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还是我自己来吧!科托40CD听感 [复制链接]

查看: 12934|回复: 45
31#

下周重点说说舒曼,其他的和蒂博的小提琴奏鸣曲,加上卡萨尔斯的“黄金三重奏”已经太多人赞扬了,都是室内乐必听的经典录音,不用我再费口舌了吧!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2#

原帖由 科托 于 2013-1-26 15:04:00 发表
顺便说说其他前奏曲录音,佩特里(EGON PETRI)不错,莫伊塞维奇也不错,阿劳60年在布拉格之春的现场也不错,是感情内敛的好录音。阿什肯纳吉也不错,俄罗斯学派习惯于整体布局,把作品象山水画卷一样展开在你面前。听完科托马上转去听阿格里奇会不适应,感觉比较乱。55年古尔达的现场只能是一个“小”前奏曲集,第15不错,轻的发音显得不自然。日本LIU MAER出的2003年斯兰倩斯卡现场,老态龙钟,有骗

老兄听过波兰本土钢琴家的演绎吗?以下我前一阵的听音感受:
听了三个版本的肖邦的PRELUDES,第一波兰本土钢琴家Halina Czerny-Stefańska,第二MORAVEC,第三DAME MOURA LYMPANY,完全不同的感受。Halina Czerny-Stefańska对待每一首都像大作品,展现不同的意境和音色,由稳定的节奏到能量的爆发,感觉惊艳,其中第17首,科尔托认为是那时她对我说:她爱我,缓慢的低音配合柔美高音,确实有这种韵味;MORAVEC是营造意境的高手,独特的音色使每个慢乐章都有种特别的味道;LYMPANY听起来就像轻音乐,爽快舒适。毫无疑问还是Halina Czerny-Stefańska最耐听,在巴黎跟科尔托学过,后来在华沙跟Józef TurczyńskiZbigniew Drzewiecki学习,1949年肖邦大赛第一名。
最后编辑simontian2399 最后编辑于 2013-01-28 13:37:37
TOP
33#

这套到手不久,刚刚听了几张,我认为随便拿出几张来,就已经物有所值了
音质出奇的好
最让我高兴的是收集了他和蒂博、卡萨尔斯的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这个录音早年在林逸聪的《音乐圣经》里提及,多年来第一次见
http://t.qq.com/bach_and_mahler
TOP
34#

回复 32# simontian2399 的帖子

simontian2399朋友,事情最好查证后再说,不然会闹笑话? Halina Czerny-Stefańska是哈斯基儿的师妹,哪有资格跟老师科托做同学?道听途说不靠谱的.她是继承了科托自由速度的特点,不过她那一代开始都习惯将乐曲拉长来表现,这点她没有学到科托的优点(紧凑).我有她的玛祖卡全集和波兰舞曲全集.
至于说到波兰学派,20世纪早期的那些才是巨兽:帕德雷夫斯基,戈多夫斯基,霍夫曼,弗里德曼,科扎尔斯基.莱谢蒂茨基(施纳贝尔,莫伊塞维奇,弗里德曼和帕德雷夫斯基的老师)也是波兰人,李赫特的老师涅高兹是戈多夫斯基的弟子.
最后编辑科托 最后编辑于 2013-01-28 09:59:28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5#

原帖由 科托 于 2013-1-28 9:54:00 发表
simontian2399朋友,事情最好查证后再说,不然会闹笑话? Halina Czerny-Stefańska是哈斯基儿的师妹,哪有资格跟老师科托做同学?道听途说不靠谱的.她是继承了科托自由速度的特点,不过她那一代开始都习惯将乐曲拉......

确实没查过,谢兄台指正。刚把科尔托33、34年的前奏曲录音找出来听了一下,我还是喜欢Halina Czerny-Stefańska这种“拉长”的演绎和强烈的对比。老兄听过Halina Czerny-Stefańska的前奏曲吗?感觉如何?
最后编辑simontian2399 最后编辑于 2013-01-28 13:29:11
TOP
36#

她的前奏曲没有听过,但我喜欢科托这种立体透雕一样的演奏,因为现在画卷似的演奏太多,立体的演奏太少.
各人喜好不同,不必强求.只是多听不同的演奏会增加自己的容度和对作品的认识.其实对作品的认识也就是对人性的认识.
最后编辑科托 最后编辑于 2013-01-28 15:13:40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7#

诗人说:我们开始舒曼吧.
昨晚听了几个<狂欢节>版本,非常精彩!
拉赫玛尼诺夫的快速乐段和强力乐段那种重量感,非常明显! 他的<蝴蝶>是信手而来.
戈多夫斯基相比更细腻,他的<蝴蝶>是立体的,<肖邦>是信手而来.
57年米凯兰杰利的是非常轻和非常强的鲜明对比,<肖邦>也是信手而来.
39年阿劳有一股向前的驱动,非常快!<肖邦>是真诚的.
科托一共3次,23年的录音最快,但录音最差,28年录音不错,在<弗罗雷斯坦>有很多内心的自白,在<尤塞比乌斯>有速度的变换,强弱的对比和音色的变化. 他的<肖邦>是真诚的. 53年的录音最好,也最慢,但气势不差!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8#

他的<蝴蝶>充满了自由速度的运用,强弱力度的转换,音色的变化,表现了作品中诗意与冲动情绪的频繁转换. 在ANDANTE的舒曼卷里还有48年<森林景色>中的VOGEL ALS PROPHET是音色极美的展现,虽然只有2分多钟.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39#

同样再说说<森林景色>,47年的哈斯基儿比科托还灵动,被ANDANTE选中我觉得合情合理.56年李赫特在布拉格也很棒,第2,8段非常快,但对比VOGEL ALS PROPHET(预言鸟),李赫特缺乏自由速度的问题出来了,在节奏上有时就显得笨拙.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40#

<童年情景>科托录了两次,35年的录音稍差过47年的,科托展示的童年是无忧无虑,自由,白日梦,还有点淡淡的忧愁,最喜欢倒数第二段,也喜欢对"诗人说"的处理.
他的同学NAT非常快,创造出一个有点毛躁,冲动的无忧无虑的孩子形象.
87年的霍洛维茨返老还童,但毕竟是老了,迟暮之感!
哈斯基儿创造了一个天才儿童的童年,冲动但不越矩,一切都很完美.她继承了老师的特点,更灵动!
无分别心为公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