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那些感动您的音乐瞬间 [复制链接]

查看: 22742|回复: 49
11#

原帖由 ludwig2000 于 2013-7-29 21:58:00 发表
感谢楼主。这个论坛里很少有像这篇文字一样抛开版本、年代、演奏家而纯粹谈论音乐给人带来的感动。你的文字也让人感动。

很久不见老兄了。有时候我也觉得:把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放到音乐上,究竟是幸运还是遗憾甚至错误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

原帖由 ludwig2000 于 2013-7-29 22:04:00 发表
2004年七月,大清早爬起来看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直播。近结尾处的一个节目,在马勒三第六乐章中,一些雕像的碎块吊在空中翻转腾挪,在音乐的最高潮,合并成为一个人形雕像。那一刻,激动和感动的无以附加。
奥运这个马勒的细节就记不得了,很抱歉。不过马勒很早就听了。还是在90年代,那时候用SPHINX和BW听马三,细节清清楚楚,深受震撼。后来器材换了又换,始终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可能是自己心气浮躁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原帖由 ludwig2000 于 2013-7-30 21:45:00 发表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3-7-30 13:4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ludwig2000 于 2013-7-29 21:58:00 发表
感谢楼主。这个论坛里很少有像这篇文字一样抛开版本、年代、演奏家而纯粹谈论音乐给人带来的感动。你的文字也让人感动。

很久不见老兄了。有时候我也觉得:把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放

很佩服兄台的境界。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

原帖由 法国组曲 于 2013-7-30 23:38:00 发表
3.1999年,北京,严冬。里赫特奏的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甘家口金刚家,有金刚和李凝,王硕在场。刚买回来的盘,用金刚那破套机放。他家没暖气,就都裹着棉衣听,挤在他家的小沙发上跺脚。金刚仍那么抗拒,王硕仍那么真诚,李凝的眼睛仍那么美丽。天太冷,音乐也没听出什么名堂,但是那个场面却老记起。

谢谢兄台和大家分享您的爱乐经历,我尤其喜欢第三条。其实,这段话就是说人的精神生活要比物质生活还要重要,我很能理解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原帖由 醉心山庄 于 2013-7-31 10:02:00 发表
心灵的感动······
是的,一个人的人生追求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的内心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追求外在的东西,但外在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因为人的欲望也是没有穷尽的。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也是这样的。相反,如果一个人回到他内心,追求一种平静,不再大包大揽,这个人可能会更幸福。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

原帖由 tian1864 于 2013-7-31 19:58:00 发表
以前广播节目不像现在这样连续24小时的。
在深夜或凌晨,会播放一些古典音乐的小品。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
活泼跳动的音符会让我在漆黑的夜色中有很多联想。
直到现在,仍然很喜欢这个曲子。

我以前听广播,主要是因为唱片太贵。我主要听香港电台第四台97.8。
我录过一些磁带,那时我用先锋套机,能听能录。
我还记得肖复兴写过的那篇《最后的海菲兹》,里面谈到他怎样录过海菲兹的贝小协。
那个时候听古典音乐不太注重音质,音效发烧是后来的问题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原帖由 醉心山庄 于 2013-8-1 9:29:00 发表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3-7-31 12:5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醉心山庄 于 2013-7-31 10:02:00 发表
心灵的感动······
是的,一个人的人生追求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的内心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追求外在的东西,但外在的东西是无
从医学和生物学角度来看音乐,音乐是可以促进人的大脑产生某种物质,从而使人感到愉悦。从很久以前听磁带一直到今天听发烧音响,目的和效果都是一样的,都是寻找某种共鸣和获得某种愉悦的感受,使人获得快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8#

第一次的感受是最深刻的。早期听音乐,很多是依靠人的本能的,那时候相对于今天会更纯粹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9#

原帖由 vadervader 于 2013-8-4 22:38:00 发表
脑海里最美的旋律大概是海菲兹演艺的  德彪西 亚麻色女孩小提琴改编版
接下来就是老柴 和拉威尔的 蜜饯加浓汤

音乐给我留心最深的感觉 是 灵  、 嗲  、 怵  、真
我问自己脑边回响的最深刻声音就是马六、柴六、三首小曲中进行曲、璐璐组曲末乐章 那种突然间的绝对打击性的恐怖感,其他所有音乐都没如此营造过。

没有兄台听得这么多,海菲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维泰利《恰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0#

对贝多芬这首《三重协奏曲》,钢琴声部是比较弱的。
我还是比较喜欢卡拉扬和大卫,老罗,里赫特这个版本。
对这个俄罗斯三巨头,只有卡拉扬可以摆平这个关系。
帕尔曼,马友友和巴伦伯伊姆这个组合的版本风格比较活泼,生机勃勃。
穆特和马友友等人也有一个版本。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