场、人声比落地箱更优秀。不过重大缺陷是要另做一个脚架,哼哼。
2、二分频。理由简单,分频点越少、声音影响越少,越HIFI,嘿嘿。
3、中低单元采用6.5寸。理由地球人都知道:5-6.5寸,在瞬响与音质的平衡表现上是黄金尺寸,哈哈。


然后邮购了相关的元件。分频器件、倒相管、白乳胶、防尘网啥的,连同假期制作所需的其他电子元件。那个年代只有邮购没有网购,我从电子报、音响期刊里找到的电子元件厂,打款真邮。很前卫了。最关键是,比市面零售便宜N多!
熬到寒假,回家到县城再买喇叭单元,及木板。买木板这个环节折腾得我够呛:先去建材店砍价买好一整块木糠板,然后托到最近的加工店锯成大概尺寸的十几块小板,然后再扛到公交车站运回镇上,再骑自行车回乡下。
最悲惨嘀事情发生了:寒假,临近春节,公交车挤爆,根本放不下木板,司机不让我上车!这个时,又下起了冷雨。。。
后来原路扛回建材店,放一晚;公交车回镇上在同学家借寄一晚,第二天一早,借来雨衣,骑自行车20多公里去县城拖回来。。。


回来以后由于工具各种缺乏,进度很困难。例如喇叭与倒相孔,是问村里木工借来圆凿,一点点的凿出来的。。。
最后当然也就完工了。
喇叭上,早就搜集了一堆厂家资料。对南鲸、澳宁、惠威这些单位可谓早已YY数月、口水满地。但是钱包的关系,开始时用的廉价的飞乐6.5寸20瓦的中低+2.5寸纸盘高音。功放原来打算用自己焊的TDA2030A推,但发觉声音比较粗,音乐人声不细腻。并且发现这个老飞乐很容易推,于是直接用收录电路板自带的集成电路功放推,效果一流!


翻了一下还真找到了第一代的电路板与卡座机芯,还原一下当年第一代分体音响器材搭配:




直至第二学期,用了这个学期省下的钱,才升级南鲸的单元。
木纹纸也是这个学期才有的钱买的,之前直接祼箱使用。








后来同村几位无线电爱好者得知,流窜过来讨教,按我的方案又做了两对,到2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还保留着这对音箱,还在正常使用。
之后又买来成品空箱,按一样的配置给弟弟装了一对。
那时的喇叭,音色是质朴、真实而耐听的。之后再出来的产品就不行了,声音冷硬刺。弟弟那对被小孩按坏高音单元,前几年买来换上,一开声,味道全无,硬邦邦,扔一边作影院环绕箱去了。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6#

准备晚饭,待续。。。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7#

往事只能回味!
TOP
18#

有得回味是一种幸福
TOP
19#

聽緊譚詠麟個首《霧之戀》,契合樓主此時心態。
QQ图片20161007223409.jpg (, 下载次数:0)

(2016/10/7 22:35:14 上传)

QQ图片20161007223409.jpg

QQ图片20161007223402.jpg (, 下载次数:0)

(2016/10/7 22:35:14 上传)

QQ图片20161007223402.jpg

最后编辑johnchan67 最后编辑于 2016-10-07 22:35:14
相对浓浓的味道,我倒是更喜好淡淡的,而又不会忽略的感受
TOP
20#

精彩!值得回味的经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