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蒋勋的故事
休息了几天,还是决定把第20篇写出来。这篇我们就来谈蒋勋,也谈米开朗基罗吧。
在美术这门艺术里,米开朗基罗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家,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就象音乐的巴赫。关于米开朗基罗的书我看过一些。最有名的是欧文斯通为他写的传记《痛苦与狂喜》。这本书我国20多年前出过简化的版本,是一个小册子。最近几年我国从新出版这本书,包括两本,比较厚的,我在书店看过一下。欧文斯通为什么把米开朗基罗的传记起书名为《痛苦与狂喜》,我思考过这个问题。欧文斯通好象没谈过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这与艺术的意义有关。艺术有什么意义呢?尼采说得很好,因为人类有痛苦,所以这个世界就有了艺术。人靠自我对立而创造。。。。。。
米开朗基罗的画册有很多,我最推荐的是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的一本画册。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留意一下。
下面来谈蒋勋。蒋勋也出了一本米开朗基罗入门的书籍。本来对他这本书,因为是美术入门的,我原来没想过去买。蒋勋写了很多书,并非本本精彩,因为写得多,而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也可以理解。蒋勋写的书基本上都是普及美学和艺术的。他很少写学术研究方面的书,他偏爱散文。因此,蒋勋的书,也有一些争议,不过我认为,蒋勋对艺术有很深的感情。。。。。。。
蒋勋写的这本米开朗基罗主要是介绍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的,也是一本通俗的介绍艺术家的美术书籍。本来我没打算买,但后来看到他自己写的那篇序文,不禁被他打动了。。。。。
这篇序文是蒋勋谈他的求学经历的。在上个世纪70年代,蒋勋去法国巴黎攻读艺术史。有一次,他决定去意大利看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他背上一个行李包就出发了。白天坐车,晚上就在车站和教堂休息。当他去到意大利时,当他看到米开朗基罗的真迹时,他哭了起来。这个时候,旁边有一个老者微笑着递给他一个手帕。那个老者微笑着对他说:我25岁的时候也在这个地方哭过。
这篇序文叫《为美落泪》,看到这里,我也受到了感染,那是被艺术感动了。平时,当大家听贝多芬和莫扎特时,或者是观看画展时,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