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现在知道了,玩黑胶一定要有把好规尺,否则90%的机率听不到好... [复制链接]

查看: 46316|回复: 352
11#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10-1 2:24:00 发表
你談的2oK應該有個前提,十一几個DB,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那是很高。


20K己经是高次谐波范畴,声压不可能高,正负几个dB有点搞笑,用来测量唱头唱放的技术指标吧?
谈喜好心情自然可以嬉笑怒骂,虛无飘渺,讨论技术的话数据最好精确严谨一些。
比如说"专业师傅检测",测值呢?频宽,增益,信噪比总有个指标吧?
TOP
12#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10-1 13:10:00 发表
這對牛是一對自用的,這些參數當時都有比對,由於不是對外推廣產品,沒有記錄數據和打印出來,只是委托他人看儀器參數從中挑選。

如果當時知道K版要了解,就多些筆頭功夫了。

我的想法是牛是放大器的灵魂,换了的话还能保证声音风格和原来一致吗?玩这些经典器材,就是希望玩出经典器材的独特韵味,接触过一些西电玩家,为了一对原装输入牛花费数万元甚至更高是常事,杰克兄却轻易用测值不明的DIY牛换下原装牛?
TOP
13#

回复 292# jacky70 的帖子

原来是新的原厂牛,新的旗舰唱放欣赏过,还是船听得出一些传统EMT的风格,但频宽并非强项。
TOP
14#

跟我有关?
这两年相信您的系统声音变化很大了,我自己对音响的认识也改变了很多,有机会再现场交流吧。
TOP
15#

嗯,当系统播CD不好听,期望用黑胶系统会起死回生的话通常效果不佳。
TOP
16#

我却觉得最大问题不是规尺和仪器的精度,这个只需要一把规尺,一张测试碟和一台示波器,最难解的是振动!
黑胶系统在播放过程中,如何处理来自外界的振动才是最头痛的,尤其是在低频能量很强的大系统上。转盘越来越重,避震系统越来越复杂都由此而来,唱盘的外形和体积越来越夸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