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玩黑胶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41#

这么快下结论?还缺了光面碟超焦距负补偿角实验吧?

下面是VPI厂家关于升级唱臂抗侧滑力装置描述的原文,请大家参考,请留意红色字体。
For JMW-12.7 Tonearms

Anti-Skate is one of the least understood forces acting on a tonearm. Skating force is created by friction between the stylus and the record, causing a force vector in a direction towards the centre of the record when the headshell of the tonearm has an offset angle. Putting the stylus down on a flat, groove less record will cause the arm to move toward the centre of the record.
[size=-1]

Arm manufacturers have tried to compensate for this force, but that is impossible because the forc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s the music and velocity change.


[size=-1]


VPI has conducted careful listening tests and determined that every tonearm they tried sounded better with its mechanical anti-skating disabled and the tracking force very slightly increased... VPI has a unique solution to anti-skating: the coiled wire of the JMW Memorial Tonearm acts as a spring and pushes the arm back without affecting the sound quality. The new VPI JMW-12.7 Tonearm Anti-Skate Upgrade now gives you the option of a mechanical anti-skate device!



后面是错漏百出的狗哥自动全文翻译:


[size=-1]

是最不理解的力量作用于一个唱臂之一。滑冰力是由触针和记录之间的摩擦,从而导致的力矢量的方向朝向中心的记录,当唱臂headshell具有偏置角。把手写笔槽平坦,少记录会造成手臂臂制造商试图弥补这股力量,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力是不断变化的音乐和速度的变化走向中心的记录。。


[size=-1]


VPI进行了认真的聆听测试,确定唱臂他们试图听起来更好,机械防滑冰禁用和跟踪力略有增加。VPI具有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反溜冰:JMW纪念唱臂的丝绕作为一个弹簧和不影响声音质量的情况下,推压臂回。新的VPI JMW-12.7的唱臂反滑板升级,现在给你一个的机械防滑板设备选择!

最后编辑Dr kuang 最后编辑于 2012-10-13 02:43:54
TOP
42#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10-13 7:27:00 发表
昨天言语上对旷版多有得罪,万望海涵;昨天争论过程我也没有站到一个理性客观的立场,有很多不当言论,也在此向各位关注此帖的烧友致歉。


讨论对事不对人的话没问题,大家请继续。
TOP
43#

回复 487# we101f 的帖子

金手揖在正切上臂可以过
TOP
44#

回复 532# 中山张 的帖子

光面碟试验设计并不合理,用测试碟按照不同有效臂长和正负零补偿角播放并录入电脑看图表,结果一目了然,张兄最有条件做这个试验。
TOP
45#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10-21 8:21:00 发表
无论是S型唱臂,还是J型臂,还是直线型臂,也无论有没有唱头补偿角,其受力分析图都是上图。因此唱头内侧力产生的原因就是臂杆对于针尖的拉力不在切线上,而是与摩擦力有一个夹角,,而这个夹角导致其指向唱盘圆心的向心力的产生,这个向心力就是内侧力!  至于某些国外文字所述是唱臂补偿角所致,只是T角度的补角与唱臂补偿角近似,是一种含混的讲法,不正确的讲法。


上面的是不带补偿角的假想图,和带补偿角的唱臂受力点和方向都不一样了,试试右移一下图中唱臂轴点,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外侧滑力都有可能了吧?所以上面的说法还要把内侧滑力修正为侧滑力。
摩擦力与唱臂力线形成夹角会产生偏移力这个没问题,试验时喜欢把唱头怎么装都可以,但实际使用中,立体声唱头首先要循迹角正确才能正确拾音,否则无论有无侧滑力,无论方向和大小,无论如何修正都会失真,所以其它设定下讨论侧压会得出正确而无实际意义的结论。正常设置唱头的前提下,在正确设置了补偿角,使唱针力线接近坑纹正切方向时,只会产生内侧滑力,而且就是由补偿角和针尖所受摩擦力决定。而且这时侧滑力变化最少,在工业设计上也最容易做抗侧滑力装置。


没有设定补偿角的唱臂实际是存在的,一是早期的单声道唱臂基本就是直身转轴唱臂,这些唱臂没有抗侧滑力装置,而且对循迹角要求也不是很严格。二是近代也有唱臂设计成直臂管而且不带补偿角的,前几年白天鹅音响展上就有实物参展过,这款唱臂针尖就在直臂的力线上,利用长臂管使针尖在碟面上划过的运动轨迹接近切线(当然唱臂转轴不会像例图这样设置在这么不合理的位置),这样的唱臂也不需要设定抗侧滑力装置。具体原理不作说明,请大家自己思考吧。


关于抗侧滑力使用与否,我的建议是轻针压设计唱头在高阻尼唱臂上可以考虑不使用之外,其它情况建议使用。准确的设置除了减少大动态失真之外,还能有效延长唱头和唱片的使用寿命,至于接受与否,也请各人自己决定。
最后编辑Dr kuang 最后编辑于 2012-10-21 15:18:3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