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圳的大米的音响系统吸引了刘总编听了2天 [复制链接]

查看: 29314|回复: 86
61#

原帖由 Real 于 2016/3/4 9:13:00 发表
据说:
开盘带是(多轨)经后期处理后(成两轨)产物,商业开盘由两轨母带直接转录,Lp(不作声音调整)还要经过等化机械等转换………
到现在各有优势
开盘必然带存在退磁,对保存更高要求。Lp不使用基本上没磨损。

如由原多轨录音重新处理,和从两轨母带再处理肯定不同,有些东西已经无复原。

商业四轨和Lp曾并行发售,可同版听听…………

对的。补充一下:
多轨母带是真正的母带,如两寸宽度的母带,但昂贵,一般不保存,通常转录成两轨母带之后就洗掉,然后用于录制下一个节目。
由多轨母带经添油加醋合成并转录于两轨母带,但录音带每唱一次就被磁头磨损一次,所以不会把母带拿去工厂唱N次去翻录卡式录音带。
是由两轨母带转录成两轨工作母带,这个工作母带需要不断重放千万次才能转录成千万张卡式录音带,每重放一次效果都会打折扣一次。
不要说声音,重放N次之后的磁带外观都被磁头磨损到惨不忍睹。
而刻录成制作LP的母盘,也是每压制一张磨损一次。
不是LP不好,而是你买到刻制到第多少次的第几张LP,通常只能买到数千以外的制品,假如是第一张LP的话呢,呵呵。
而数码录音“母带”可以保存在硬盘,转录成每一张LP或CD都是来自第一手“母带”,没有必要把数码录音转成的的LP或CD贬低到一钱不值。
所以不要对磁带太过神话,去寻找收藏录制序列在100以内或1000以内的LP吧。
当然,如你能借到原声母带转录的话,当然好过买到第1000张LP啦,但这并不代表磁带好过LP。
最后编辑缘份 最后编辑于 2016-03-04 13:08:21
TOP
62#

回复 60# jacky70 的帖子

老兄在深圳什么位置,方便家访吗
TOP
63#

回复 61# 缘份 的帖子

两轨母带只负责刻黑胶母盘,不需要千万次的。
TOP
64#

回复 62# 正天飞云 的帖子

我家在广州,工作在深圳,深圳只有办公室能响的雅马哈白盆小书架。
TOP
65#

可比的是------------商业四轨和Lp曾并行发售的版本
TOP
66#

回复 59# jacky70 的帖子

音响技术(玩法)有本质上提升,才能激发更大热情啊
TOP
67#

原帖由 Real 于 2016/3/4 13:01:00 发表
音响技术(玩法)有本质上提升,才能激发更大热情啊
  

兄的意思是要创新玩法吧,好,琢磨一下,搞点没玩过的。
TOP
68#

试想:视频投入少少就几好,多点就不错了,大多还要跟性价比,但音频大多是无底洞,没“持久热情”是太没把握所致,,,,,


不信,拿个耳机插入开盘机听听,就知音响重播必需来点新意思(插入苹果手机也行)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6-03-04 13:16:11
TOP
69#

个人觉得不是新意思不新意思的问题,大米的案例也就是是科学发烧的道理,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就是不迷信不盲信,认真对待每个细节,对待器材,不盲目跟风,认真比对认真测量数据,对待环境,也作科学的规划,不是想当然的拍脑袋出点子,这样认真做下来,不说得到100%,十之八九是没问题的,方向正确了,再怎么也有几分。
剩下的热情则是发烧友对音乐的热爱,没有热爱,是不会持之以恒的,这个就和学识和认知有关系了,老师不教同学不提携,只能靠自己。
发烧不是什么大事业,也没啥大旗可以扛,只是人生苦短,以为乐事之一而已
最后编辑无难 最后编辑于 2016-03-04 14:06:11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70#

回复 69# 无难 的帖子

舞男兄的发烧热情几十年不变,更加理智和科学,佩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