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系统 —— 带您领略“黑社会”的精彩 [复制链接]

查看: 221649|回复: 154
31#

古典音乐博客——关于LP唱片的收藏(一)

主持人:邓小宁(GD),OH-TECH工作室制作人

本期嘉宾:
刘士珲:北京市欧博音响技术公司 总经理
姚   吉:国内著名LP黑胶唱片收藏家
节目录制地点:老姚家
时   长:56分33秒
本期话题:老姚谈LP的收藏
做节目的同时老姚收到了从英国邮寄来的首版LP珍藏盘
老姚谈如何收藏LP的过程
LP首版的概念与价值
士珲与老姚谈收藏LP的”苦与乐“

邓小宁:这是Oh-tech多媒体工作室和欧博音响公司联合制作的留声栏目的第二十四期,在这还要继续聊有关于HIFI音响和对古典音乐的感受(http://www.operaudio.com.cn/?action-category-catid-9
。现在介绍一下今天来的嘉宾,LP黑胶唱片收藏家姚吉,欧博音响公司的创始人刘士珲,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栏目的创始人之一。

姚吉:刚从英国收到一个航空包裹寄来的黑胶唱片,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现在很多网友都是从国外邮购黑胶。说到从国外买唱片也是挺有意思的,在早年还没有互联网交易,那就是传统的商业。那时候买黑胶唱片,因为我是一个忠实的客户,国外都会给寄一个印刷的目录。手抄的很小很小的字,因为内容很多,必需戴着眼镜看。除了片号它还有自己的编号,你要摘录的话都要手写下来,先进一点的是传真,不先进的就要用信封寄过去订货,需要很长的时间。国外那边收到了以后先确定有没有货。如果有确定邮费是多少,再寄回来。这一去一回基本上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从你看到目录到拿到真实的唱片,两个月的时间还是加急的。

刘士珲:要是互联网的话,你还能看到图片确认唱片,那就需要对唱片非常的熟悉才行,不然的话,根本搞不清楚是哪张唱片。

姚:为什么说现在都是互联网了呢,不是说我只在互联网上买的问题,是因为这些大的卖家好多也是因为时代所迫,就在网上卖了。我有一些英国的十多年的朋友,他们那时候都不会用互联网,像这些人一般都是老古顽的形式,他们也不会上网。我认识一个叫吉米的,很有意思。他有一个孩子有教他。他原来特别传统,寄唱片也是马马虎虎的,但他的唱片是非常棒的,他就用一个烂报纸和破纸箱寄。话说回来,那时候唱片也多,不像现在似的,玩LP的人都知道,现在买唱片都像疯子是的在那抢。

邓:那今天我们也让大家见识一下这个疯抢的唱片是怎么来的?你收到的这个唱片的包装还不错。

姚:这个唱片也是英国一个很大的卖唱片的公司,这两张盘非常好。其中一个是德拉姆丝的德国名歌。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套德国唱片或者是说在德拉姆丝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张唱片。这是第一版的,上面有一个白天使和一只小狗,EMS IJAN系列里面的第一版的唱片,就是天使系列里面的第一版。自己收藏的话经常也在调整。比如说我之前有第二版的唱片,那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声音可能有些不同,那就不停的洗牌吧。像这一套是两张,大概有六十多首名歌。
刘:我看这里面好像有三张。
姚:是有三张,一般像国外这些专业的卖家都知道这个唱片容易损坏,所以他把这个单张的唱片放在硬盒里面了。另外这张“马勒的大地之歌”,也是一张很正宗的马勒唱片,但是他的标志不太一样。就是这张是七十年代的录音,那时候的标志已经换成了金标黑天使了。就这个录音时代来说,这就是第一版。
刘:就是,时代不一样,公司的LOGO也不一样。
姚:唱片相对比较薄,面积大,都怕撞击,碰到角到不好了。

邓:那在从国外寄过来的过程中,会不会与其它的物品发生碰撞?

姚:那当然会了。
刘:所以说这种硬的的包装是很合理的。

邓:有个问题,就是你今天买的是有这么个硬的包装,他是把单张的唱片放在里面了,那你有没有只买单张的时候呢?

姚:那肯定有,单张没有这个硬壳保护的话就有矛盾了,那就只能加强外面的包装了,但也不能是无限制的,因为他有一个成本的问题,就像这个是用的两个硬纸板两面一夹,但这样也有坏的时候,所以说买唱片的时候一张一张的买,风险很大。我就有过这种悲惨的经历,所以我说别老看着贼吃肉也得看着贼挨打。一年来说,包括丢失和损坏的耗费还是很大的,这就是东西方的差距,因为距离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你也要有这个心理去接受这样的情况,你也不知道是中间哪个环节出现的这个情况,所以说你找保险公司也没用,就只能认了。
刘:就包括我们公司的产品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产品有摔坏的摔碎的,根本也都查不出来。
姚:你看我这就有这样的唱片,都是今年近两三个月内出现的问题,就是全都碎了,只能看封面了。这个是肖斯塔克维奇的大提琴协奏曲,马克西姆克维奇他儿子指挥的,非常好的一张唱片。你看这张,到手里就碎了,没办法肯定是运输造成的。



邓:士珲你说如果你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去了,如果出现运输上的问题怎么办?

刘:如果是扯不清的情况,双方都承担一些吧。

邓:如果你宽宏大量的话给他换产品,那还有的换。那像老姚这个唱片,都没有的换,就是没地儿说理了,就跟古董似的。就跟我买一个花瓶似的,碎了怎么办?没办法,它是不可再生的啊,只能可惜了。

刘:有时候可以买多点,就跟这个杯子一样,一个杯子发和几个杯挤在一起发不一样,可能几个杯子挤在一起发更安全一些。挤在一起,没有相互撞击就不会碎了。
姚:那比如有时候在网上买,这个卖家就一张你想要的,那你要安全一些,有些你不想要的也可以来一些,为了保护这张你想要的。当然这种可能性也不是说经常发生。你看这张唱片就是碎了,让一个朋友拿走了说去挂在镜框里做个纪念。听是肯定没法听了只能看了。这张是李斯特匈牙的狂想曲和最伟大的切卡尔斯基弹钢琴的幻想曲,也是碎了。现在网上也很难见到这张唱片了。这还有张博拉姆丝的也碎了。
刘:再想买第二张也不一定能买的到了。
姚:要是想要还是要去找,但也要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能说碎了就垂胸顿足的。





邓:大家都觉得说老姚的LP唱片多,谁知道这里面还有难受的时候呢。

姚:所以说这一年下来这只是坏的,还有丢的呢。这个坏的起码说你还能看看画,这丢的你连画都看不到。这钱出去连水漂都听不到。你一问卖家说我寄了啊,那你从哪找去啊。
刘:像寄唱片的这些,很少是用FEDEX这样的快递公司,要是丢了的话就很难查了。
姚:那时候说是为了节省运费,有时候走海运的话,那丢失的可能性就太大了。海运慢但是运费比空运要便宜一倍呢,所以说最好不要去海运。
邓:你看要是单张的话走海运丢失了还有可能接受,那要是成套的怎么办?
姚:成套的这种可能性不多,但是刚才说的有可能跟它在一个大的包裹里面的可能是一个利器,还不是压扁的问题,能把唱片中间捅出一个洞来,盒也坏的,唱片那么骄气肯定就一撞就坏了。

邓:那要成套的其中一张坏了,那你还要补一套的。有这种状况吗?

姚:当然有了。你想到这些可能性都发生过。没有道理不发生。
刘:其实买LP唱片就是一个探宝的过程。现在在互联网上也有很多的工具了,
刘:十几年前,在中国有,但一些小的唱片反而能翻出来。你刻意去订不一定能订到,但是在那里就有了。
刘:有的可能是玩家,有的可能是商家都在卖这些唱片,当时库里要在三分之二的唱片都流到国外去了。从大陆中转就又出去了。真正留在我们自己人手里的并不多。
姚:所以我那时候开店卖CD的时候,我就挂一牌子说也收购LP,十几年一直都这样,我就想那时候八十年代LP流散于民间的应该有很多,我就再都收回来。
刘:那时候玩LP的人并不多,我估计都流传到海外去了。
这也是苦中有乐的,那时候我的工资一个月也就八百块钱,我会花三百到四百块钱去买LP,那时候的CD很贵,要八十块钱一张,四百块钱根本买不到什么,但LP就能买到三十多张。

(待续)
最后编辑欧博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6-01-26 11:41:31
朴素 人性
官方网站:www.opera-audio.cn

淘宝店铺:https://shop400969698.taobao.com/
快手号:operaaudio
视频号:sphtllwuNZs7CFD
哔哩哔哩UID:1589494682

微信公众号:opera-audio
TOP
32#

WAX Engine - 黑胶转盘



WAX Engine是在极品级LP转盘设计思路下,以入门级价格推出的高级模拟播放系统,而且整机调整非常简单。

无论重型或轻型的转盘,要平稳转动的话,支撑的轴承系统至关重要。
Wax Engine配备一个阶梯状的不锈钢转轴,并在底部压入一个陶瓷珠,整个轴承位于一个特氟龙垫片之上,配合加入几滴润滑油则使得整个接触面的摩擦力达到非常低。转轴安装在一个黄铜制作的轴套当中,长度相对较短,这样转盘可以得到一个相对较低的重心,有利于保证工作时转动的稳定性。

直流电机使用了高品质低噪长寿命直流电机,及配套的带有专利技术的直流供电伺服系统。
轴承部分的水平和垂直模式分别结合了黄铜和不锈钢两种材质,使得摩擦力非常小,非常灵活。
臂管采用铝合金加棉花避振,配置了一个轻质量的唱头支架,测向力平衡可通过唱臂轴心点后的三个刻度杠杆和平衡锤进行调节。
底座由一个"T"型铝制材料构成,并配置独立减震底脚,可调节高度。



支撑: 橡胶减震底脚
底盘: 铝制底盘
转盘: 亚克力车制
马达: 高精度扭矩直流马达搭配33/45rpm转子
速度误差:<0.01%
转动信噪比: 80dB
抖摆度:<0.03




PM-11系列唱头放大系统
它是由PM-11唱头放大器、PM-11 MC升压变压器及PM-11 bps电池电源供应器组成,消费者可以依据自身的唱机系统分次升级。



基本型:PM-11 MM唱头放大器
采用分立原件的衰减式RIAA线路,可使用外接电源供应。


PM-11 MC升压变压器
专为MC唱头设计的升压变压器,具有8倍和16倍两种增益选择。当使用低输出的MC唱头时,可与PM-11搭配,作为前前级使用。


PM-11 bps电池电源供应器
采用大容量锂电池对外供电,同时具备完善充电系统的电源供应器,作为PM-11的升级电源,供消费者选配,可以大幅度提高PM-11的性能。
朴素 人性
官方网站:www.opera-audio.cn

淘宝店铺:https://shop400969698.taobao.com/
快手号:operaaudio
视频号:sphtllwuNZs7CFD
哔哩哔哩UID:1589494682

微信公众号:opera-audio
TOP
33#

古典音乐博客——关于LP唱片的收藏(二)

主持人:邓小宁(GD),OH-TECH工作室制作人

本期嘉宾:
刘士珲:北京市欧博音响技术公司 总经理
姚 吉:国内著名LP黑胶唱片收藏家
节目录制地点:老姚家
时 长:56分33秒
本期话题:老姚谈LP的收藏
做节目的同时老姚收到了从英国邮寄来的首版LP珍藏盘
老姚谈如何收藏LP的过程
LP首版的概念与价值
士珲与老姚谈收藏LP的”苦与乐”

邓:欧博正式成立是在什么时候?

刘:应该是在93年。

姚:前两天听朋友说,麦罗蒂亚的老录音现在都转给CBS了,收藏这个咱们都三十多年了,我也是伴随着过来的,当年我买唱片的时候,麦罗蒂亚的这些优秀的录音,当时冷战时期的俄罗斯的这些伟大的录音都在库里放着,卖不出去,西方很难听到这些。那时EMI做了件好事,跟苏联政府去谈这些,把这些录音宝藏都拿出来了,这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的事了,也就冷战刚刚解冻吧。但是苏联也挺有意思的,麦罗蒂亚是不卖版权的,他是租借,所以这也成了唱片史上的一个特例了。所以租给了EMI十年的使用权,EMI的录音技术和压片技术在全世界是最好的,在全球五大唱片公司里也是最好的,他是用他的设备做了一些处理,把原来的母带进去以后重新做了一下处理,然后录成LP和CD,效果出来相当好。我也有很多以前老苏联的唱片。

刘:我也有很多,我记得当时我妈是九零年去俄罗斯出差的时候帮我带回来的很多,都非常便宜,因为当时俄罗斯正处于非常乱的时期,有很多非常好的唱片,当时弄回来大概有几十张吧。

姚:在我们中国人接触西方的唱片之前,接触最多的就是俄罗斯的,可能还有些保加利亚之类的。主要的古典音乐都是从俄罗斯出来的,还有匈牙利什么的,就是因为EMI公司做的这件事情,能让很多西方听到纯正的俄罗斯大师的演绎,包括作曲家、乐团、指挥这些的。

刘:我发现这个EMI唱片上面有DMM叫做金属直刻版,既然EMI公司是从俄罗斯租借过来的,那为什么说是金属直刻呢?

姚:他指的是把母带处理之后,EMI去压盘的时候他采用的(技术),就是德律风根公司发明的,这也是因为科技的进步。原来刻唱片挺麻烦的,母带重胶漆,然后热膜,刻的漆膜等等,中间有好几道工艺,对声音难免会有损失,所以说为什么现在大家买唱片第一版和第二版声音会有差别呢。母带是在那呢,不是说就拿那个母带去刻版,刻版的过程还要去修版,就跟黑白照片一样,他是拿版去做版,所以才产生越靠前的版次声音越好,越往后越差。后来出来了DMM,因为电加工的技术出现,在金属版上直接刻出母版,就省了中间的很多环节。





邓:那金属刻版是EMI的专利技术吗?

姚:不是,是德律风根的专利技术,准确说应该是德国人发明的。但是这个技术实际上从听感上来说并不好,可能跟德国人创立也有关,细节太多,发干、棱角多,跟传统的模拟声音又有点区别。

姚:我特别钦佩EMI公司做的这件好事,虽然有好多人不太满意旋律(公司)的圆版唱片,认为太干。后来EMI做了十年到期了,就转给了BMG,那时也到了CD时代了,大家也都接触过一些俄罗斯的CD了。因为他的资料性更强一些,所以做成CD后的音效并不太好,没有捕捉到本身音乐的灵魂的味道,听说现在这个技术又转给CBS了。

我认为麦罗蒂亚早期六十年代的唱片非常棒,那时候出的唱片不是只为欣赏用,也有很多教学意义,比如克刚的唱片压片压的非常好,非常精彩。

刘:我发现现在好多的当年追求的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复制的,就跟我们做产品一样,因为我是做电子管起家的,也有跟LP一样的感觉,就是电子管在五六十年代是最黄金的时代,现在很多电子管厂家又在重新生产电子管了,但就是没有当年五六十年代的电子管声音的那种感觉。后来我们也一直在分析,现在的技术也不见得比以前的落后,甚至于更好,但是为什么声音就是不能回复以前的那种音质,那种感觉?而且以前的电子管不是专门为音频制作的,而是为工业制作的,但为什么就是声音好?后来发现,电子管的结构和材料在以前用的是最高级别的,而现在很多都是替代品了,人家不可能为你做电子管去生产这种钢材啊和金属材料,所以现在的电子管永远也不比不上当时的那种声音,不是做不出,只是它不再是现在工业的主流了。好在,现在我们还能收藏到原来的东西,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在网上去买这种老的电子管,收到以后一看碎了,跟唱片一样。





邓:有一直关注我们节目的网友提出,关于LP的Label作1期或2期节目来专门说明,辨别和基本的知识,这也是LP收藏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姚:LP Label很简单,就是片芯的那张纸,若展开细聊起来,2-3期都有的聊。现在的说明信息很多,网上有很多相关的文字介绍,例如黑胶论坛等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

Label对于唱片的收藏比较重要。文物属性,一般来说版次越靠前越容易混淆,不太清楚,无法分别,LP每一版不是用母带录制的,而是用母盘的,所以版次越靠前的,声音越好,价值越高,所以Label就比较重要。先聊一下EMI,早期的EMI是哥伦比亚的。第一版的单声道唱片基本上都是:蓝色的底,金色的字(蓝金标),更早的还有78转的,没有实际意义了,现在不常见。

刘:90年开始收藏,对Label有一定的重视,但更注重曲目。有切身的体验,不同时期压制的声音却是差别很大。

姚:30-40年代是78转粗纹唱片,50年代末60年代初,单声道密纹唱片。立体声时代的第一版:就有了地球版(俗称银地球版),主要是曲目比较搭调,或者比较精彩的一些,都是非常贵,头版太贵,所有经典曲目均在此年代。有些会有复刻版,哥伦比亚现在叫索尼哥伦比亚。目前,全世界LP开始回潮。LP在欧洲也是一种奢侈品,设备和市场都很小,再加上使用磨损,所以到目前所剩不多。同样的唱片Label不一样,就会有头版和第二版之分,要辨别,必须知道唱片的录制年代,没有绝对意义的头版。立体声时代第二版(60年代初),可以说是哥伦比亚第二代:半月音符头版。哥伦比亚最后的Label,所谓邮票的哥伦比亚。

收藏唱片应注意的:早期的唱片声音要饱满一些,但也有它的问题,立体声早年的唱片因为刻盘(轧片)的技术不是太完美,有些时候会有一些问题。LP黄金年代是在70年代,那个时候刻片技术非常完善,所以声音更好一点。EMI最多的是,第一代是白金狗(头版),第二代是白金半月狗,第三代叫狗邮票(无圈、无线彩色狗),有圈黑白狗(70年代中期,是LP的黄金时代),第五代叫有圈/线彩色狗(70年代末,有白圈,声音上比黑白狗有明显差别),80年代,LP后期,最后的狗,什么都没了,很少在英国压片了,都转移到德国压片了,大部分都是数码录音,和金属制和板,这时期的片子材料不同了,比以前的薄。压片技术越来越成熟,技术提高,降低营销、运输成本。早期唱片为胶木,不容易变形,但容易破损,后期是聚丙烯的(塑料),不容易破损,长时间受热、立着放容易变形。商业上EMI另一重要系列,天使系列,第一版:金标、白狗、白天使。(60年代);第二代Label:金标、黑天使,彩色狗,声音比较有保障;第三代Label:黄标、黑天使彩色邮票狗。



最后编辑欧博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6-01-26 11:38:54
朴素 人性
官方网站:www.opera-audio.cn

淘宝店铺:https://shop400969698.taobao.com/
快手号:operaaudio
视频号:sphtllwuNZs7CFD
哔哩哔哩UID:1589494682

微信公众号:opera-audio
TOP
34#

四张经典中的经典

邓小宁:这是Oh-tech多媒体工作室和欧博音响公司联合制作的留声栏目的第七期,先介绍一下嘉宾,欧博音响公司的总经理和创始人刘士珲,《高保真音响》杂志社的资深编辑马龙辉,LP黑胶唱片收藏家姚吉。这期节目的录制地点就是在姚吉的试音室。我们先跟士珲谈谈,因为士珲前两天刚刚从东京回来。



刘士珲:对。是东京的Hi-End国际音响展,在东京新建的一个最大的展览中心,建筑造型美观新颖,这次也是目前全世界Hi-End产品的一个展示,所有的公司都出了最新的产品,而且日本人的消费水平最高,所以这次展会上所有的公司展示的都是旗舰产品。
姚吉:未必是有市场的,但是体现公司最高水准的。
刘士珲:表明了一种态度,也体现了对音乐播放器材的一种更高的追求。

邓小宁:就像车展,都是新出的概念车,以后可能也不出,但至少在车展上是一个展示。那这次东京Hi-End展从趋势上来讲还有你刚才提到的这些都是精品,还有其他你感觉不同的地方么?

刘士珲:就是现在追求听音乐肯定要追求很全面的,这次所有公司推出的最新的产品都是,单说整个声音倾向,不说品牌,声音感觉几乎都是一样的,非常全面,不论播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包括几个日本大品牌,像金嗓子,都出了一些外形气质等各方面都很像的产品,所以这次整体感觉就是目前全世界的产品最终极致趋向都是一样的。
马龙辉:就是个性越来越少,追求更趋进真实。
刘士珲:而且通过这次展会,我们的产品也打入了日本市场。原来我以为便宜的产品在日本好卖,其实恰好相反,最贵的产品才有竞争力,所以我们公司最贵的几款产品被他们看中。

邓小宁:你是不同档次的东西都在展会上展示了?

刘士珲:对。但是这次是在日本新建代理,选的产品全是最贵的,而且还不是我们的长项产品-电子管机,反而是晶体管产品。

邓小宁:是因为日本人认这个么?

刘士珲:是因为人的整个认识是在变化的,现在的人们对东西的追求已经极致化。

邓小宁:但是再怎么变化,总要听东西吧。

刘士珲:都是为听服务的,日本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电机市场,很多便宜的东西都在销售,贵的东西卖得也很好,但是没特点的东西就被市场淘汰了。

邓小宁:其他再怎么变化,再怎么有技术更新,也是为了听东西,那咱们就着今天的主题,而且也在老姚家,就全听LP吧。

刘士珲:而且这次在东京大展上,播放的全是LP产品。
姚吉:这是第一次来我这,我也觉得很欣慰,所以准备了一些比较经典的LP跟大家分享一下。收藏LP确实有很大的乐趣,不是说一天、一夜或者很短的时间你就能找到它的,实际上在全球寻找这些精品的唱片就是我的乐趣所在,这么多年,大概有十年了吧,这项作为一个爱好、一个乐趣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邓小宁:你印象中的第一张LP是从什么时候收藏的?

姚吉:实际那个时候是没有选择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CD唱片,就我自己收藏来说,大概是八十年代初,那个时候在国内买一些,现在看来,音乐当然是很好的,但是从收藏的角度来说,价值并不高。所以这个收藏一直没停下来,这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可以跟外地接触了,机会就多了一些。本来LP不是中国的东西,原来是没有可能的,现在改革开放了,眼界也宽了,也有机会了,也有这些途径渠道了,所以这几年的收藏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品质上都是一个突飞猛进。

邓小宁:那咱们就先听一张?

姚吉:我这唱片确实很多,今天也是第一次,所以就找了一些大家很熟悉的,只要是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不管是听CD也好,听LP也好,都会遇到或都要拥有的一些唱片,第一张也是老邓首选的贝多芬的《田园》,是当年老的哥伦比亚公司出的也是当年第一版的唱片。(见图一)

任何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不管是听CD也好,听LP也好,《田园》都不可回避,那么在《田园》这张曲里头,大家公认的最佳的一个版本就是这张瓦尔特贝多芬的《第六》,所以这个版本也是哥伦比亚公司的一棵常青树,从一开始这是第一版,后来又出了第二版第三版,一直到第四版,然后是大家熟悉的报纸版,报纸版当年是LP的有一百种,其中就有《田园》。
到CD时代,报纸版已经炒到天价了,CD都一样,都很难找到报纸版了。

马龙辉:当年CD的报纸版还是中价的,还不贵,后来就升值了。
姚吉:LP有一个问题,它这张唱片录音的年代久远,而且当年发行唱片的时候,立体声时代刚刚开始,那个时候家庭的播放设备都不是很好;还有一点就是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作为美国最大的一家唱片公司,他在美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几乎家家户户都不可能回避他们公司的唱片,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它。在今天来说这些第一版的唱片,品相都不好,越是经典的曲目磨损得越厉害,而且当年的播放系统又不是很精密,站在现代收藏的角度来说,要找一张品相好的是难上加难,所以这张唱片在全世界都一样,只要它出现的时候都已经到天价了,很幸运我的这张唱片品质已经非常非常好了。刚才马先生也提到过包括报纸版的CD,实际是今天大家听到这张CD的时候,是觉得它演绎的神韵比较好,无论舞蹈般的节奏,还是田园般的诗情画意都演绎得非常好,但是CD与LP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数字的东西越翻制越“瘦”,就跟一棵树似的,绿叶葱葱,但是翻制到最后数字的东西恐怕连树叶都没有了,只剩下树干了;在LP时代呢,为什么第一版的价值连城,主要在细节上,特别是你会感觉到一种暖洋洋的高频,丝绸般的舒服极了,这在后来第二版的LP和报纸版的LP已经几乎没有了;在CD时代我也听过这张CD,坦白地说大家只能是领会那些精髓的骨干了,细节很多很多都没有了,所以一些音乐杂志或音乐评荐上总是说这张如何如何好,确实有个问题就是,这些评价人说的这些感受我想不是从CD来的,是从LP来的。

邓小宁:老马,这张盘,从你的专业角度作一下评价。

马龙辉:这张盘从演绎到录音都可以说是最优秀的,贝多芬这张《田园》大家都很熟悉,无论爱听不爱听古典音乐都能够接受,而且很容易理解。从CD来讲,刚才老姚说的真正领会乐曲的精髓,还有作曲家或者指挥家,把乐曲的内涵真正挖掘出来的时候,CD就不如LP了,不能打动人心。





1.《第六田园交响曲》
作曲:贝多芬,德国(BEETHOVEN 1770-1827,) 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指挥: BRUNO WALTER
COLUMBIA出品


邓小宁:就像士珲说的东京Hi-End展上所有放的音源都是LP的,更能展示出他们器材感觉。

刘士珲:另外为什么说贝多芬的《田园》我们最爱听,主要是贝多芬所有曲目里这首曲子最简单却又能很深刻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大家都能接受,因为大家对自然的感受是一样的,能引起共鸣。这个版本为什么这么有名,还跟指挥家、乐队有关,实际上这个录音把弦乐演绎得太美了;另外一点,为什么说LP唱片好,模拟唱片好,CD丢了很多细节,实际上细节非常重要,它从另外一方面唤醒你的感受,与乐曲引起一种新的共鸣的东西。

(待续)
最后编辑欧博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6-02-29 12:55:50
朴素 人性
官方网站:www.opera-audio.cn

淘宝店铺:https://shop400969698.taobao.com/
快手号:operaaudio
视频号:sphtllwuNZs7CFD
哔哩哔哩UID:1589494682

微信公众号:opera-audio
TOP
35#

四张经典中的经典 (续)

马龙辉:现在大部分人还是用CD,我们也不至于对它灰心,CD这种格式是有它的不足,实际最大的不足还是在读取系统,本身CD光盘的信息量并不是像听到的那样少得可怜,数字转化以后,虽然比LP差一点,但是它的信息量还是非常大的,就是读取装置是否把光盘里的信息全部读取出来了,然后去量化、转换,这大了折扣,不同价格档次的CD机出来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读取系统损失很大,真正好的CD系统,出来的声音也还是能够达到一定水准的,但要花大价钱。
刘士珲:我是做产品的,也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在CD唱机上,我也觉得CD机的绝大部分软件也还是不错的,我也在不断改进CD让它更接近这些东西,也花了很大的功夫。
马龙辉:我采访过《音乐传真》的安东尼,他说CD机怎样把它的信息量完全提取出来,这个在制作中还有许多技术问题,CD的读取系统和它的转换系统在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真正把CD机的读取系统做好了,音质就已经很不错了。

再听一张LP。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作曲:巴格尼尼,意大利(PAGANINI,1782-1840)
小提琴:拉宾(MICHEAL RABIN)
爱乐交响乐团
指挥:SIR . EUGENE GOOSSENS
APTAL出品


姚吉:今天介绍的都是一些顶尖的LP。
邓小宁:老姚你先评价一下这张片子。
姚吉:音乐爱好者们喜欢小提琴的恐怕都会欣赏拉宾的作品,他也是一个传奇的小提琴家,他实际三十年代出生,七二年去世,天才小提琴家英年早逝。今天来看留下来的录音很少,现在我在网上也看到了很多国内音乐爱好者、唱片商,在炒作拉宾的CD,因为它已经断货五六年了,CD都找不到了,确实CD这一套他的传奇录音不过也就区区六张,也是他一生留下来的录音,在他仅有的这六张录音里面,最精彩的就是这张唱片。APTAL公司是美国的一家小公司,一直在跟EMI合作,后来被EMI收购,APTAL公司的录音很少,但是留下了很多经典的绝唱。六十年代APTAL被收购以后,再看到拉宾的作品在EMI都是可以找到的。我的这张唱片是在美国找到的,花了巨资。

邓小宁:我发现了一个细节,CD注解性东西比较多,而LP上我就没有找到相关的技术描述。

姚吉:没错。不用说技术描述,很多在那个时代,就是六十年代的时候,大部分唱片连录音年代都没有,所以有些朋友有时候喜欢把LP的版本往CD上套。

邓小宁:为什么做LP的时候没有写上这些东西?



姚吉:当时音乐爱好者并不要求这个。换个角度来说,发声这个事情在那个年代人所共知,只是今天作为一种历史来说,CD有所描述。
刘士珲:另一个就是大家觉得那个时候的东西很好,很珍贵,所以要把它描述出来,那个时候大家觉得都很好,自然不太在意。

再听一张。




《芭蕾音乐:领袖》— LE CID
作曲:马斯耐,法国(MASSENET,1842-1912)
伯明翰城交响乐团
指挥:LOUIS FREMAUX
EMI出品

邓小宁:老马,您先评价一下这张片子或它本身的曲子和内容。

马龙辉:首先这张唱片的录音是非常优秀的,从它第一声,整个乐队全奏的时候,是非常有震撼力的,让人的心情为之一动,从录音来讲绝对是属于天价级的。
姚吉:EMI的录音一直是非常优秀的,但这张在EMI中是属于优秀中的优秀。

邓小宁:老姚,从曲子本身和它的演奏方面你再讲讲。

姚吉:从音乐来讲很简单,马斯耐作为一个法国作曲家,他写了很多歌剧,还有很多芭蕾。这个就是他的一部歌剧《领袖》里的一些芭蕾场面的一个组曲形式。这部歌剧中的戏很少,剧情也很单薄。很多音乐爱好者可能都会人手一张《领袖》的CD,其实马斯耐从来没有写过很深刻的作品。
刘士珲:为什么在(LP封面包装上)下面有个哥伦比亚?
姚吉:简单的说,当时EMI的前身就是哥伦比亚,但是美国CBS的前身也是哥伦比亚,实际他们是一家,至于为什么,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邓小宁:老姚,现在你的收藏或来源是国内还是国外?

姚吉:因为国内没有这段历史,只是八十年代非常暂短的国外的一些库存;国外的主要来源——跟英国传统联系比较多的国家,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从收藏的角度来说,要找真正的原版就是在英国、英联邦国家或者欧洲的荷兰、瑞士等。
马龙辉:每一个国家压制的唱片声音上面还是有区别的。
姚吉:对。举个例子说DECCA,在英国唱片公司里面它的录音很厚很饱满,非常好听,丰满的管弦乐,比如说一会儿要介绍的《芭蕾音乐:园丁的女儿-“女大不中留”》,这是DECCA录音里面非常经典的曲目。它之所以叫“奶妈碟”是因为孩子从小听音乐入门的曲目,听管弦乐就是这个,所以就是奶妈。

我们先听一下。




《芭蕾音乐:园丁的女儿-"女大不中留"》
LA FILLE MAL GARDEE,"奶妈碟"
作曲:费迪南-埃罗尔德
(FERDINAND HEROLD,1791-1833,法国)
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
指挥:JOHN LANCHBERY
DECCA出品


姚吉:我刚才说到了“奶妈碟”就是说孩子或者接受古典音乐的入门曲目,因为它非常好听,是埃罗尔德也是一个法国作曲家写的一部芭蕾。在上个世纪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很伟大的指挥家JOHN LANCHBERY,澳大利亚人,他既是指挥家又是管弦乐的一个改编者,他改编了很多芭蕾作品,作品风趣幽默活泼。JOHN LANCHBERY的这张唱片也是第一版的唱片,声音也比后来的版次好得多。刚才马先生提到了,同样一个唱片公司的唱片在不同国家的压片。比如DECCA的唱片在欧洲主流的是两种,一种是英国压的唱片,真正的鼻祖;在欧洲大陆其他地方很多是在德国压的唱片,当年是委托德律风根做的,后来两家合并,没合并之前,在德国作的唱片都是德律风根压的。听德律风根压的DECCA的唱片就跟听德国的音响一样,他的音响工程师处理母带的时候跟现在德国音响的理念是一样的,很利落很干净,但让人感觉是硬质的。所以今天从LP的收藏的角度来讲,大家就对德国版的DECCA唱片敬而远之了,因为它与英国版的区别确实太大了,不是因为德国的压片技术不行,而是由于它的音响工程或音乐的理念不同,这一点造成的差别也很大。
刘士珲:这张盘实际是一个很好的音响效果测试盘,音乐也非常流畅,容易懂,而且我最近还看了这张盘的DVD,整个剧情不是很吸引人,但是音乐非常非常好。有时候我拿这张盘作我的器材测试盘,尤其第三乐章,声场宽广,深度也很深。CD也出了很多版本,有些是金碟,就是镀了铜的碟。
马龙辉:声音定位、清晰度、音效都是非常好的。



邓小宁:老马,现在很多CD是从LP上“扒”下来的,实际上这些曲子现在可能就直接陆续通过数字的方式录制,从录音工程师的角度,过去模拟录音的工程师在现在数字时代是否也有可能用数字方式录制音乐?

马龙辉:数字方式的录音肯定是现代的演奏者或演奏团,过去的那些指挥家已经故去了。现在有很多数字录音也很不错,音响效果也非常好的。
姚吉:又回到一个老话题,可能我听的东西太多了,我对新的演绎还是有种拒绝感。

邓小宁:老马,从你的感觉说说“老古董”,它代表着一批人,您的感觉是他们自己的感觉还是耳朵而形成的“老古董”?
马龙辉:实际是现在的一些东西把过去传统的一些东西给丢掉了,有的时候是一种无奈。比如音响现在追求高分析力,声音要光辉一点,现在这种快节奏,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理念,是时代的需要,如果想要同时保持现在的理念,又不丢掉过去那部分恐怕很难,由于商业的原因,要适合大多数人,也就只能丢掉过去那部分东西。
刘士珲:音乐是用来表达很多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现代很多的演奏家或指挥家,对于无法言传东西的表达不是很细腻,一种相同的音乐,为什么过去的演奏家表现得更有内涵,细腻,能引起共鸣,因为过去没有现在快节奏的生活,那么多媒体方式,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它很细腻殷实的表达出来。
最后编辑欧博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6-02-29 13:51:22
朴素 人性
官方网站:www.opera-audio.cn

淘宝店铺:https://shop400969698.taobao.com/
快手号:operaaudio
视频号:sphtllwuNZs7CFD
哔哩哔哩UID:1589494682

微信公众号:opera-audio
TOP
36#

Well Tempered Amadeus GT - 黑胶唱片播放机



欧博音响获得授权生产并在国内销售Well Tempered唱盘和唱臂系统


Well Tempered Amadeus 唱盘的设计理念

在1977年,丹麦的Bruel和Kjar的公司发表了一篇关于高保真HiFi唱盘之机械稳定性的里程碑式的文章:唱盘的机械谐振(对声音)听得见的影响。采用新的Fast傅立叶转换分析,Bruel和Kjar分析了High End 唱盘以测定唱盘机械稳定性的重要性。B&K研究的结论是一个HIFI 唱臂应该拥有低有效质量,并且机械阻尼的Q值达到0.5。通过它去消除由机械不稳定而产生的侧频的失真。这种侧频失真对于人们的听觉来说是特别讨厌的,最终的结果是,许多很轻的唱臂被发明了,但是阻尼的问题广泛地或完全地被忽略了。对于忽略阻尼有一个很好的借口,那就是阻尼很不容易去实现并且要求新的唱臂设计思路。在研发Amadeus期间,我致力于完成一个具有高机械稳定性的唱盘,这就要求我必须使用新颖的技术和材料。非常欣喜的报告我的努力成果,高稳定性的唱盘设计成功了而且外观非常简单,却拥有扎实的技术和实践经验做基石。在我的实验期间,我做了很多原型,或许有50个。


控制唱臂的机械谐振

有效质量扮演了一个类似唱头顺性那样的角色。Amadeus的唱臂拥有不象通常人们所认知的那种轴承。很多唱臂的轴承都使用高质量的滚珠轴承,但是这种轴承都有微米级的空隙存在,所有的事情都在那里发生。Amadeus的唱臂轴是独一无二的零空隙而且是阻尼设计,唱臂的构造包括一个高尔夫球,球的一部分浸入高黏度的硅油里面。高尔夫球极为合适,阻尼的度数又是可调的。一个唱臂要是没有阻尼就会使音响的低音音盆剧烈摆动。


控制唱臂管里面的谐振

Amadeus 的唱臂管长14英寸,装满了特种沙子,任何谐振都能在唱臂管里被消除。这种技术非常有效,并且只有Well Tempered 的设计采用这种技术。


轴的旋转稳定性

Amadeus 圆形的中心轴在由特氟龙制做的径向方孔轴承里旋转,并且径向方孔中的轴被牵引着倒向马达方向的角。这种搭配促使中心轴在零空隙的轴承里旋转。如果中心轴在普通的圆孔里,这样它和轴承表面的接触就集中于一点,这时旋转就会不稳定。而圆的中心轴在径向方孔轴承里(被拉向一角)旋转,接触点就集中于两点,这就产生零空隙并且具有高稳定性。


轴承的噪音

Amadeus的轴承使用特氟龙制做径向方孔。不锈钢轴扎在特氟龙径向方孔底部的一个精确的小孔上,以达到低噪音的效果。


亚克力转盘和乙烯基(与黑胶唱片一样的材料)的隔离垫

Amadeus 转盘是由亚克力材料制做的,这是我发现的与我的设计意图最搭配的。除此之外,与合适的机械道具(减震底座)配合,这种材料可以获得相对明显的好处 —— 低Flutter& Wow值所必须的更多的惯性时间。唱盘的乙烯基隔离垫是由乙烯基塑料复面的泡沫制成的。这种材料普遍应用于厨房的抽屉里,但是经过测试证明它非常适合作为唱盘的隔离垫。


传动线

在研发过程中,我测试了上百种不同类型的线, 使用Flutter& Wow 作为衡量尺度。 没有一种线能赶上Amadeus现在所使用的这么卓越的特点。Amadeus使用的是直径为0.004英寸的尼龙丝。在使用这种线的时候,需要打一个结,这是经常可能会导致的一个问题。我已经通过使用一个特殊设计的电机滑轮去适应这个结从而克服了这个问题。除此之外,作为最佳的传动线, 这种材料必须价格低,而且容易得到。 我测试了这种线的耐久力,连续工作50天后仍然没有影响。


马达和马达驱动电路

Amadeus使用小的DC马达,它被我设计的扭距伺服电路所驱动。DC马达安装在底盘上,而且被一个塑料泡沫环非常有效地隔离着。整体的传动线、马达、马达驱动电路和隔离系统的组合得到了非常低的Flutter& Wow 值。
最后编辑欧博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6-03-04 14:18:09
朴素 人性
官方网站:www.opera-audio.cn

淘宝店铺:https://shop400969698.taobao.com/
快手号:operaaudio
视频号:sphtllwuNZs7CFD
哔哩哔哩UID:1589494682

微信公众号:opera-audio
TOP
37#

来自美国6moons的报道——德国Flux-Sonic唱针清洁器
http://www.6moons.com/audioreviews2/fluxsonic/1.html


















德国Flux-Sonic 唱针清洁器的设计理念是可以温和的、安全的、快速的清除唱针上的顽固灰尘。振动是针对可以保证唱针能够被清洁到所有残留污渍,并且唱针无需拆卸,直接清理。

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唱机。Flux-Sonic可以经常性使用,我们建议在每次唱机回到原点重放之前都使用Flux-Sonic清洁,来修复唱针的音乐拾取能力。


历史

振动式唱针清洁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很多公司开发的清洁器都是通过液体传导,使唱针在高频率振动下将灰尘清除掉。随着CD的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唱机的销售量急速下降,这种清洁设备也渐渐从市场上消失。更让很多黑胶爱好者烦恼的是,由于成本太高而无法继续生产。Flux-Hifi决定重拾这项技术, 并在和Flux-Sonic的合作下将这项技术再进一步升华,结果得到了非常好的研究成果。


清洁

唱针是播放过程中的首要组成部分,产生电压的源头就是在这里开始的。唱针的效用就是在微米误差范围内准确的读取唱片凹槽信息。唱头的制造商们用大量的实际行动表明已经完美的实现了这一目标。但是,如果唱针有灰尘,无论钻石的打磨和抛光度多高,它都不能准确的读取误差,反应出来的读取效果或早或晚,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音乐失真。即使是所谓干净的唱片被覆盖了灰尘,在凹槽中也是有些可见有些不可见,其中包括硅酸盐颗粒、高分子聚合物和各种有机物,这些在读碟过程中会因为高温而粘附到唱针上面。在读完一面唱片之后,唱针被灰尘附着而很难看到了,经过常规干燥的刷子清洁之后的唱针,灰尘的纤维部分被去掉了,而包裹在唱针上面的污物形成的外层还在。或经过某种强力清洁器清洗以后的唱针,钻石部分得到了一个比较干净的表面。但是,这种清洁器在操作的时候必须非常小心,因为它不光清洗钻石的附着物,还会威胁到悬挂唱针的那个脆弱的橡胶部分。但是用Flux-Sonic清洁以后的唱针,对比的结果显而易见,唱头的所有部分毫发无损,唱针像新的一样闪亮。

Flux-Sonic唱头清洗器的主要功能特点:
1. 清洗和保养唱头
2. 操作快捷简单
3. 最大限度减少唱头杂音
4. 提高唱头循轨能力
5. 增加唱头使用寿命
6. 提高音质
朴素 人性
官方网站:www.opera-audio.cn

淘宝店铺:https://shop400969698.taobao.com/
快手号:operaaudio
视频号:sphtllwuNZs7CFD
哔哩哔哩UID:1589494682

微信公众号:opera-audio
TOP
38#

Well Tempered 黑胶唱机荣获LP杂志“十年内最佳”奖项。







欧博音响获得授权生产并在国内销售Well Tempered唱盘和唱臂系统。
最后编辑欧博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6-06-01 15:21:41
朴素 人性
官方网站:www.opera-audio.cn

淘宝店铺:https://shop400969698.taobao.com/
快手号:operaaudio
视频号:sphtllwuNZs7CFD
哔哩哔哩UID:1589494682

微信公众号:opera-audio
TOP
39#

PM-13 唱头放大器





使用JFET场效应管,按照电子管单端电路格式制作的唱头放大器,具备MM(150倍)和MC(10倍)两种增益选择,其中MC部分使用Amorphous MC升压变压器,既保证了极高的信噪比,同时可以适应30欧至200欧阻抗的绝大部分低输出MC唱头。

值得一提的是它既可以使用小巧的外置线性电源(DC24V),同时也可以选配带自动充电管理系统的锂电池供电装置BPS,声音会更加纯净自然。

技术参数:
输入阻抗: MM,47K欧姆;MC,30~200欧姆
增    益: MM,150倍;MC,1200倍
输出端子: 1 组(RCA)
输入端子: 2 组(RCA)
地线端子: 1 组
信 噪 比: 90dB
耗 电 量: 1W
体    积: 65x185x163mm(HxWxD)
重    量: 1.3kg
最后编辑欧博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6-06-08 13:21:03
朴素 人性
官方网站:www.opera-audio.cn

淘宝店铺:https://shop400969698.taobao.com/
快手号:operaaudio
视频号:sphtllwuNZs7CFD
哔哩哔哩UID:1589494682

微信公众号:opera-audio
TOP
40#

Dynavector唱头


欧博音响为Dynavetor中国大陆地区总代理,

即日起,同时被正式授权为Dynavetor香港地区总代理。


日本的HIFI产品在发烧界并不是被大家所认可的,但它的唱头和唱臂却是例外。目前全世界80%的唱头都出自日本,很多欧洲品牌都是在日本OEM,主要原因是因为日本具备全世界最优良的制造工艺。

我们代理的Dynavector品牌就是动圈唱头中的佼佼者。

Dynavector创立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是一位叫做Dr Noburu Tominari的日本人,出生于1931年,不幸于2004年去逝,曾为东京大学的教授,并对化油器的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后来于1970年创立Dynavector公司,致力于唱头的研发,在MC唱头和唱臂设计方面获得了很多的专利。

Dynavector唱头拥有独特的绕线技术,线圈是由超乎寻常的11微米直径的优质银线或PCPCC缠绕而成,别的生产厂家使用的至少有20微米,而且可以把线圈组缠绕在宝石针杆上。正是由于这样的技术和使用了导磁力极高级的磁体材料,DV唱头具有极高顺性和反应速度,它的声音特点是透明度高,细节丰富松弛。DV唱头和同是日本出品的光悦这两个品牌的在国际市场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DV唱头相对于其它顶级品牌更是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DV 10X5                  DV 20X2H/20X2L                 DV XX-2 MKII


               
       KARAT-17D3                  Te Kaitora Rua                DV DRT XV-1s



铝制针杆的DV10X5高输出唱头


Dynavector 10X 系列在1978年刚问世就获得了芝加哥CES的杰出设计和工程奖, 并且在1981年又再次获得。DV10X5 是最新的版本,采用强力的钕磁铁,外壳经过磁屏蔽和弱磁技术处理。 DV10X5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唱头上面加上了一个新设计的铝块,它能为唱头提供稳定的平台而且还能够增加唱头与唱臂相连接的稳定性。


铝制针杆的DV20X2 H/L  高/低输出唱头


频率响应:20 - 20,000Hz (±2dB)
信道隔离度:25dB (1KHz)
信道平衡:1.0dB (1KHz)
顺性:12 × 10-6 cm/ne
直流电阻:R=150 ohms / 5 ohms
针尖形式:钻石针
针臂:6mm硬铝合金管
针压:1.8 - 2.2 grams
推荐负载阻抗:>1000 ohms / 30 ohms
重量:4.6Kg


DV XX-2 MKII低输出MC 唱头,内置铝镍钴合金磁铁,磁屏蔽唱头外壳


DV XX-1是第一个使用独特的磁屏蔽(专利)和磁衰减(专利)的处理技术的唱头,这些唱头外壳的特点能够抵制磁力波动,这种波动对动圈唱头的输出是有害的。DV XX-2 MKII保留了磁屏蔽的优点,使用了Alnico -5磁铁而且采用了和Te Kaitora Rua相似的刚性结构。DV XX-2 MKII新的磁路设计能够提供可辨别的声音质量的提高。


钻石针杆的DV Karat-17D3低输出唱头


DV Karat-17D3 Diamond 是第一个使用“差量”理论的唱头。使用 Micro-Ridge唱针, 并且用非常短的(1.7mm)坚固的钻石针杆。在“频率差量”上提供巨大的衰减,惊人的动态范围,高频延伸达到难以想象的100KHz。新款DV17D3主要的改变是前面唱针固定夹设计的改进。表面上看不出很大的不同,然而这项改进却极大地提高了声音的质量,据此亦可辨别型号的不同。



Te Kaitora Rua
使用钛制的唱头壳且拥有最先进的磁路设计

最初的Te Kaitora唱头是由日本的Dynavector和新西兰的Dynavector共同合作开发的。Te Kaitora允许模拟发烧友进行航海式的发现以找到黑胶唱盘重播的极限。改良的Te Kaitora延续了它的旅程——整合了很多DV产品线中XV-1S和XX-2的最新特点。Te Kaitora Rua甚至可以在第一版那丝绸式的高音和开放度方面仍然有所提高。


DV DRT XV-1S—— 追求完美

DV XV-1S 拥有独特的磁路设计。由8个小的铝镍钴合金磁铁组成。其磁路分为两路,在磁隙里有特殊设计的磁通量等化装置。在前面的唱针的固定夹处,缠绕着经过稳定处理的线圈,它生成更线形的磁域,比任何现有的MC唱头的输出失真都要低。

Dynavector 正在研究的项目是新款的 DV XV-1S, 将MC唱头的极限边界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款带“s”的版本其技术参数保留了和 DV XV-1 一样的数值。然而在磁铁和表面材料上完成的重大改进令音像的结像力和全频段丝绸般的顺滑两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DV-507MKII 双轴惯性控制式动态平衡唱臂

DV-507是一款双轴,惯性控制式唱臂,可以与任何一款唱头搭配,异常精确地提取唱片沟槽的信号。即使是弯曲的唱片,DV507亦能提供精确的伺服,以获取全部的音乐细节。新款的MKII版本千呼万唤始出来,进一步巩固了第一版业已建立的业界最佳唱臂的声望。
最后编辑欧博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6-06-20 14:24:37
朴素 人性
官方网站:www.opera-audio.cn

淘宝店铺:https://shop400969698.taobao.com/
快手号:operaaudio
视频号:sphtllwuNZs7CFD
哔哩哔哩UID:1589494682

微信公众号:opera-audio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