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模拟与数字-黑胶与数播活动报名帖。广州 中国大酒店 9月12日周六... [复制链接]

查看: 28424|回复: 100
81#

介绍一下一些玩黑胶的辅助工具。德国出的清洗唱针的工具,主要是利用震动进行清洗。
某些洗唱头水会伤唱针。

听听用立体声唱头和单声道唱头听单声道唱片有什么区别,有必要买单声道唱头吗?
对比听完这张米尔斯坦单声道的唱片你就会发现,单声道唱头比立体声唱头播单声道唱片,无论是结像还是声音的密度单声道唱头胜出“好几条街”

时间关系,王菲和张学友听哪张。结果现场烧友偏爱张学友。
张学友最贵的一张碟“红叶舞秋风”。想当年我买唱盘时,托网友“阿杰”的福,拿了这张碟试了这首歌。十多年前的事了,至今还历历在目!

下图是古乐版四季用黑胶和刘总花钱买的数码高格式文件以及他用“南瓜”录音机在家转录唱片制作的格式文件三者的对比。
现场对比后烧友赞刘总家转录的文件非常好!

以下谈谈黑胶系统的避震。唱盘下垫垫子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系统的震动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如何搞好避震是玩黑胶无法避免的重要课题!

现场烧友提问和刘总互动交流玩黑胶遇到的问题

刘总耐心解答。最后演示会以E版提供的动用过百万器材转录一段香港歌手罗文唱的“卡门”,45转黑胶转制数字格式文件作为结束。
大家听后大呼精彩!其他精彩图片和内容请其他到场的烧友继续补充。谢谢!
TOP
82#

图片和文字都这么吸引人!身临其境!
TOP
83#

回复 81# shotchen 的帖子

兄弟真好,惟妙惟肖,让我们一饱眼福!
曾经的流行,今天的经典。
TOP
84#

周六的聚会一首“冷冷的夏”播了不下三次,第一次用价格超过2万的日本品牌的MC唱头(在此品牌的唱头中算老二),用“南瓜”专业录音机录完后马上重播一次。第三次是用价值7000多元的国产青花瓷“白虎”唱头播放一次。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体会,2万多的唱头,声音较直白,高频的延伸去得尽些,细节丰富,能听到唱片底噪。专业录音机转录的,现场有人说达到了LP声的7成到8成。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声音,专业录音机转录后,声音中没有了高频的部分细节,甚至可以说原来的一点“毛燥感”没有了,声息更好听,舒服。青花瓷白虎唱头的声音变化更大,声音比2万多的唱头更细滑,更讨好人耳。如果说2万多的唱头声音唯真,那么青花瓷白虎唱头声音属于唯美。声音很适合听女声,中频的表现比较讨好。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15-09-14 09:30:14
TOP
85#

通过唱头的对比,头版与复刻版,不同制片地,不同公司版本的对比,黑胶和数字音频的对比,最终使我想起一句轩尼斯酒的广告语:世事无绝对,只有真情去。
有钱有时间不妨去各样事物都去尝试一下,对比一下。勇于实践就能接近真相。手头不是那么宽松的,当然买超值的,好声的,管他头版还是复刻。玩音响,不过是“玩”而已,有人“玩”成了事业,有人“玩”成了收藏家,有人“玩”还是“玩”,玩得不亦乐乎,各有各精彩!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15-09-14 06:55:32
TOP
86#

可惜单位有急事,临时去唔到!错过了一次精彩的活动!
不过看回陈大状的报道真的比现场还现场!呵呵
TOP
87#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5/9/14 6:46:00 发表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体会,2万多的唱头,声音教直白,高频的延伸去得尽些,细节丰富,能听到唱片底噪。专业录音机专录的,现场有人说达到了LP声的7成到8成。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声音,专业录音机转录后,声音中没有了高频的部分细节,甚至可以说原来的一点“毛燥感”没有了,声息更好听,舒服。


您的听感和秦逸先生的一样,所以录音后也是一个再创作过程。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88#

E版的摄影技术才是高手。
这只唱头,刘总称它是“半裸”,全裸的有范登豪的“白金鸟”,使用不当特别容易伤唱针。
TOP
89#

遗漏拍摄一张唱片,山度士(CHANDOS)公司出的《茶花女变奏曲》一碟,E板对该碟非常熟悉,原来刘总放第一面第一段,E版上前直接调到“饮酒歌”一段。据说这段已被他设为自己的手机玲声。
TOP
90#

精彩纷呈,身临其境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