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六玩HIFI——当南瓜分体845后级遇上柏韵211分体后级 [复制链接]

查看: 28125|回复: 62
11#

大家不要以为双十五寸就必然开声就有很好的低频。罗总家没有刻意地进行装修,一面是落地玻璃,两面墙光光的,没有什么书画作品等装饰性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即使是接南瓜后级,听高格式文件《古事记》一碟中的“响宴”,低频出得也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现场邝版、W版一起诊断,认为没有做任何处理的环境因素影响了系统的声音表现。后面的经历就令我等大开眼界了。若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响宴”是很久以前听音乐台《音响世界》介绍的一段非常发烧的电子合成音乐。其中的旋律非常好听,鼓的演奏也很美,我搜了一下关于《古事记》这张碟的介绍,复制来给大家看看,以便更好地理解该碟的音乐内涵(原文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613798/):
   《古事記》是喜多郎根据日本古书《古事記》所描绘的人类起源的图录所创作出的一个作品,堪称“长篇电子合成交诗”.CD的封面极富水墨写意特色:褶皱宣纸的正中央是一只浓墨绘就的眼睛,下方是一滴眼泪,左侧则用日文汉字随意的书写出“古事記”三个大字,字体流畅,毫无做作之感。而这张专辑也正如CD封面所展现的给大家的,在人类与自然,过去与现在、未来的时空中构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展现了一幅幅史前初民的壮丽诗篇,《太始》、《创造》、《戀慕》、《大蛇》、《嘆》、《郷宴》、《黎明》,七个乐章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将史前初民眼中的原始自然与他们的种种喜悦、恐惧、愤怒、憧憬、力量一一道来,那张弛有序的节奏,悠扬动听的旋律,层层叠叠的抒情,充满了生命脉搏的意境与气魄,使听者回旋于上古神话、文明的沉思中,被深深震撼。

第一乐章 太始 Hajimari

很久很久以前,与地面没有区别的天空中,笼罩着黑压压的乌云,大海也如泥泞的沼泽一样混浊。乌云层叠,雷鸣电闪,连降不停的倾盆大雨让整个世界一片混沌。

以一声太鼓开篇,随后伴随着悉悉碎碎的电子音效,便听到一声声清晰的心跳声,“咚,咚,咚……”,响雷,混沌中的天地骤然顿开,上为天,下为地,音乐史诗一般地再现了这一过程。笛子、鼓声、提琴充满了灵性,预示着生命即将在这个荒芜、古寂的大地上孕育而生。

第二乐章 创造 Sozo

为创造世界而生的神,是男神伊耶那岐和女神伊耶那美。两人站在众神居住的高天原的虹之桥上,将天沼矛伸进大海搅拌,猛地提出矛时,矛尖滴下的海水就凝成了美丽的小岛。

那种旋律响起时,有一种欣欣然的感觉,仿佛见到大树刚生出了嫩绿嫩绿的树芽,生机勃勃。那是一种不同于史诗的歌颂,我仿佛看到了女娲,一种伟大的母性的光辉下,苍茫的大地上诞生了稚嫩的生命。

第三乐章 恋慕 Koi

为母亲伊耶那美之死而深感悲痛的夜神速须佐之男因大闹高天原被逐出天界。某天,他来到了被大蛇袭扰的村庄,遇到了美丽的栉名田姬。

一开始,提琴与笛声仿佛是一个少女的叙述,少女温柔而清新的向你描绘着生机盎然的自然,她热爱的家园、亲人和爱人。满怀着希望,顺着少女的目光放眼开去,让我们尽情赞美这美好的一切吧!

第四乐章 大蛇 Orochi

得知栉名田姬成为八头大蛇要吃的目标,速须佐之男制订了计谋后勇敢地向大蛇发出了挑战。然后他与眼睛象红灯笼一样、长了八头八尾的怪物进行了战斗。不知道“大蛇”在日本神话中的含义是否与中国相似,总之,我似乎从这曲名中看到了部落图腾的神圣与力量。十九下大鼓擂击与古琴弹拨,声声慑人心魄,一个伟丈夫临风而立,放眼世界后,意欲改造世界、有所作为的勇武豪迈的气魄和志在四方的胸襟展现无疑,飞扬的电吉他首次闪现,充满了智慧。

第五乐章 叹 Nageki

速须佐之男的壮举传到了众神的耳中,他的姐姐太阳神天照大御神将速须佐之男叫回了高天原。速须佐之男升天时,天地震撼,以为他要来抢夺地盘的天照大御神又怒又怕,躲进了天之岩户。风声掠过,风铃清响,笛声中有一种淡淡的释然、沧桑与睿智。这难道是一位髯发尽白的老者眼中的世界?那是一种大智慧与大自在的境界,原来用不同的眼光看向这大千世界时,竟有着如此的不同。

第六乐章 响宴 Matsuri

为了让天照大御神从天之岩户中出来,速须佐之男向父亲伊耶那岐祈求,令众神在岩户前面唱歌跳舞,举行祭祀。众神的行为令天照大御神十分奇怪,她打开了岩戸的大门。这首长达9分钟的曲子,被视为这张专辑的颠峰之作。尤其是后半部分的合奏,激荡心灵。而此曲的前半部分在Live In America中得到完美的提升。很自然的,从曲名想像到这是一次部落大聚会。由疏而密的鼓声层层叠叠拉开帷幕,聚集在一起的远古先民手捧酒樽,高举琼酿,祭天、祭地、祭远祖。太鼓声声,由弱渐强,铿锵有力的唱喝,踌躇满志的人们激情万丈!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饱含了东方文明的博大与精深。

第七乐章 黎明 Reimei

天照大御神从岩户中出来以后,高天原与地界的各个角落立即大放兴明,草木萌芽,花儿盛开,鸟儿也开始歌唱,世界又恢复了往日的和平。新的黎明开始了……背景中远远闪现着合唱团的吟唱,人们放飞了希翼,看火红的太阳升上高远的天空,这不只是自然中的黎明,这也是人类文明的黎明,电击他再次响起,升华了所有的情感,掀起最后的高潮……落幕,那是海浪拍打沙滩、岩石的声音吧?吹着海风,面对着浩瀚的海洋,融入自然,静静的聆听大自然亘久不变的诉说,生生不息……
结束了这一段音乐旅程,你是否感受到作为人的一种骄傲与自豪?是否已领悟到《古事記》的灵魂与精髓?那的确是这四个字:

生生不息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13-10-20 16:07:54
TOP
12#

原文再叙书接上一回。还好,现场有位高人在场,带了套“架撑”(即普通话的“器材”),一台EQ机和一个带话筒拾音及电子示波功能的类似于遥控器的东西。通过10来分钟对现场的取声,左右声道各播放一段粉红噪声,然后根据示波反映的现场声学环境情况,调整EQ均衡器给予补偿。经过这样调整设置,半小时后系统重新开声,哗整个系统出来的声音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变化非常明显。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13-10-20 21:30:58
TOP
13#

EQ是这台

来个正面,很多调控的东西,希望专业人士能介绍一下。
TOP
14#

发了那么多图,忘了给前级露脸的机会,C22帅哥来的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13-10-20 21:39:02
TOP
15#

试听时使用的主要是先锋的蓝光机+柏韵的解码,用ATLAS的HDMI线传输。先放一张SACD诱使蓝光机进入读蓝光的状态,然后用遥控控制读取硬盘中的高格式文件。播放的文件主要是恐怖海峡的俗称“大天线”一碟的文件,还有《兄弟情深》中“YOUR LATEST TRICK”(香港电视剧“壹号皇庭”的插曲),RCA 斯托颗夫斯基的狂想曲集(俗称“白头佬”)的SACD,这张SACD超便宜,不到70元,DSD输出经解码由罗总的系统播放出来乐器间的层次非常清晰,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的质感强烈。邝版特别选播了“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南瓜845分体后级表现出卓越的控制力,大提琴演奏的低音部分群奏段落既有速度感,冲击力,也富有能量感。感觉如内功修为上乘的高手,出拳收放自如。快时如闪电,而力度并非一拳击出而气力出尽,一发而不可收,而是有一股韧劲,如暗涌,深不可测。
     W版选播的圣桑第三交响曲,普朗克管风琴协奏曲,那管风琴奏出的低频宏大而震撼,往地下辐射,扩散。罗总自己坦言在家从未开过这么大音量,那种感觉,自己都觉得震撼。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13-10-20 22:40:07
TOP
16#

换柏韵211分体后级机后,一开始几分钟,声音并不如意,当然胆管都没热,机器没有进入状态。热了一段时间再放RCA白头佬一段音乐,我自己感觉低音乐器的结像不如南瓜845机的清晰,低音略散了些。后来邝版提出来放弃麦景图C22前级,改用柏韵解码器直接接柏韵211分体后级,用解码器的音量调节来控制大小声。这一换接,变化真大,麦景图C22可以下岗了。出来的声音干净了,背景更“黑”。低音力度强劲了,不同乐器声音的分辨更清晰,整体分析力显著提升。此前南瓜845分体后级出来的声音对比之下已没有什么优势。柏韵器材一套“西装”,竟然非常合衬。罗总自己都没有这样搭配过。看来玩机,还是邝版经验丰富,对器材的声音非常敏感,对器材的搭配有其独到的见解。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13-10-20 23:03:21
TOP
17#

前文提到像“遥控器的东西”我想是专业器材吧,应该不是配套EQ器材卖的,估计是环境噪音的测试仪器,加上计算机软件的分析,辅助调整EQ数据。别人“揾食的工具”(赚钱的工具),不让拍,我也没问。
TOP
18#

当天对比过蓝光机直出DSD,和播放由软件转制成WAV文件的声音区别,前者声音更纯净,背景更黑。后者声音略为抢耳,刹那间觉得好听些,细细认真听,声音没有那么纯净,自然,WAV出的小提琴声较播放DSD的声音偏亮一些。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13-10-21 12:53:44
TOP
19#

罗总的黑胶系统 AMAZON唱盘

范登豪MC10唱头

自家柏韵的胆唱放,下面是灵敏音响李健大侠新研制的碳纤维钉垫

TOP
20#

楼上大侠建议换成什么管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