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聆乐日记之一-----迷人德彪西钢琴作品 [复制链接]

查看: 10849|回复: 25
11#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通过音乐表达出了"光"与"影"的意境,
丰富了钢琴的表现空间,
就像是肖邦育富于钢琴"诗"意境一样,
TOP
12#

可惜这套录音年代太久远,听德彪西的钢琴,这种需要留意钢琴音色,强弱和动态变化的曲子,一定是要听录音一流的,录音不好的,听少了很多东西,听乐乐趣也少了不少。
最后编辑Rossi 最后编辑于 2014-03-18 22:36:17
TOP
13#

同意楼上的意见

德彪西的感觉太纤细了,要有考究的音响来重播。
EMT 982
JBL K2 S9800
ARYE K 1XE
DANIEL HERTZ M5
TOP
14#

德彪西,李赫特,vedernikov等人也是高手
TOP
15#

原帖由 Rossi 于 2014-3-18 22:35:00 发表
可惜这套录音年代太久远,听德彪西的钢琴,这种需要留意钢琴音色,强弱和动态变化的曲子,一定是要听录音一流的,录音不好的,听少了很多东西,听乐乐趣也少了不少。


完全同意。德彪西我是由季雪金入门的,后来听到当代DDD录音,这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东西。


听季雪金,需要配合看书、看评论进行大量脑补,需要不停地告诉自己,这是大师,这是权威。然后才轮到德彪西。


听当代超一流的录音比如傅聪、Pascal Roge。我脑海中只有音乐本身,只有德彪西。


我喜欢自己的第二种状态,而且能够领悟更多关于音乐的事情。
TOP
16#

基塞金的德彪西是任何人都赶不上的,尽管是上世纪4、50年代的录音,他的弱音、透明度、控制力、和踏板技术真是独步天下。我有幸保存了他一套1938年由瓦尔特指挥维也纳爱乐协奏的贝多芬第5钢协,是78转黑胶唱片,真太好了,听过2、30个版本,包括霍洛维茨、肯普夫的都比不上。
清风
TOP
17#

欢迎爱乐者的交流分享
欢迎加入CHINA音友之家-QQ群175767998
TOP
18#

原帖由 Rossi 于 2014-3-18 22:35:00 发表
可惜这套录音年代太久远,听德彪西的钢琴,这种需要留意钢琴音色,强弱和动态变化的曲子,一定是要听录音一流的,录音不好的,听少了很多东西,听乐乐趣也少了不少。

这版制作素质非常不错
欢迎加入CHINA音友之家-QQ群175767998
TOP
19#

原帖由 qingping1953 于 2014-3-22 11:32:00 发表
基塞金的德彪西是任何人都赶不上的,尽管是上世纪4、50年代的录音,他的弱音、透明度、控制力、和踏板技术真是独步天下。我有幸保存了他一套1938年由瓦尔特指挥维也纳爱乐协奏的贝多芬第5钢协,是78转黑胶唱片,真太好了,听过2、30个版本,包括霍洛维茨、肯普夫的都比不上。

我比较同意这位仁兄的观点。因为是钢琴独奏,单音的影响不会太大的,不象乐队作品。
就象施耐贝尔的贝多芬一样。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4-3-28 13:09:00 发表
原帖由 qingping1953 于 2014-3-22 11:32:00 发表
基塞金的德彪西是任何人都赶不上的,尽管是上世纪4、50年代的录音,他的弱音、透明度、控制力、和踏板技术真是独步天下。我有幸保存了他一套1938年由瓦尔特指挥维也纳爱乐协奏的贝多芬第5钢协,是78转黑胶唱片,真太好了,听过2、30个版本,包括霍洛维茨、肯普夫的都比不上。

单声道时期的录音虽然原始,动态和频宽相对较差,但录音良好和后期转制精良的情况下,钢琴的基本音色还是保留得很好的,这一点上,甚至某些数码录音年代的唱片也有所不及的。以这套德彪西的制作来说,声音效果应该不至成为欣赏的障碍。
欢迎加入CHINA音友之家-QQ群17576799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