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DSD直解及飞秒时钟、硬解软解等问题答用户疑问,谈谈理论到... [复制链接]

查看: 45040|回复: 37
31#

签于最近向我们咨询相关技术问题的用户较多,再放一遍。
      在谈硬解和软解之前,先请大家了解一个概念:解码。[font=Tahoma, He
兰棹 发表于 2016/7/1 10:18:04

通过这帖的学习,对软解和硬解有了一些了解。
我以前理解的软解是通过CPU等模块用程序软件进行运算解码;而硬解是通过分立元件、不需要程序软件直接解码。看来现在的解码其实做法基本一样,都是要用程序软件通过CPU运算解码,如果都是这样,就不存在我是硬解,你是软解(或者我是软解,你说硬解)的忽悠人说法吧?我这样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呢?
TOP
32#

软解硬解,只要技术成熟,都可以有好声音。
TOP
33#

回复 31楼gzcqiang的帖子

硬解软解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这个说法仅仅用于区分两种解码方式的命名而已。由于解码的实质是一致的,用硬、软来区分命名确实很容易造成误解。

最需要纠正的是“硬解一定比软解好”这个观点。
最后编辑兰棹 最后编辑于 2016-07-03 07:12:44
TOP
34#

回复 28楼欢欢乐乐的帖子

这两种方式争议颇多,但一直都存在,存在即道理。

我是chord red reference的用家,它可以将44.1升频到176.4来播放,但在不同系统上,升频和不升频有不同的表现,总的来说升频后比较直白,场比较大,不升频比较温顺内敛,个人还是喜欢不升频的。

如果OS仅仅是为了推高噪声频率,个人觉得有些有些事倍功半,损害良好的听感的因素不仅仅只有噪声,用OS的方式虽然降低了噪声,但其副作用可能比噪声更让人头痛。
TOP
35#

回复 31楼gzcqiang的帖子

硬解软解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这个说法仅仅用于区分两种解码方式的命名而已。由于解码的实质是一致的,用硬、软来区分命名
兰棹 发表于 2016/7/3 6:59:16

明白,尤其这句:最需要纠正的是“硬解一定比软解好”这个观点。 谢谢!
TOP
36#

       时钟对于音质的影响众所周知,但滥用高性能时钟,不一定能获得理论上的效果。

       输入到解码芯片中的时钟有2-3个,影响声音的时钟只有两个,他们叫BCK和LRCK,这两个时钟掌管着数字模拟转换的时机,它们的质量对声音有着很大的影响。

       这两个时钟从哪里来?它们是从前面的晶振来的,你要是用“飞秒时钟”,它自然就是从飞秒时钟来的。

       事实是这样的:在这BCK、LRCK两个时钟和“飞秒时钟”之间,还有一个设备叫“分频器”,它负责把飞秒时钟分频成LRCK、BCK。分频器在哪呢?当然是存在于播放器的cpu、dsp或者FPGA等等芯片的内部。



       关键的问题来了:这些cpu、dsp或者FPGA,他们自身的抖动jitter可不低,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他们本底抖动,有哪个与“飞秒”能沾得上边?


       经过了这些cpu、dsp、或者FPGA,哪怕是超级飞秒时钟也已经面目全非了,你最后得到的BCK、LRCK抖动至少升高到200ps以上,也就是说,抖动增大了几百几千倍甚至上万倍。也就是说,不管你用再精密的飞秒时钟,你最后获得的、决定音质的时钟BCK、LRCK,它们的质量不取决于飞秒时钟本身,而是取决于播放器方案,而目前播放器方案硬件输出的BCK、LRCK,根本就不可能达到”飞秒级“,而且还差得远!

       你花大价钱换的飞秒时钟,因为中间环节的性能限制,根本就没起到“飞秒”的作用,打个比方:水流经了一段污水管后它肯定就变成了污水,
哪怕你在上游用了纯净水也如此。这些事实,那些让你们花大价钱换“飞秒时钟”卖家是不会告诉你的。

       当然,换了飞秒时钟,最终的抖动相比普通晶振时钟会有所降低,但降低并不多,比如一般高品质的TCXO的jitter一般在1-2ps,飞秒时钟的jitter一般在0.2-0.9ps,差距本来就不大,还抵不上温度、电源扰动对jitter的影响,和cpu、dsp、FPGA动辄数百ps的本底jitter相比,实在也微不足道。
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拿“听感”来说事,数字电路不像模拟,数字部分要的是精准,没有那么多的主观成分。


       飞秒时钟也不贵,目前市面上两三百元的价格即可购入,换用飞秒时钟如同更换一个电阻,毫无技术含量,按理说大家应该趋之若鹜才对,但纵观国际上的音频产品却罕有打“飞秒时钟”牌的,理性务实的品牌都知道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做法,在分频器环节上的时钟性能未提高之前,前端用飞秒时钟的商业噱头远大于实用价值。





TOP
37#

有道理!
TOP
38#

顶一下,希望能听到纯技术上的不同意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