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蓝光技术及蓝光音乐(5)
近来在各论坛上有一些关于蓝光技术及蓝光音乐的不严谨的言论,引起我们用户的疑问,在此做一个统一的答复,欢迎用户及烧友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我们尽量解释得通俗易懂。
错误观点之一:CD做成ISO同样是原始文件的准确的拷贝,传一万次也不会变的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或者说有误导的嫌疑。作为数据文件在操作系统环境下理论上确实是传一万遍都不会变,但“CD做成ISO同样是原始文件的准确的考贝”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原因如下:
1.CD诞生的时候还没有PC机,也没有windows,所以碟上刻录的信息不是今天操作系统下的“文件”。
2.操作系统并不能直接读取CD碟上的信息并把它变成ISO文件,需要通过专用软件解码才能提取出PCM数据,所以,CD碟的iso文件和抓轨无异。所以现在通行的做法是直接抓轨转成整轨的WAV或APE文件,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做成ISO。
3.CD碟上的坑点是由原始的母带文件(一般是48K)通过异步转码(48K-44.1K)后,再经过EFM编码、交叉编织后刻在盘片上,坑的长度有9种,最短的3T,最长的11T,T是时钟周期,是3.3218MHZ的倒数,即231.39ns。CD转盘线速度1.2-1.4m/s,通过读取坑的长度就能识别出T,经过相位检测、移位寄存、同步检测、EFM解调、纠错等多个环节,将PCM数据还原出来。由此可见,CD抓轨从准确性来说是很难有保障的,无论数据还是时钟,都要严重依赖于机械转盘的物理精度和盘片坑点的物理结构。这和蓝光文件读取方式有天壤之别。CD碟片如果做成ISO是基于抓轨文件的转换,和原始文件有本质区别,说得通俗点:它仅仅是CD抓轨文件的ISO。
错误观点之二:说蓝光盘是个数据盘那是不合理的
大家可以做个简单的测试就能理解:是否数据盘,把一张蓝光碟放入电脑中(如果有蓝光光驱的话),右键点击选择打开,文件列表就出来了,再看看属性,几十G的体积,确确实实是文件本身。选择一个M2TS文件点击cpoy,粘贴,文件就能被拷贝出来,打开射手播放器,影片就播放出来了------这就是文件,操作系统能对它进行直接操作的,就叫文件。显然,蓝光碟上存放的是文件,蓝光碟就是数据碟。
再试试放一张CD进去,同样的步骤,也出现了文件列表!但只是内容的引导文件,不是文件本身,只有几十K,不能拷贝复制。用foobar点击也能播放,但此时foobar实际上是先抓轨再播放。
蓝光碟上存储的是操作系统能识别的数据,有完善的校验规则,任何光驱都能提取完全一样的ISO。
而CD抓轨是通过数据算法转码得到的PCM数据,它内部的数据准确程度要依赖盘片的质量和光驱的品质,不同光驱提取的抓轨文件有很明显的差异。播放CD抓轨文件为什么极难比过直接播放CD碟,原因就在抓轨文件错误多,尤其是中高频的失真比较大。
错误观点之三:蓝光音乐优势在于高抽样率
这也是一个很片面的观点。蓝光音乐为什么有高品质,我们已经在很多场合做过说明。高采样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无压缩的制作流程,这也是蓝光音乐有别于SACD和DVD-AUDIO的主要原因。
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新旧更替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当中市场和消费者都需要时间去认识了解,论坛上各种观点的碰撞也是非常正常的;如果论坛上交流的各方发表观点都能基于严谨科学的态度,烧友幸甚。
很多用户跟我们提过建议:世纪格雷应该把产品定位重心放在sacd(dsd)上,因为sacd有资源丰富的优势,蓝光音乐虽好但资源还有限,sacd短期内能获取更大的利益回报;站在纯商业的角度用户的话非常正确;但是蓝光音乐我们认为是有前途也非常值得去拥有去推广的。技术本来就应该在商业之上。
当然,在这也请等待dsd的用户朋友放心,我们的dsd在顺利进行中。我们的方案底层有sacd代码,我们的dsd固件发布,与现有的其他方案相比会是有优势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