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余华:音乐影响了我写作 [复制链接]

查看: 7039|回复: 20
11#

没想到老兄不但喜爱音乐,还搞写作 ,还是个经过文革“洗礼”的文人,国家的宝贵财富啊!
TOP
12#

很受启发,看来跨界出人才
“德恒之声”矿铸声学产品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02039.aspx
http://shop103755252.taobao.com/
敬请来电:13801685490 (微信同号)
QQ: 1427364331
TOP
13#

作家不愧是作家
微信公众号:ipchifi
我的PC,我的HIFI
欢迎光临:http://ipchifi.taobao.com
TOP
14#

在音乐面前,再好的辞藻也显得多余。
TOP
15#

回复 14# SPETR 的帖子

音乐与文学是不同的艺术类别。
听音乐是不需要文字的。但是看文章,我会享受文字的美感。
写音乐的文章是文学,不是音乐。音乐在这里是客体。

生命不息,发烧不止!
TOP
16#

好文,顶一个
e-sound.taobao.com
ASC声学、AURALIC、东方之声、华南代理
TOP
17#

"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迅猛地热爱上音乐,本来我只是想附庸风雅,让音响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然后在朋友们谈论马勒的时候,我也可以凑上去议论一下肖邦。或者用那些模棱两可的词语说上几句卡拉扬。然而音乐一下子就让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像炽热的阳光和凉爽的月光,或者像暴风雨似的来到了我的内心,我再一次发现人的内心其实总是敞开着的,如同敞开的土地,愿意接受阳光和月光的照耀,愿意接受风雪的降临,接受一切所能抵达的事物,让它们都渗透进来,而且消化它们。
音乐的历史深不可测,如同无边无际的深渊,只有去聆听,才能知道它的丰厚,才会意识到它的边界是不存在的。在那些已经家喻户晓的作者和作品的后面,存在着星空一样浩瀚的旋律和节奏,等待着我们去和它们相遇,让我们意识到在那些最响亮的名字的后面,还有一些害羞的和伤感的名字,这些名字所代表的音乐同样经久不衰。"
-------真正写出了我这样的爱乐人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强烈共鸣!
TOP
18#

音乐杂志应该多有这样文章才好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9#

把这篇文章转过来,是想让大家共鸣一下音乐的魅力。
论坛诸多发烧友折腾器材十几年,反复听的就几张“发烧碟”、口水歌,几近“音乐盲”,令人感慨系之。
音乐是艺术,音响是技术。技术为艺术服务,艺术是技术目的。技术是为艺术打工的。这些观点,敝人深为赞同。
音乐的魅力,是发烧友更换、甄别一套套器材差异的快乐所不能比拟的。那是弥久的、隽永的、深邃的,抚慰心灵的感动,是真正的营养。

生命不息,发烧不止!
TOP
20#

是的,我们追求音响的时候恰恰忽略最本质的东西------音乐。随着器材的升级静下来听音乐的乐趣越来越降低了,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现在很是怀念一套垃圾器材听音乐的感动(记得CD机是索尼的552ESD,功放是雅马哈的D780(型号记不清了)?,音箱是B&W 303。咸菜全是垃圾鸡线) 。为什么器材越高级听到的音乐不能让人再感动呢?
最后编辑ADWS 最后编辑于 2014-05-10 11:53:4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