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 为有源头活水来——把玩艾诗音乐盒子Mbox DSD数字播放器 ★(... [复制链接]

查看: 359465|回复: 480
61#

原帖由 散淡之人 于 2014-9-25 9:50:00 发表
试一下镜像格式(好像后缀名为.nrg)的文件能否播出?

手上没有nrg文件。。这种格式好像一般是DTS多声道的吧,Mbox不能播放多声道。。
原帖由 1608 于 2014-9-25 11:04:00 发表
谢谢!看来,是简单易用的全能播放器!

不客气。通杀常见的各种格式文件正是我想要的。。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62#

再来说说通透。


声音的通透感,相信是人人追求的东西,没有人喜欢隔着玻璃窗看风景,没有人喜欢糊的蒙的声音。通透涉及到很多声音元素。。。

通透意味着底噪小,背景安静。Mbox非常安静,声音很干净安定,感觉不到有杂讯的干扰,在我的密闭式听音室中赏乐,感觉就像西藏的天空和纯洁的湖水一样,深邃清幽,清澈见底,这个是家用电脑所不能及的。极致精简的系统、线性电源以及厚重的机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听一首大家都熟悉的《月光小夜曲》,感受一下什么叫宁静。。。




最后编辑mylp 最后编辑于 2014-09-27 00:55:44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63#

通透意味着解析力好,细节丰富。在宁静的背景下,无疑可以让人听到更多的细节。我认为解析力欠奉的器材根本谈不上通透。Mbox的解析力很不错,播放很多熟悉的曲目,能听出很多以前感觉不到的微弱细节,这种感觉其实在每次系统有调整的时候都时有发生,而这次又强烈感受到了,这让我十分感慨,一张碟子中究竟蕴藏了多少的信息?我们将它们都一一还原出来了吗?或许永远都不知道答案。。。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感受是一些擦弦、拨弦或敲击琴键时的微弱信息,这些信息的出现大大增强了乐器的质感。大家都知道,除了吹奏乐器是靠气流去控制发声外,但凡拉奏、弹奏和打击类的乐器,都会有两种物体的接触才能发声,除了让乐器发出基音和泛音外,还会有弓触弦、手指触弦或敲打琴键的声音,一般制作优良的近场录音都多多少少会将这些微弱的声音记录下来,有这种细节的存在,会显得更真实,更有质感,而解析力不好的系统就有可能会将其忽略了。同理,吹奏类或者人声,也会有吹奏时的气息、歌唱时喉咙的一些微弱动静,如果能将这些信息表现出来的话,除了更真实外,更能让人体会到演奏者或演唱者的情感甚至是肢体语言。这些,文字描述起来比较乏力,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这次我在Mbox上可以获得这样的体验。。。

说个具体的体会吧。这张著名的发烧天碟《火车头》,我以前在网上看过有烧友说火车停站开门时,可以听到笨重的车门被打开后带出的风声。每当系统有调整时我都习惯听一听这张碟,说实话,那种带风的声音我从来没有确切地感受到,由于有点心理暗示了,有时似乎感觉到那么一点,但不真切。现在用Mbox再次播放时,还真是听到了,太有现场感了,不是心理暗示!唉,惭愧啊。。。




最后编辑mylp 最后编辑于 2014-09-25 21:56:30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64#

通透意味着声音分离度好,结像定位清晰。如果乐器的分离度不高,混在一起,声音就平面化,没有层次没有立体感,就谈不上通透。如果结像定位不清晰,找不到确切的乐器或人声位置,声音就没有现场感没有空间感,就更谈不上通透了。在聆听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曲目后,我觉得Mbox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很不错的。比如多种乐器齐奏时,如果你专注地一直跟着其中一种去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来,不会听着听着就没了。。

我很喜欢这张阿陶的《下课啦》,充满了自然纯朴的童真,一种毫无造作的音乐,录音也相当棒。听这首《加了蜜》,很有现场感,非常好听!大家可以听一听,找找阿陶和孩子们的位置。。。




最后编辑mylp 最后编辑于 2014-09-25 21:57:10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65#

原帖由 hfllm.ok 于 2014-9-25 12:55:00 发表
感谢楼主提供的大量信息和听感,很感兴趣。再请问下,该机DSD64 , DSD128, DSD256、512都能解码播放吗?

不客气。只能DSD64,不支持DSD128或以上的,话说128的资源都极为少见,更不用说256和512了。。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66#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4-9-25 13:19:00 发表
真正玩得好的声音,是能看得见的,而且不论你是正对音箱还是背对音箱;或者睡着听,声音的位置始终还在那个空间,不论音量大小,该有的全都有,这才是享受,我也是用PC播放。LP和胆也收起来了,省了不少。

哈,十三郞是过来人啊,赞!小弟尚在慢慢探索中。。。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67#

原帖由 m.peng 于 2014-9-25 14:49:00 发表
同样是“艾诗”的用户,这个新品要支持一下,待lp兄玩熟后再向你取经。呵呵.....

罗大哥好,很久没见你冒泡啦。。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68#

原帖由 东方蜘蛛 于 2014-9-25 16:52:00 发表
有点丽磁的感觉

我还看过有人说有点weiss、studer和南瓜的感觉呢。。 ^o^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69#

原帖由 mhd_hust 于 2014-9-25 17:57:00 发表
投入多少啊?

兄指的是?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70#

最后说说速度。


速度可以说是音响中很重要也是很难得的一项指标。速度快当然不是说使得乐曲的节奏变快了,三分钟的曲子变成两分半了,我个人的理解是指音乐信号的传输和转换速率高。这样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呢?

速度快意味着动态和瞬态好,这点不难理解,没有速度,声音会显得拖沓,上一个音符尚未结束下一个又来了,结果混在一起,一层叠一层,就乱套了。必须要做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才对头,哈。。。中高频还好,本来传输速度就相对快些,如果是低频,比如大鼓、贝司、低音大提琴等,如果声音混在一起,就会糊成一团并且会轰耳。速度影响着乐器的线条感,线条感又影响着质感和层次感。音乐的强弱对比和起伏特别需要速度去实现,否则动态没力,瞬态没劲,变成软脚蟹了。Mbox的速度感我觉得是很值得点赞的,收放自如,听交响乐听大动态音乐比以前爽多了,仿佛功放升了一级,这是它带给我最大的一个惊喜。如果阁下的系统感觉速度不够,尤其是用胆机的,可以考虑用Mbox作音源,我想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弥补。。。



我很喜欢听这张《三国》的第二首,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用Mbox来再次聆听,有一种淋漓尽致的畅快感。。。





再听听这张录音非常棒的《天下第一鼓》之鼓诗,在群鼓齐奏时,绵密的声浪下,场面不会失控,鼓点依然清晰可辨,层次分明。。。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