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施耐德汉成立自己的弦乐四重奏,同时又在国家音乐学院及萨尔茨堡Mozarteum任教。1948年,他跟女高音Irmgard Seefried结婚。同年,小提琴家Georg Kulenkampff过世,施耐德汉接替他的两个遗缺:在富特文格勒的力荐下,他担任著名的琉森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席;同时跟Edwin Fischer及Enrico Mainardi一起玩钢琴三重奏音乐。1949年,他索性辞掉维也纳歌剧院乐队的工作,决定做一个独奏家。1952年,施耐德汉甚至将自己创立并用心经营的四重奏交予另一位小提琴家Walter Barylli去领导。这就是Barylli quartet的来历.
1945年重奏组改名Barylli Quartet,当时成员:Walter Barylli(一提)、Walter Weller(二提)、Alfons Grunberg(中提)、和Hermann Beckerath(大提),1951年成员变更为:Walter Barylli(一提)、Otto Strasser(二提)、Rudolf Streng(中提)、Richard Krotschak(大提),1955年大提更换为Emanuel Brabec。四重奏组50年代在Westminster留下不少录音,包括全套的贝多芬四重奏,但是不幸的是,Barylli一直体弱多病,后来右手更加出现了严重问题,不得不在1959年宣布退出演奏事业,Willi Boskovsky接替了Barylli,组团名称改为了Vienna Philharmonic Quart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