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主有心,赞同多看多听。不过感觉说得还是抽象了点,举实例说明比较好一些。
2、正如2楼所言,没有中国之声,何来只买对的不买贵的?那个4大声归类法,还是几十年前的香港版本说辞,有点进步才行啊。
3、量力而行是否有标准?作为工薪一族,不才给自己就定下标准,将音响系统分成音源、放大器、音箱三大块,每一块需要自己一至两个月的全部收入才买得到,这样攒钱买机,真的多了一些“玩”的快乐。相信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定个标准,那样不但理性消费,而且还养成作为烧友的持久快乐。
4、多看多听不光听器材,更重要是看中国音乐艺术和世界音乐艺术方面的书籍,这样才不会出笑话。例如,中国8000年前就有了结构复杂的骨笛,三皇五帝几乎个个都是音乐高手,礼由乐而生,商周时代有了丝竹钟鼓等多种乐器合奏的复杂乐谱,《诗经》肯是雅乐、民歌之集大成。而且,中国人还是世界上最早将音乐与道(即哲学)加了联系的民族,以乐言诗、以诗言志成了数千年传承的民族特性。在哲学与音乐的联系上,西方直至瓦格纳的出现才开始作这方面的系统偿试。然而,可笑的是,在另一个论坛(家用电器论坛),居然有人扯什么汉人的音乐素质是世界各民族中最低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