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3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节前再访南京威虹音响 [复制链接]

查看: 181078|回复: 350
231#

原帖由 george.4 于 2014-1-24 20:46:00 发表
纯甲类温润的声底也相当不错,听听室内乐编制比较精致,这个天要听上半小时才会进入状态。


对的,吴大师极为满意。发誓要把它玩到尽之前坚决不出了。
TOP
232#

依我的听音乐习惯,还是甲乙类功放对胃口,马勒,瓦格纳的风格需要瞬间的动态!
后天到家,看来这个春节要去吴大师那里热闹热闹了。
20周年后级也是当时考虑的主要目标之一。
TOP
233#

原帖由 george.4 于 2014-1-24 20:59:00 发表
依我的听音乐习惯,还是甲乙类功放对胃口,马勒,瓦格纳的风格需要瞬间的动态!
后天到家,看来这个春节要去吴大师那里热闹热闹了。
20周年后级也是当时考虑的主要目标之一。

性价比极高,所以E版用了这么久也没换。
TOP
234#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4-1-24 20:48:00 发表
原帖由 george.4 于 2014-1-24 20:46:00 发表
纯甲类温润的声底也相当不错,听听室内乐编制比较精致,这个天要听上半小时才会进入状态。


对的,吴大师极为满意。发誓要把它玩到尽之前坚决不出了。

那就让吴大师出刚买的MX-R吧,继续吧20周年玩尽。
TOP
235#

吴大师是土豪,家里四套后级又不嫌多。干嘛要出呢。
TOP
236#

太累了,这是玩音响器材,不是听音乐。而且最佳搭配已出现,有时间这么折腾、还不如多欣赏音乐了。
TOP
237#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4-1-24 20:48:00 发表
原帖由 george.4 于 2014-1-24 20:46:00 发表
纯甲类温润的声底也相当不错,听听室内乐编制比较精致,这个天要听上半小时才会进入状态。


对的,吴大师极为满意。发誓要把它玩到尽之前坚决不出了。

这台20周年是接自一手用家,成色暴新,但上家总共听了不到100小时,远未进入状态,体现在声音上比较生硬,本来已经挂在发烧站准备出掉,但后来发现非常值得一玩,毕竟是国产顶级后级中的翘楚,无论音色,驱动力在国产后级中均属于数一数二,E版在搭配惠普写真8号的多台国产后级中最终将20周年列为第一,并且留下一台作为自用不是没有道理的。最近家里的几套后级20周年听的比较多,搭配的前级为AUDIO NOTE M6 MKIII,说说一些关于这台后级的特点和体会:
1. 20周年是全平衡设计,其单端和平衡声音差距非常大,单端的声音比较柔和细腻,但驱动力,细节,速度和动态都不够理想,高频表现也是纯甲类的内敛,稍暗淡的风格,低频也稍膨胀臃肿,但平衡连接到M6后, 声音变得非常开扬,速度,解析力,动态提升非常明显,真正体现出了纯甲100瓦的强悍驱动力。所以如果可能,建议20周年的用家尽量使用平衡连接。
2. 20周年后级的增益比较大,和AUDIO NOTE QUEST SILVER相当,对驱动低灵敏度的喇叭非常适合,但对效率高达95DB的2402来说有些偏高,特别听童丽等口水歌时会出现声压过大的情况。
3. 20周年后级的中频饱满,中低到低频一段有些膨胀臃肿(和机器没有褒开也有一定关系),在机器下面垫了避震钉后改善明显。
4. 目前20周年的声音还有些直白硬朗,高频偏亮,计划升级和M6之间的平衡信号线后相信会有一定改善。
5. 如果单论驱动力,20周年是我玩音响以来表现最为强劲的一款,推15寸低音的号角,庞大的输出声压和强悍的低频表现在听马勒等大型交响时极为酣畅淋漓,在20周年的驱动下,TAD2402基本上“喂饱了”,而以前无论用什么前后级推,这对喇叭基本上处在“饥饿”或“半饥饿状态。
TOP
238#

原帖由 花鸟虫鱼 于 2014-1-24 21:31:00 发表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4-1-24 20:48:00 发表
原帖由 george.4 于 2014-1-24 20:46:00 发表
纯甲类温润的声底也相当不错,听听室内乐编制比较精致,这个天要听上半小时才会进入状态。


对的,吴大师极为满意。发誓要把它玩到尽之前坚决不出了。


20周年的驱动力强于艺雅后级,但音质,音色,细腻度,透明度,控制力,动态起伏,尤其是表达音乐的意境,和MX-R还是有不小的差距,20周年后级听音响很爽很HI,但MX-R是真正听音乐的器材。
TOP
239#

原帖由 花鸟虫鱼 于 2014-1-24 21:46:00 发表
太累了,这是玩音响器材,不是听音乐。而且最佳搭配已出现,有时间这么折腾、还不如多欣赏音乐了。

对发烧友来说,也许永远没有最佳搭配,只是在某一阶段,某一预算范围内的最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否则就不会不断的折腾更新器材了。
单端300B听人声,民乐的空灵飘逸和强烈的空气感也许是任何晶体管后级都难以做到的,但听马勒等大部头,100瓦纯甲或者300瓦甲乙类的大功率后级的气势和规模感也是小功率胆机所难以企及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拘泥于一套器材企图能适应所有音乐题材呢?用不同的器材听最适合的音乐软件不也是发烧一大乐事?从一而终当然好,左拥右抱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TOP
24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