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东东,算不算“枪文”呢?
如下:
破题说来, 做胆机近20余年,量化机器做了上万台不止了。现在如果有问我哪种管子最难做,KT88绝对可以排在前三之列!制作调教之难度不亚于一台高品质的顶班前级。KT88这个管子许多时候搞不好就做得又粗又亮,或者肥肥肉肉,朦朦胧胧,慵肿不堪。间或回头看看KT88胆机走过的路,就不难发现,在明珠耀眼的后面,是被世人轻易忘却的艰辛!大浪淘沙,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看来,流传为KT88胆机品牌楷模的机器,大体就是有数的三、四种之少!麦氏当然高山仰止,依仗当年全胆世界的鼎盛,和团队人与物的丰厚,开发了麦氏275,通过精湛的设计思想与技巧集合,用多于五级放大的程式,来充分推起末级功率管KT88,激励电路就昂贵地使用了两级!这是麦景图的精华!其技术奏理,不可企及。如果你依然要坚持复刻 , 纷至沓来的深度负馈轻易带来自激振荡,忽然增大的相移,瞬态互调失真,搅混后在声音上表现出的生硬呆滞,足令人沮丧。怎么解决?摆在面前的是一道道让你穷尽思维寡于解决的大难题!麦氏275的技术体现了一个设计门槛和技术思想的让别人不能轻易跨越仿效的高度。其次才是他的无与伦比的音效!而且这两者是分不开的。稍后有法国“加迪斯”,以独特音色梅开一朵。彰显的是一种文化的迎合,而技术层面就比麦氏小逊一筹,音色上追求某个频段的超越和渲染!中高频做的非常细腻透明,非常讨好一些发烧友的喜好偏爱和声音取舍!国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涌现了一批独具国人技术和校声评判尺度的杰作。但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推动部分的技术掌控受经验之垒而难有大胆尝试,推动管也是受风气之累,用尽奇巧。对推动的认识深刻但制约于技术手段,安定性又备受诟病,必要的量产不能付诸,只能以文化的追求退而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