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6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72019|回复: 1950
141#

原帖由 redsox 于 2014-4-23 12:39:00 发表
什么是你所谓的循迹角度?
在外圈至内圈中,只有两零点上是循迹误差为零。如果这条红线不是每一点上都为循迹误差为零,为什么它可以作为一条度量误差大小的标准?

都叫你不要气急败坏看漏眼了,怎么老犯抽?
不是早跟你说了是90度减补偿角也就是67.6度啦!
前面不是说过了吗,超距之后那里还有真正的切点???!!!
都说你那个静态曲线是照猫画虎的剽窃品了,证据就是到现在你还没有弄懂。
这不是闹笑话了吗?还死不认错。
那条红线是以67.6度所对应的圆弧,圆弧上每一点与支点及轴心的夹角为67.6度。
加上22.4度补偿角就是90度正切,为什么它不可以作为一条度量循迹角度误差变化大小的标准???!!!
TOP
142#

原帖由 redsox 于 2014-4-23 12:55:00 发表
关于15mm是最佳超距其最佳标准是指什么?这是我帮你计算出的结果。如果按针尖行走的过程中的误差来说,15mm不是最佳。16和17才是。

有效长度增加了,误差肯定会减少。
你在忽悠谁呀???
你用16也好17也好,相应地把轴距减1或2,再比较一下?
你没见我说过是以每个有效长度来推算的吗?
又犯抽啦?
TOP
143#

原帖由 consequence 于 2014-4-23 8:20:00 发表
峰哥 就不要再搞什么阶级斗争了...大家都在谈技术..

你仔细再对比我在两边的帖子,我思路、论点一点都没有变,甚至连发帖的铺排手法也一样。
甚至连超距设计图也在极品首发了,结果如何你自己应该明白。
如果还任由不学无术的人把持论坛搞一言堂,结果如何我就不多说了。
TOP
144#

原帖由 Real 于 2014-4-23 7:54:00 发表
无非就是内圈优化
好的构思!!

再问一下一些巿购的尺规,也有几种算法,是否有相同的概念?

市购的规尺就好比鞋厂把码数做成几个标准,大家要带脚去试。
而超距设计图就是量脚做鞋,贴心服务。
需要那种方式就看自己的要求了。
TOP
145#

原帖由 Real 于 2014-4-23 9:15:00 发表
哦,不付费,就只有结果,但无法知道这是不是个体需要的"个性优化"

如果这样,建议杰兄,早点进入实战编

如果不是积极去探索,可能连结果都不会知道。
实战嘛先别着急,把一切问题弄懂了,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还有如果你使用的是莲臂的话,那就该怎么调就怎么调,因为在唱片信息范围内,只有一点是准确的。(就如同把唱臂设置为负距循迹一样)
TOP
146#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4-4-23 9:37:00 发表
直线臂以外,有没一种“动态有效长度”的支点唱臂,让唱针走红色线路……不出轨?

红色路线属于超距运行,也需要补偿角,仍存在着侧滑。
要走就走切点弧线!
我在70楼有提过,可惜没人能理解。
TOP
147#

回复 619# 中山张 的帖子

很多朋友只听发烧碟开始的部分,他们需要外圈优化。
TOP
148#

回复 621# Real 的帖子

你有否发现莲臂跟B44对抗侧滑的设置有所不同?
TOP
149#

各取所需嘛,求同存异就行了。
TOP
150#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4-4-23 0:56:00 发表
也就是说楼主这条曲线是比较典型的一点0失真,如果就我的经验,如果补偿角可以调整,把超距设定为18mm,请问天藏同学,用你那个反映失真的软件出来时啥情况?谢谢天藏

不用再试了,要想减少误差变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最大有效长度。
这是我新DIY的12寸单点臂的超距设计图。
图中外圆弧的直径是300mm。
内零点以内基本上也没有信息记录了,而最外圈也存在差不多1cm的唱针导入槽。
非常直观地看到了与9寸臂的差距。
QQ图片2014032717592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4/23 19:52:57 上传)

QQ图片20140327175923.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