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画龙何时能点睛?———关于数码流文件重播效果的忧思 [复制链接]

21#

原帖由 chijiange 于 2015/10/30 13:56:00 发表
可能由于CPU的处理是和时间高度相关联的,音频信号一旦进入了CPU处理后便或多或少丢失了音乐的灵和魂,如正是这样,这个坎看来数字播放器是无法逾越的,也许上帝是公平的,给了CD生产厂商最后一条生路。

有网友提出核心问题在于编码计算。这个观点因为我不懂技术,所以也无法判断其重要性。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2#

原帖由 青竹戴雨 于 2015/10/31 11:28:00 发表
电流与信号的时序不可以打乱,更不可颠倒。这点应该是决定高保真还原的关键。但做到这点事非常非常困难的。光是表面的硬件就不易办到,更何况还有微观内在的时序。
看看现在的器材,无论多贵的,极可能根本就没有这种时序观念。通电都响,但时序不同,声音是完全不同的。
只要是电流和信号经过的地方,都存在时序问题。这也可以解释,同一部器材,只是将里面原件和线材的方向调正确,声音都会很不同。

时序问题是对声音的影响是极大地,时钟晶振的档次对声音的影响就是个例子,而异步usb的原理应该也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传输过程中的连贯问题和时序问题的。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3#

我这几天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优秀的高规格文件,它其实对周边系统的调配更加的敏感。避震,抗干扰等方面烧做调整,在这些文件播放时效果的改变是要明显大于播放cd唱片的。所以我才认为播放载体在很多方面其实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4#

如同数码相机一样,如何在高分辨率的基础上,不失细节的同时画面质感和美感同时提升,着其实也是数码相机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除了硬件(镜头)之外,图像处理系统和芯片也是关键。其实数播产品应该也面临同样的课题,在硬件物料高到一定程度后如何把周边传输,抗干扰等相关内容做好(包括数字运算)。这应该是以后需要继续深入挖掘的方面。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5#

原帖由 kimk 于 2015/11/6 22:49:00 发表
音乐灵魂的话,更适合形容造诣高的音乐家吧。

楼主坦诚不懂技术,又何来对高技术规格的数字音频播放会感觉有龙无睛之感?怕是自身的某一方面自视过高了罢?
(可以想象,就如同一个不懂某个理论,甚至都还没有掌握其理论工具的水平,但非要说出个其“没有灵魂”的所以然来。)有扣帽子之嫌。

  如同歌者,演奏者一样,有相当一部分歌者演奏者技术甚高,不过其演绎的音乐作品听众就是觉得不够动人。请问这些听众也需要精通各种演唱演奏技术才能有此聆听感受么?这些听众也有自视过高的嫌疑??呵呵真是笑话了。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6#

原帖由 kimk 于 2015/11/8 0:08:00 发表
[那你试试去和厨师说说他的菜没有灵魂?你不喜欢,看看对方什么反应。。  

同一道菜,口感上的细微层次差别直接就能判断出一个厨师的料理水准。对吃客而言,评价这个厨师的这道料理没有灵气,不能打动人,这又有什么不妥的?我就会这么评价。对方爱什么反应什么反应。
再者,这个帖子又不是专门为各个商家和厂家发的,而是和烧友一起探讨的。正如对一道菜的评价是吃客之间的讨论,非要给厨师醍醐灌顶??厨师听到了愿意琢磨体会是厨师的事,吃客愿意怎么讨论是吃客的事。二者有相干否?倒是饭店的老板可能会担心吃客的评价传开了会影响其财路,才可能会站出来摇旗招魂吧。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7#

原帖由 jerryko 于 2015/11/8 21:30:00 发表
就算是20多年前的技术,CD抓轨到硬盘上是不会有任何损失。否则电脑直接蓝屏给你颜色看。所谓的JITTER是在播放的时候发生的,主要是由于计算机主要的用途不实播放音乐,当初的设计没有把STREAMING的问题解决掉。现在就用各种办法来弥补,但治表不治里

哦,原来是这样。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8#

原帖由 shaohua0823 于 2015/11/5 13:05:00 发表
残剑兄提出的命题:画龙何时能点睛?这命题隐含了一个前提就是:LP的声音是最好的,其他应该以此为标准靠拢。这我不能认同。既然数字播放可以弄出模拟味道,而LP弄不出高清文件的层次感、大动态及定位感,那为什么要向LP靠拢呢?  

兄对我的命题有所误会了,我的命题里并没有暗示LP是最好的,而在同样中高级别,接近价位的cd唱机与与数播产品在对比时,数播产品在音乐感染力的表现上感觉欠了一口气。就如同我说过的高像素的照片,高清晰度和细节的呈现和视觉美感其实是不冲突的,美感也并不是弱化淡化细节获得的。
  另外,我认为中低端lp唱机的声音在很多方面是很难与一些优秀的数字音源相抗衡的,但那些调教好的高端LP唱机,基本可以说:数字音源还真的很难达到那样的声音水准。因为细节,和密度以及频宽等硬素质是一点都不缺的。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9#

之所以自己把这个帖子重新挖出来,是因为最近在玩机调整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现象。当一套系统的整体配置以及细节调整上了一个新台阶后,在播放真的高规格数码文件时,前面提到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会明显降低。音乐性明显提升。同时高规格文件的高密度,细节丰富的优点会更加突显。由此我觉得,高规格文件确实是具备过硬的硬素质和潜力,但其对系统本身的要求相应也将变得更高。因为更宽阔得频宽和充沛的信息量更容易暴露出系统的缺点和不足。所以也要求系统的搭配和声音素质要有足够的干货实力。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0#

只要硬件设计调教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格式软件的播放确实可以做到很多方面的突破。由此看来真正制约数播喝高级pchifi发展的并非重要在硬件水准而是在于软件。真正高规格得母带源文件太少了。而黑胶转录文件的声音水平确实明显良莠不齐。版权问题一日不能得以很好得解决,这类产品就无法实现真正的飞跃。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1#

原帖由 fashaozx 于 2016/3/6 11:21:00 发表
许多CD机与数播的同台对比,我认为对数播是不公平的:
1、相对来说,现在CD技术比较成熟,有众多的优化可选方案,开发、生产一款CD机成本较低;数播尚处开发、研究、优化阶段,可选方案较少,开发、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拿同价位的CD机与数播机对比,是不对称的。
2、许多音响平台,是围绕CD机去搭配调音的,拿个数播直接加入PK,也有失公平。
3、一些PK场合,试音的软件,CD机是用原版唱片,而数播是用
在这一点上我在不同帖子里重复过多次,我一直认为中高端数播以及pchifi(注意是hifi)本身就是为播放高规格数码源文件而生的。播放抓轨只是更多的为了便利性。在这个帖子里我的讨论和感受也主要是围绕着高规格数字文件进行的。我感觉目前硬件产品的技术发展程度和步伐是远高于软件的发行趋势。优秀软件何时能呈现大量的井喷,此类产品才能真正继续向更高端推进。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