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526272829303132» / 3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现在知道了,玩黑胶一定要有把好规尺,否则90%的机率听不到好... [复制链接]

查看: 46218|回复: 352
281#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10-1 2:24:00 发表
你談的2oK應該有個前提,十一几個DB,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那是很高。


20K己经是高次谐波范畴,声压不可能高,正负几个dB有点搞笑,用来测量唱头唱放的技术指标吧?
谈喜好心情自然可以嬉笑怒骂,虛无飘渺,讨论技术的话数据最好精确严谨一些。
比如说"专业师傅检测",测值呢?频宽,增益,信噪比总有个指标吧?
TOP
282#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10-1 1:00:00 发表
頻寬更主要和唱頭和唱放有關係,機械結構還是關聯不大。
频宽当然是直接与唱头、唱放和唱片有关,但如果唱臂和唱盘的机械基础不良 和 不良谐震较多也会直接影响频宽。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83#

回复 278# 阿杰 的帖子

道理在前面講了。


小杰同學別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了。
TOP
284#

回复 281# Dr kuang 的帖子

這對牛是一對自用的,這些參數當時都有比對,由於不是對外推廣產品,沒有記錄數據和打印出來,只是委托他人看儀器參數從中挑選。

如果當時知道K版要了解,就多些筆頭功夫了。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10-01 13:25:56
TOP
285#

回复 282# 中山张 的帖子

你應該看的明白我的意思,再琢磨下吧。


當然有關,但程度不同。



請張兄談談諧震和頻寬的關係吧,能有具體參數更好,這方面我想學習了解下。謝謝!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10-01 13:21:38
TOP
286#

回复 279# cj 的帖子

謝CJ兄,覺得談這些還是另找時間吧,網絡上容易跑題。
TOP
287#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10-1 2:24:00 发表
你談的2oK應該有個前提,十一几個DB,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那是很高。
这个事情得与刻片和重播LP时的均衡曲线有关。要清楚的是,为了增加LP唱片的记录时间,唱片公司在LP刻模时就会把低频减小,也会把高频提升,播放时就要把这个关系反译;这叫均衡曲线。

要得知LP的频宽有多大,就要了解均衡曲线的标准就清楚了。
例如:以80年代最终修订版的 RIAA 为例,其曲线国际标准是:

上限:21000Hz、RIAA(-19.95)、IEC(-19.95)、±(0.10db)


下限:20Hz、RIAA(19.36)、IEC(16.35)、±(0.10db)


参考值:1000Hz、RIAA(0)、IEC(0)。


80年代最终修订版的RIAA标准是目前为止频宽最大的均衡曲线标准。当然,例如有一些电台版或工厂版的LP唱片是不做曲线进去的(这种LP很小),是把母带的信息直接刻进白盘内;以这种做法刻片,一面LP是装不了多少东西进去的;例如:邓丽君的电台版《淡淡幽情》,一面唱片刻满了才只有三首歌;做了曲线的歌林版LP,相同的三首歌就只占一面LP的三份一左右。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10-01 13:50:51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88#

原帖由 cj 于 2012-10-1 9:43:00 发表
1,我有两位友人在用AM最平价的DD(准备升级欧美名盘),多点推介下把玩方法,应是推广方法之一!!!

2,我增当面请教名JS(我是他的消费者),但基本上是游花园。我疑惑,你的消费者玩不好时或不会玩时(让他代替配调节工具也游花园),还有多少人加入呢??
为什么你不帮你两位友人调整好套黑胶系统呢?!别忙了你是大师来的啵,友人调不好就应挺身帮助嘛。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89#

回复 287# 中山张 的帖子

張兄請先拋開等化曲線標準上下限頻率,能否談談我們日當听的60一70年代33黑膠唱片在正負標準中的0.1DB的前題下,頻寬多少?謝謝。
TOP
290#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10-1 13:10:00 发表
這對牛是一對自用的,這些參數當時都有比對,由於不是對外推廣產品,沒有記錄數據和打印出來,只是委托他人看儀器參數從中挑選。

如果當時知道K版要了解,就多些筆頭功夫了。

我的想法是牛是放大器的灵魂,换了的话还能保证声音风格和原来一致吗?玩这些经典器材,就是希望玩出经典器材的独特韵味,接触过一些西电玩家,为了一对原装输入牛花费数万元甚至更高是常事,杰克兄却轻易用测值不明的DIY牛换下原装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