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526272829303132»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铁三角AT33PTG II、OC9III、AT50ANV、ortofon SPU GE、齐秦、邓... [复制链接]

查看: 298655|回复: 527
281#

关于蒙不蒙的问题俺倒想多说2句,就拿大家欣赏一幅油画来讲吧,大多数观众也就大概看看而已,所谓发烧级观众可能会停下来多看看,并仔细的看,在获得精神满足的同时或可能仔细琢磨画家的用笔方式以及色彩的一些细微变化,但肯定会有个别特别高烧的观众会拿放大镜看,到不一定是他眼睛不好,只是因为他对画家到底用了什么画布实在感兴趣,包括画家油彩的厚度一定要看清楚,才觉得真正了解了画家的用意,并对没有拿放大镜看画的同学嗤之以鼻。。。。。
这段时间玩了一下胶片,发现胶片不管你怎么拍,永远不会出现数码相片那样的锐度,那样鋭得象剪影的轮廓,但其物体自然转合的关系非常到位,人像就是人像,它就不会变成剪影,但很多数码相片虽然精细到了可以看到人脸上的毛孔,但整体关系已经失衡了,话说世界上最好眼力的同学在距离人脸50cm的地方能看到毛孔吗?起码我不能,我带上眼镜也不能。。。。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282#

回复 281# 无难 的帖子

音响还是上升不到艺术的层面,其实音响技术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还原、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听过现场的人都知道,很多现场以外的因素就是某些器材添加上去的,让人错误的听了很多东西,追求真才不会本末倒置,才会更好的理解作曲家音乐家的意图,而非曲解,图一时之快。
TOP
283#

我以前在回归B&W的帖子中举了个例子:富特文格勒二战时的录音布拉姆斯第一交响乐乐第四乐章的法国号渐进忽远悠长之意境在B&W中印象极为深刻,此后在私奔达SP100中再也找不到了。因为SP100完全曲解了此曲之意境,变得温暖如春,令人无法容忍。

很多染色浓郁的器材对理解作曲家的意境是百害无一利的,这也是我后来毫不犹豫出掉私奔达SP100的原因,这些器材久听会伤害听力,变得麻木,在错误的音乐理解上越走越远。
最后编辑ADWS 最后编辑于 2013-12-28 10:09:21
TOP
284#

我的说法只是提出艺术欣赏的问题,毕竟听音乐就是一种艺术欣赏,抛开艺术欣赏谈听音乐也就背离这个基本需要了。再说B&W在高音方面也是有修饰提升的表达,就音箱而言,基本没有全能的音箱,只是相对而已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285#

回复 284# 无难 的帖子

但我们可以找相对全面的器材,还原真实的声音,还原现场一直都是音响发展的终极目标,有人用几十个单元的现代音响设备和乐队做了一个实验,用大幕遮住,台下的观众欣赏由交响乐队和音响设备演奏和播放的同一个曲目(音响播的是事先录制好的该乐队的录音),得到的结果是一半对一半,说明现代音响对还原现场已经到了人耳无法辨别的程度。
TOP
286#

今天OC9III已收到,看来在日本雅虎买东西还是靠谱。

最后编辑ADWS 最后编辑于 2013-12-28 16:01:19
TOP
287#

确实在做工包装方面这牌子非常到位。
还有美国几百元的思雅97,思不到包装及工具配备了
TOP
288#

ADWS

ADWS买的这个OC9III针咋么看起来有点歪啊?好像针偏左边了?
TOP
289#

OC9III和50周年都配有4根唱头线,不知道是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TOP
290#

回复 285# ADWS 的帖子

这个倒不一定,我曾经试过在星海音乐厅听排练,然后再到星海的录音室听现场收音回放,现场和录音根本就两码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