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07208209210211212213214» / 2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蓝光音乐显魅力 世纪格雷展风采 (值得珍藏的Marvell 88DE3010,... [复制链接]

查看: 5426443|回复: 2268
2101#


















最后编辑兰棹 最后编辑于 2018-09-22 09:16:53
TOP
2102#

广州音展随笔之一:纵横跌宕与恬静优雅

    这次广州展,虽然“山竹”不请自来,格雷几位远方的用户朋友也因此取消了行程,但是14-15号这两天,感觉人流量比往年不减反增,而且观展的烧友里,中青年的比例在上升,珠三角及周边区域,不愧国内发烧圣地,烧友很多。在展会过程中,我还看到几位十岁上下的小男孩子,也像大人一样先凝神听听,然后走近观察机器,最后录像,颇有发烧“大侠”风范,令人忍俊不禁。
    
     先说说VIP7格雷的两声道演示系统。
     第一套系统组成:音源是9i-AD终极版,功放是世纪格雷最新亮相的大功率全平衡前后级9i-938/9i-958,音箱是ATC SCM100被动版。这套系统上演示的主要曲目是:
1、飞鹰乐队的《加州旅馆》
2、《科普兰100》“平凡人的号角”
3、Piazzolla的探戈舞曲《Libertango》
4、贝多芬钢琴曲《献给爱丽丝》
5、Jennifer Warnes珍妮弗.华恩斯《猎人》专辑里的“Somewhere, Somebody”。
    
     第一和第二两首演示曲,都是考量系统动态响应能力的,9i-938/958驱动ATC SCM100表现良好,撑得很开阔的立体空间呈现出一个优秀的声场;尤其是在播放科普兰100时,开场即气势恢宏,远处大钹与大鼓声撼地而来,能体会到一种绵延不尽的暗力;随即齐奏的铜管群嘹亮的声音破空而来,强烈的金属质感温暖而辉煌,ATC的中频优势此时无比肆意张扬。
     探戈大师皮亚佐拉(Piazzolla)的代表作《Libertango》有很多演奏版本,展会演示的版本由24位伦敦大师级大提琴手演绎。顿挫感比较强烈的探戈舞曲由音色雍容华贵的大提琴群演奏,美得令人为之倾倒。这首曲子主要展示这套系统中频的音乐表现力:富于质感和密度,流畅有韧性,也有很不错的泛音呈现。
   第三第四首演示曲是很多烧友耳熟能详的曲目,现场几次播放《献给爱丽丝》,这首回旋曲式的钢琴曲重播得纯朴亲切、优美娴雅,现场听众基本是听完才会离开。而当珍妮弗.华恩斯的歌声响起,每每能让展房里忙着咨询机器的烧友立刻安静下来聆听。

     第二套系统是:音源9i-AD乌金终极版,功放是世纪格雷9i-908/810,音箱ATC SCM40/德国殿堂GRAND。因为是同场演示,这套系统和第一套系统比,播放同样曲目,全频的量感是略少的,听感上声音的信息量、声场的饱满度轻易就能辨识;但是到现场聆听的烧友,似乎对第二套系统关心得更为细致,现场整套售出的两套设备,也是第二套系统。

    虽然今年展会因为“山竹”到来,三天展会变成两天,但是世纪格雷带到展会现场预备烧友购买的机器,第二天即已售空,有部分烧友还是付了款由公司另行发货,现场销售的机器,以高性价比的9i-ES/ESA、9i-90SA为主,其次是9i-AD和9i-810/908,音箱是ATC19.
看来作为厂家,如何做出高性价比的产品,如何将高端产品的技术下移,以技术手段降低烧友听音乐和发烧的成本,是个需要加倍重视的问题。

     展会的第三天,广州风雨交加,上午还有部分冒着风雨前来看展的烧友,下午观展的就很少了。几年来,终于有机会在展会现场,安静地好好听听自己的系统。因为环境及供电等原因,展房里听到的声音和平日里在公司听音室听到的声音比,差距是比较大的,但是很奇怪,在展会现场听,似乎有种莫名的感动,也许在那里在当时,注意力真的放在了听音乐上。而非如平日在视听室,关注的是每个声音的表现。
最后编辑兰棹 最后编辑于 2018-09-24 23:18:07
TOP
2103#

广州音展随笔之二:马勒一的波澜壮阔与春江花月夜的绝美意境
      
        展会上,一位花甲老者在我们的展房里聆听了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后感叹:中国音乐是最好的音乐,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虽然我对他的观点持折中的看法,但是他言语中流露出的自豪感依然让我感动,他显然也是被现场重放的这首古典名曲深深打动,才会有如此感慨。 另一个时间段,几位烧友欣赏了托马斯指挥的旧金山交响乐团演奏的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蓝光音乐会,对多声道系统下丰富的细节还原给予了充分肯定。

      马勒的作品一向被认为是考量音响器材是否具备高素质的试金石,原因在于马勒的作品内容浩瀚繁复、表现手法诡异多变、情感起伏波澜壮阔。马勒的作品,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和不屈的抗争精神、当然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想往;这些特征也许跟他生于犹太人家庭有关,犹太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不可避免地在他的精神世界留下深刻印记;马勒曾慨叹道:“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家可归者。在奥地利人眼里,我是一个波希米亚人;在德国人眼里,我又是一个奥地利人;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一个犹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闯入者,不被任何地方接受。”  这种根植在心灵的悲剧情感羁绊,造就了马勒音乐中忧虑彷徨、悲壮跌宕的悲剧色彩,但是却具备极高的审美价值。
      

      马勒也许一生都在用音乐宣泄灵魂深处无尽的孤寂感、他以高超娴熟的音乐语言向世人倾诉自己在精神世界的上下探索; 可以说马勒早在一个世纪前,就以其浩瀚繁复的音乐作品,预示了当今人们的心灵世界的彷徨不安与焦虑。

       欣赏马勒的作品,需要安静的环境及平静的心情。夜幕将降临的时候,展会现场人已经不多了,这时是播放马勒的好时机,当我打开旧金山交 响乐团演奏的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蓝光音乐会,托马斯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几个烧友走了进来,一看是马勒,立即就坐下了。





    《D大调第一交响曲》是马勒的作品中最难演绎的。年轻的马勒在写这首交响曲的时候,也许他还在寻找属于他自己的音乐语言,在乐队配器方面也是带着尝试性的。《D大调第一交响乐》对演奏技巧要求极高,因为这部作品从内容到表现手法都带着一种探索、迷茫和躁动。马勒的后期作品逐渐变得顺畅简单,或许是他终于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

       时间关系,我只选播了第二和第四乐章,最精彩的两个乐章,也是最能打动人的乐章。多声道在这种复杂场面的刻划上是有显著优势的,殿堂扬声器精确的场感将各种乐器有效地分开并清晰定位,完全避免了吵闹的感觉,很多音响系统播放马勒作品表现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层次不够清晰,当所有器乐齐奏的大场面一出现就乱成一团,但是在世纪格雷组合的这套hifi多声道系统上,能让你体会到无比美妙的层次感、空间感,如临现场,精彩重现!当展厅外的走廊变得很安静,观展的观众全部都离开了的时候,格雷展厅里的几位烧友才结束了马勒一的欣赏,他们满足的神情以及赞许的目光,已经表示了他们的肯定,音乐成了彼此心照不宣的交流。

       相对于恢宏的马勒一,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则完全是另一个境界的音乐,二者之间几乎无可比性,在这套能传神演绎马勒一的系统上会是什么效果呢?

       非常幸运,世纪格雷与殿堂扬声器的组合,在表现民乐上有着突出的优势,不仅是突出,而且是非常突出!玲珑剔透的音色,迷人的堂音,弥漫的空间感,给你一曲活生生的音乐 !完全避免了传统扬声器在播放民乐时容易偏干的倾向。

       《春江花月月夜》源自明清时期的琵琶曲《夕阳箫鼓》,其古筝曲取义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得名;格雷的系统在重放这首曲子时,呈现的是一 种与众不同的声音:纯净、灵动,丝丝入扣的分析力、蛊惑人心的堂音,完美诠释了这首古筝曲空灵、幽静、优美的意境;难怪那位老者会在凝神细听之后,大发感慨。 音响器材最终要为音乐服务,让冷冰冰的器材发出热情真挚的音乐之声,这或许才是发烧的终极境界。
最后编辑兰棹 最后编辑于 2018-10-09 22:49:15
TOP
2104#

世纪格雷9i-92SA上市了?
TOP
2105#

世纪格雷9i-92SA上市了?
吴川李董 发表于 2018/10/26 21:00:53

9i-92SA(中文名:金画眉)年底前上市,批量机加工已经在进行中;下面是样机照片,量产机型细节处稍有不同,更加精美。
最后编辑兰棹 最后编辑于 2018-10-28 01:47:33
TOP
2106#

耳机玩家的评测



影音前线9i-90SA-2.jpg (, 下载次数:0)

(2018/11/8 17:52:57 上传)

影音前线9i-90SA-2.jpg

TOP
2107#

“卖大包”源于清末民初,广州的茶楼为了吸引食客,独辟蹊径创了一种鸡球大包,馅料丰富,有鸡肉、猪肉、笋粒等,形体自然也比普通包子大得多,所以就叫"大包",现今用于形容产品性价比高、功能强大、货真价实。
TOP
2108#

90与92有什么不同?
TOP
2109#

期待92上市
我爱我的祖国
TOP
2110#

我是9IESA用户
请问 手机软件有更新吗?那个app太老旧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