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24252627282930» / 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小红的复刻柏林之声,兼谈4429 [复制链接]

查看: 1615616|回复: 852
261#

老F在帮我制定磨改方案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卡玛旗舰的分频器。那个分频器也是用地英国Claritycap。只是卡玛内部用地自家的金银合金线。我用地是牛王的1.0纯银线。牛王这个纯银线值得肯定,具有银线的优点,同时中低频非常扎实。声音很中性。中低频的饱满度不逊于无氧铜线(当然,必须并联,线径要够。我低频4根1.0的并联,线径3.14平方;中频2根1.0并联,线径1.57平方;超高用单支1.0的。)。个人觉得牛王这个线比战神的好,战神声音飘逸,但是凝聚力不够,中低频不扎实,而且有音染,又不像银彩染地高明、贵气。
最后编辑actuary616 最后编辑于 2019-08-27 11:29:48
TOP
262#



卡玛大肥婆的分频器
TOP
263#


左边是4365中高频分频器的原厂板子,右边是老F帮我做地两副板子。大家可以看下本尼克电容和claritycap电容个头上的差距。因为空间问题,把超高频分频部分单独做到一块小板子上。
最后编辑actuary616 最后编辑于 2019-08-28 15:36:45
TOP
264#
TOP
265#

回复 737楼声色无忌的帖子

JBL官网应该有,或者发邮件管他们要。我手上找不到了。
TOP
266#

回复 741楼声色无忌的帖子

R17、R18我都没认真看,阻值、耐压没问题就行,估计可能是老F在调音上有什么考虑。
超高音C9、C10老F用2.2替代了两个1并联。因为claritycap CSA系列,1U只有耐压630V的,价格较高,所以老F让卖家专门找容值小的2.2U,实测2.13U替代。因为分频点在15K,所以这点偏差没有什么影响。实际听感上也没有任何问题。并联一共需要8支1U的,总的成本高差不多300元。我建议还是并联更严谨些。我们实测,JBL原装零件误差很大。所以这一点误差问题不大。
TOP
267#

周末有事去找小红他们。聊天中,建议他们复刻一下PS Audio P300纯甲类再生电源,素质和听感高于后面P5一代D类再生电源。像077那种加装一个大箱子电容搞滤波,在国内市电质量很差的情况下,不如再生电源效果好。我和老N实测P300接166,提升很大。
唯一的问题是现在器件的耐压水平只能做再生110V的,如果要输出220V,必须经过一台隔离升压牛,这样对高低频肯定有衰减,而且必须接一台大牛,才能基本消除对动态的压缩。
我想了一个解决办法,可以把166电源牛跳线改到110V,这样就没有必要用升压隔离牛了。
TOP
268#

看见有人宣扬什么直刻CD,连带着还踩一脚数播。哎......
小红他们搞地那个集成在166前级里的数播和解码模块,重播DSD的素质和乐感超过我听过的所有CD机,包括DCS四件套和CH C1+D1。为什么2000多元的模块能够超过几十万的CD机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1、CD这种格式先天缺陷巨大,丢东西太多了,特别是低频的信息。再NB的CD机,再好的升频算法,也无法弥补CD的先天不足;
2、数字技术一日千里!树莓派的数播架构已经非常完善了,能够完美支持DSD 512DOP码流的传输。9038解码芯片的素质非常好,更关键的是,能够硬解DSD,从而完全发挥DSD这种格式相对于CD的巨大优势。
最后编辑actuary616 最后编辑于 2019-09-05 16:45:02
TOP
269#

数字技术不同于模拟技术,确实新的比旧的优势显著。
就在2年以前,我也认为数播还不成熟。但是,现在我的观点彻底改变了。
TOP
270#

之前,我认为R2R电阻阵解码要优于集成的解码芯片。现在,也觉得未必,特别是重播DSD格式,R2R电阻阵都不行,完全不能和做得好的9038相提并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