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录音咨询 [复制链接]

查看: 13922|回复: 52
21#

回复 20# 中山张 的帖子



这张要播好不太容易。
风雨中抱紧自由
TOP
22#

回复 21# allen1225 的帖子

威尔金森录音,不过这张录音有些干...
感谢上帝.
TOP
23#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10-10 19:14:00 发表
哈哈...不约而同。但要注意播放时的相位设置:这张CD,英国SWINDON压碟首版是反相的,而西德SONOPRESS压碟首版是正相的。

还有,Decca 阿根塔指挥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的演录版也挺不错。

多谢提醒,俺家的是英国版的
TOP
24#

回复 23# 若飞公子 的帖子

不用客气!这张CD很久没有听过,今天中午找了出来复习了一下发现英版SWINDON压碟首版是反相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5#

回复 21# allen1225 的帖子

原帖由 allen1225 于 2012-10-11 2:11:00 发表
这张要播好不太容易。

对,就是这张CD唱片,最好找 Decca 德国 PMDC 戒子银圈的。





这个演录当时录音、制作非常出色,唱片大份额地保留了弦乐群的柔顺活生和通透、管乐的张力逼力和铜管的狂野(听感来自英版 Decca 蓝背 ED1、LP)。

故此,重播这张CD唱片时要求系统的全频平衡度、解析力比较高,同时对系统的微动态、微信息、瞬变、密度、柔顺性也要求比较高。否则很容易会在小提琴部群奏时出现燥、沙石感,大提琴部不通透、蒙,铜管暗哑无光、粗和蒙,低电屏的情节反映因解析力和微动态不足会出现连续性欠缺而觉得空洞;这些都是这张CD要播好不太容易的原因。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6#

回复 22# Cantelli 的帖子

原帖由 Cantelli 于 2012-10-11 10:49:00 发表
威尔金森录音,不过这张录音有些干...

您好Cantelli兄!

威金森在灌录这张唱片时有效仿 EMI 早期录制的风格,唱片整体演、录、制作都很好。

这张唱片一点也不会干,弦乐是很柔顺、通透和活生的,管乐也非常生猛和具张力和逼力。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7#

回复 26# 中山张 的帖子

感谢上帝.
TOP
28#

原帖由 cappucino1 于 2012-10-8 5:49:00 发表
哈哈哈哈,我直觉上觉得也是,是不是这是一个法国版 emi? 白色底封面上有个图画有一个鸟的?录音还好吧?这张cd 很老了,很稀少把。


法版图,比较少,但留心下网上还是找得到,而且价格不高。




还有一个版本 [/quote]

Munch的EMI 幻想,還另有一套3CD
裡頭包含的Munch與巴黎管弦樂團的首次錄音(布拉姆斯一號、波麗路 etc.)
TOP
29#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10-9 19:21:00 发表
原帖由 条顿骑士 于 2012-10-8 22:08:00 发表
哈,这种大路货一个版本足矣,一个作曲家的作品有无穷尽的音乐家演出唱片公司出品,最后听音乐听出来个考据派的。

这个曲目大路货也不怎样算的。

如果要偶只选一个演录版本的话,偶只会选 EMI 克路易坦指挥的。


中山張兄說的
應該是克路易坦 & 愛樂版,這是EMI的正規盤,弟覺得這組合可惜樂團弱了點
克路易坦與音樂院團,有一個東京現場錄音
日本發行過數次
不過前幾年,EMI買了版權重發一次,轉錄效果也不差
TOP
3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