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pchifi007 于 2013-11-8 17:05:00 发表 精彩。研究到这个份上。刻苦钻研的精神。认为调音的前提首先是建立一个标准参照。也就说以什么为标准。那些大厂的产品设计师对音乐的修养是比较高的。威信先生去过金色大厅回来后改变了他以前的很多概念。对威信做了进一步的调整,调整了分频和喇叭单元。看来标准是一定要有的。 |
多谢关注!您举的例子我极有共鸣。最近听了一套天籁之声的系统,对我的声音审美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回来就把系统的垫才重新设置,电子管重新更换。但还不够,还要开发新的声音走向的脚钉。当时对这套系统的听感:——“播了王菲,换上EMI普列文指挥的《仲夏夜之梦》,这张碟子印象中序曲部分是完全没法听的,太幼细单薄,沉闷亢长。本打算漫不经心熬过这段垃圾乐章,等待倾听婚礼进行曲的激昂,谁知道听了不到一分钟,就觉得和我之前的听感完全不一样:小提琴幼细的弱奏似乎被施了魔法,很鲜活飘逸,如同蜻蜓抖动着透明的翅膀在森林中翻飞,。。。。”
=
这对箱完全吻合我对于好声音的审美,甚至,带给我更多的认识和启示:
=
1、高度透明精准,无箱音,无音染,几乎无癖性;
2、色彩丰富,每样乐器的特征泛音整齐无丢失,味道很足;
3、细节很多而且自然不夸张,分辨率高,各种乐器合奏互不遮挡混淆,具备强烈的现场感;
4、微动态很好,细腻,鲜活,各种乐器的弱奏也充满着跃动感;
5、三频方面,高频完全打开,而且不亮不薄自然;中频厚薄适中真实有密度;低频弹跳感很好,节奏整齐不拖沓,下潜和量感适中。无一丝赘肉。“
牌子就不说了,免得广告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