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机与石机经几十年的声音实践比较,石机声音没办法超越胆机! [复制链接]

查看: 70422|回复: 254
201#

当一个人聆听大型交响乐时,经声效的感染,仿佛看到了真实场景再现。所以我主张听音技巧是;1听 2看 3感受。我个人胡说的,大家不要见笑。
TOP
202#

       HIFI本是一个纯物理技术的事物,其具体指标会随技术进展提升,不应因个人主观好恶取代,举个例子;两个放大器,A失真度0.001,B失真度0.1。正常判断应是A的保真度高。但确实有喜欢失真声的人,当然不能认为失真大的叫高保真。    
       回头看看视频显示的发展,会有些参考,十年前人们曾称DVD为高清影像,因为相对VCD,现在1920*1080相对DVD时代高得多,而4K影像再度刷新了高清指标。可见不是没有高清,只是发展阶段的具体指标不同,到了高端才知道低端的差距。硬指标是技术的。
      音频领域的现状是;绝大多数人所听到的是带有原理失真的电声,误解在所难免。

TOP
203#

器材使用仪器比对输入与输出信号波形来测试,依据是设计指标。烧友要测试的是整套系统,依据是‘现场’效果,输入的是多种形式音源,使用 手段是‘听感’。两种手段都是在HI--FI 理论引导下产生的。HI--FI的真实定义即;‘真实还原’[ 现场 ]。那么以谁的测试手段为主------。
TOP
204#

器材的技术指标是搭建系统初期的参考条件,系统搭建的成功与否是要经过‘听’来决定的。
TOP
205#

真实还原“现场”是不可能的。

还原的是第一排的,最后一排的, 还是拾音麦克风位置的“现场”,考虑到每个音乐厅的声学特征也都不一样,每个烧友家里的环境也不一样,每个录音师对录音的理解和手法也都不一样,“真实现场”在麦克风拾音开始那一刻,就已经不可求了。

但是,还原“现场”的气氛和感觉,是可以做到的。
最后编辑hugoo168 最后编辑于 2014-12-19 22:29:07
TOP
206#

是的。楼上的朋友和我探讨对HI--FI理论的理解。
TOP
207#

哥德巴赫猜想,用有限吃掉无限。哈.哈..........
TOP
208#

原帖由 znd06 于 2014-12-19 21:18:00 发表
       HIFI本是一个纯物理技术的事物,其具体指标会随技术进展提升,不应因个人主观好恶取代,举个例子;两个放大器,A失真度0.001,B失真度0.1。正常判断应是A的保真度高。但确实有喜欢失真声的人,当然不能认为失真大的叫高保真。    
       回头看看视频显示的发展,会有些参考,十年前人们曾称DVD为


“我就是喜欢VCD 的朦胧”,这没什么,个人喜好,现实中也确实有,比如女人就不喜欢细节毛孔被真实地表现出来。


但如果硬要说,VCD 就是比你4K 高清,因为 你那4K 也不保真,离现实还太远。。。


这逻辑,有点和我老婆吵架的感觉!我们必须投降, 没机会胜的!: )
独乐,不如与众乐!
TOP
209#

回复 208# Lighting 的帖子

你最大的误区就是“假设”别人的器材比你的“朦胧”..

其实那不叫“朦胧”,那叫"肉感",不好听的形容词可以是“肥厚”..
你的偏好,好听的形容叫比较“骨感”, 不好听的形容词就是“干瘪”..


但是,燕瘦环肥啦...
最后编辑hugoo168 最后编辑于 2014-12-19 23:25:15
TOP
210#

原帖由 hugoo168 于 2014-12-19 23:17:00 发表
你最大的误区就是“假设”别人的器材比你的“朦胧”..





很希望胆机派推翻我的“假设”,来点真格的,“口水战”够多了,不是吗?


我说胆机朦胧,是用耳朵证明,数据说话: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26633.aspx
独乐,不如与众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